深圳市科創委深夜迴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從未立項資助


深圳市科創委深夜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從未立項資助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正在引發一場輿論“暴風雨”。

經濟觀察網從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上查詢到《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的註冊信息,該研究於2018年11月8日補註冊,註冊號為ChiCTR1800019378,最近更新日期為2018年11月26日。其申請註冊聯繫人為覃金洲,研究負責人為賀建奎 。

上述註冊信息顯示,該項目的研究實施負責(組長)單位為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學苑大道1088號的南方科技大學,試驗主辦單位(項目批准或申辦者)為位於深圳市南山深南大道12018號的深圳和美婦兒醫院,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

11月26日深夜,深圳科創委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聲明稱:一、我委一貫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凡涉及動物實驗、臨床研究的項目,須提供倫理審查委員會意見,並對立項申請進行嚴格審查。二、經核查,我委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

經濟觀察網查詢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科創委”)官網獲悉,近三年,深圳科創委每年都會發布當年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的申請指南,審批內容以獲取自主知識產權、原始創新成果、培養創新型人才等為目標,鼓勵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前沿的、學科交叉的創新研究。成果形式主要以論文、著作、專利等為主。

重點支持領域包括互聯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等未來產業;先進製造、安全生產、資源環境等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領域。

2017-2019年三年間的申請指南信息顯示,深圳科創委受科技研發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和未來產業資金年度總額控制,支持強度有數量限制, 單個項目資助不超過50萬元。

在上述《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註冊信息中,同時附有《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裡面披露了項目的起止時間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

不過,在深圳科創委已經公示的654個擬進行資助的2017年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表)中,經濟觀察網並未查找到《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這一項目。

關於2018年科技研發資金基礎研究、技術攻關、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股權投資、創業資助和科技應用示範項目擬資助項目中,646個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中未發現上述項目;後續發佈的2018年科技研發資金基礎研究和重點實驗室項目擬資助情況補充表中,共有19個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也未發現上述項目。

2019年第一批科技計劃擬資助項目清單中,共有731個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項目,其中也未發現這一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