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在这个智能科技的时代,大家烦恼的事情似乎不再是“卡太多”,而是“App太多”。手机App如雨后春笋般席卷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务App、银行App、校园App……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泄露问题也愈演愈烈、泛滥成灾,亟待整治。

校园App泛滥成灾

近日,湖南一所高校“扫码洗澡”的新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闹心,也让校园APP泛滥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从选修课程APP到交电费APP,再到洗衣服APP,部分校园APP顶着“智能”的头衔,出着各种傻瓜的错误;打着“快捷便利”的幌子,却处处给同学“添麻烦”;软件频繁“罢工”、广告丛生,让使用者苦不堪言……大学生们对此吐槽一片。

一位大学生表示很无奈:“开门禁、交电费、打开水、洗衣服、选课、看课表、刷课、上课签到都有各自的App。学校各部门要求装的软件十来个,一个软件只能实现一个功能,各自为政。”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其中最为奇葩的当属“扫码洗澡”,洗澡带手机不方便不说,还容易进水蒸气,更别说洗澡洗一半没电了的窘迫情况。

上大学后多出一个页面的App成为常态,仅有16G内存的智能手机也吃不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App的使用规则堪称“霸王条款”,让没有选择权的学生被动地成为“唐僧肉”。不少学生反映,需要先到校园网里充值,才能在App里给电费充值,更有甚者,热水费每次至少充200元,且余额不退。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表示:“如今各高校都在推广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这是‘互联网+’时代不可抗拒的趋势,但泛滥的App不仅没让校园变得‘智慧’,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不堪其累。”

为何App如此泛滥?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衣食住行大多依赖手机支付。因此,银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推出不同的App,以及优惠政策,以致于部分银行App太多太杂,也给客户造成困扰。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据NDFI统计显示,21家银行针对境内个人客户开发的App数量高达80个,平均每家银行有3.8个。工商银行旗下共有19款,其中9款App针对个人用户。建设银行旗下总共有21个App,其中有16个是对个人用户开放的。

除了银行App,政务App也是泛滥的“重灾区”,政务App主要涵盖民政、社保、计生、党建、财务、环保等不同领域。一民村干部表示:“政务App太多了,有时连账号密码都弄混了。每天围着这些App转,哪还有时间走村串户?”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各领域的手机App野蛮生长,越来越泛滥。手机App大多是免费的,为何相关企业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开发和推广?商家是否有利可图?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众所周知且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透过广告赚钱;其次是流量获利,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财富;还可以通过获得用户数据,并向第三方转让牟利。

业内人士总结了手机App的多种获利途径,包括品牌宣传、流量经济、竞争需求、抢占市场空白、周边市场、巨头收购、资本溢价等七个方面。

信息泄露问题异常严峻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手机App错综复杂、问题频出,尤以用户信息泄露问题最为常见和严峻。

免费App想赚钱其实并不容易,即使有广告、流量等常见赚钱方式,但成效依旧不容乐观。大多App为了挣脱捉襟见肘的惨状,纷纷踏上了歧途,将自己平台的用户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从而牟利。

北京某学生下载了一些赚钱类App后,没过几天就不断接到很多被标记为骚扰电话的来电,一天内最多的甚至有十几个。其中,涉嫌过度收集并转让“位置信息”的问题最为常见。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有报告显示,部分iOS应用程序追踪且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并将用户数据向多达数十家第三方企业发送。而苹果对用户隐私方面还是较为重视的,早前苹果就曾对向第三方分享用户位置信息的应用进行过下架清理。

2018年11月28日,《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超过九成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即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存在被过度使用或收集的还有用户的个人照片、个人财产信息、交易账号信息、交易记录、上网浏览记录、生物识别信息、工作信息、教育信息、车辆信息以及短信信息等。

据了解,部分App并未制定隐私政策,就算制定了,大多数App在用户注册界面都默认勾选了同意用户协议,更甚者并不存在用户协议,等注册完才予以显示,用户只能“被同意”。

立法监管遏制App泛滥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针对App泛滥和泄露信息现象,应当加强前期把关和审核,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公共性、公益性;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核心,以方便为目的;同时还要遏制泛滥的广告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才能让大家用得便捷、顺心。

一是加强隐私保护立法,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护。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二是督促App开发管理者根据App的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明示个人信息收集范围,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并应尽可能少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同时明示隐私条款,不采用默认勾选方式、不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采取显著方式引起消费者注意,引导消费者主动阅读、理解相关隐私政策。

三是各应用商店要履行平台审核责任,强化App隐私条款的明示公示义务,对于没有隐私条款的应当及时下架,并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使用,应当要求相关隐私条款内容不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含有不公平格式条款。

四是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合作,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制度,严肃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问题。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数据泄露不得不防!

用户应尽量通过审核机制更严格的应用商店平台下载App,下载过程中要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信息泄露,要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主动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