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按构件类型分类时,分别是KZ柱、转换柱、芯柱、梁上柱、墙上柱。

KZ:框架柱和梁形成的整体。在体系中呈竖向构件就叫框架柱,框架柱是框架梁的支座。在学习基础的时候,框架柱下面可以是独立基础,也可以是筏板基础、条形基础。

框架体系的受力方式与传递方式是:力传到框架柱和框架梁上的板,板再传到梁上,梁再传到柱上,柱子传到柱下独立基础上,最后独立基础传到地基。

这种框架形式比起砌体墙整个受力方式得到提升,承载力优于砌体墙,可以获得较大面积的空间, 布置墙、次梁等等结构形式更灵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架形式不再受到大家的需要。原因在于当楼层很高的时候,底层柱子的受力会非常大,相应的底层柱子的截面就会非常大,从而影响到底层空间。一方面是浪费材料,另一方面是,柱子截面大,构件面积就会大,使用空间就会小。

因此,剪力墙形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很薄的剪力墙代替很粗的柱子的受力,也可以应用在很高的楼层。

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转换柱(ZHZ)

是两种受力体系的转换。上面可能是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体系,下面是框架体系。在两种受力体系之间的转换部位的这层,这里的柱子叫转换柱(16G以前叫框支柱)。转换柱这一层上面的梁叫做框支梁(KZL)。

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转换柱、框支梁

KZ柱在基础顶部,框架梁搭在框架柱上。在某一层需要有柱子,但柱子不需要通到基础。所以出现了梁上柱与墙上柱。梁上柱是框架梁上直接起柱的形式,墙上柱是剪力墙上直接起柱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两种柱子生根的地方一个是梁,一个是墙。

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梁上柱、墙上柱

芯柱(XZ):相较于其他能够在外观上能够看到和图纸上能够显示出来,芯柱在施工完成后看不出来。原因在于,芯柱是在混凝土柱子中间专门加固的部位,形成的核心部位,即芯柱。从外表看,只有一个混凝土柱子,芯柱的作用在于增加柱子的承载力,同时不增大柱子的截面。

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芯柱

按所处位置的分类,分为:角柱、边柱、中柱。

角柱:两边有梁,有两个外侧面;

边柱:三面有梁,有一面面向外侧;

中柱:四面有梁,没有外侧。

来学习一下柱的识图要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