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和雅”趙州茶

啜茶品茗,是優雅之事,縷縷茶香沁人心脾,氣穩腦清,自然要品味人生、分析世事,飲茶行為與意識活動融為體,使飲茶這種行為,成為了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活動。

“正清和雅”趙州茶

許多高僧往往借茶論道,在傳播禪的精神的時候用茶做“標月手指”,進而產生了許多諸如“吃茶去”、“禪茶一味”等品茶與佛教精神之間的文化交叉點,茶文化與佛教文化就有了不解之緣。原本只是飲料的茶,也逐漸成為一種有東方特色的文化載體。

“正清和雅”趙州茶

作為自然物的茶,作為飲料的茶,趙州並不出產,方誌上沒有趙州產茶的記載。清光緒丁酉《趙州志》載:“活潑泉:在柏林寺後,最寒例,宜於烹茶。往來嘉賓過柏林寺者,既觀畫水,復飲香茶。蓋偏然物外矣。”原來在柏林寺後院有一口寒冽甘甜的泉井,好水沏好茶,在佛教勝地

“正清和雅”趙州茶

柏林寺禮佛觀畫

品茶,自然有脫俗出世的意境。

《趙州志》有關於茶的詩句。如:

忽憶禪房舊念生,由來茶味有餘清。

為愛泉甘茶味好,常思此地作行窩。

況逢茶味好,香氣靄青岑。

吃茶參妙理,水底一燈明。

冷冷林空古壁水,如如禪語趙州茶。

開士不知何處去,更無人吸趙州茶。

這些詩句,非常明白地將禪茶融為體了。

“正清和雅”趙州茶

趙州,確確實實是“趙州茶”、“趙州禪”發源地,其源頭就是趙州禪師留下的許許多多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有深遠禪機的公案。這些公案都是趙州禪師禪心體驗的體現,其中最著名的則是“吃茶去”的公案。

“正清和雅”趙州茶

先說趙州柏林寺有沒有種過茶樹。眾所周知,茶樹生長的條件是氣候溫暖、潮溼、多雨多霧的環境。所以,在我國南方,尤以多霧的高山地區,能生產好茶。而北方天氣乾燥,少雨,不是茶樹生長的環境。如今我國產茶最北位置,大概是河南信陽與山東日照了。而趙州絕不適宜種茶。

“正清和雅”趙州茶

那麼,從諗禪師所說的“吃茶去”又有什麼含義呢?

從諗禪師是唐代末年人,生活於778 -897 年。學人來參拜趙州禪師。禪師問:“你是初來還是第二次來?”學人說:“我是第一次來。”禪師說:“吃茶去。” 又有一位學人來參趙州禪師,他又問:“你是第一次來還是曾經來過?”學人說:“我是第二次來。”禪師說:“吃茶去。”當時院主站在旁邊不理解,就問禪師:“初來的叫他吃茶去,賓主相見有個禮貌,可以吃茶去。曾經來過的,就不是客人了,為什麼還是吃茶去呢?”禪師叫聲當家師的名字,當家師就答應了。禪師說:“你也吃茶去。”

“正清和雅”趙州茶

這則公案完全是用生活當中最平常的事, 截斷對方的意識活動,截斷其他思路,暗示道無不在,遇事即師。以此指示佛法大意。“吃茶去”公案則開啟了“禪茶一味”的先河,由此孕育出燦爛的禪茶文化,覆陰無數眾生。

“正清和雅”趙州茶

明海大和尚在《趙州的茶》(代序)一文中,對“吃茶去”公案做了非常明晰的開示:

“趙州和尚這個禪心的體現,我們如何認識它體會它、契入它呢?必須要自己把一切放下, 全力以此,以全部身心去拚搏一番,直接去碰撞去接觸。

對於趙州茶,淨慧老和尚從物質存在的角度人手,要搞茶樹栽培試驗。1993 年4月中旬,他帶領徒弟親赴江西雲居山真如寺請雲霧茶苗。從江西回程時,他讓徒弟們乘火車,而已屆花甲之年的淨慧老和尚則乘大卡車,親自押運茶苗奔波數千公里返回趙縣。

“正清和雅”趙州茶

上千棵茶苗被栽植在柏林寺內,雖受到老和尚和縣高級農藝師的精心呵護,但終因土壤、溫度、溼度等環境條件的差異而使“南茶北移”的試驗沒有成功。雲居山茶苗在柏林禪寺沒有存活下來,但是這次請茶的意義很重要。

為了使趙州茶名實相副,1996年,趙州柏林禪寺註冊江雲居山產雲霧茶為“趙州茶”商標,該茶為柏林禪寺專供、專銷、專用。淨慧老和尚還專門賦《題雲居山產“趙州茶”》詩一首:

燕山修水隔天涯,明月清風共一家。

千古禪林公案在,逢人且說趙州茶。

“正清和雅”趙州茶

2005年金秋時節,由河北省佛教協會和韓國《茶世界》雜誌社共同主辦,趙州柏林禪寺承辦的“天下趙州禪茶文化交流大會隆重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中國和韓國佛教界學術界茶道界的知名學者、專家。與會專家圍繞弘揚禪茶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等課題進行了深人交流研討。這次盛會中,把禪茶的境界要求“正清和雅”寫進了開幕詞中。“正”,即大方得體,神閒氣足;“清”即神清氣爽,超凡脫 “和”即天人合一,賓主相敬,平等包容;“雅”即高情遠遇,玲瓏剔透。

“正清和雅”趙州茶

趙州禪茶,馨香彌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