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想必各位家長已經看到教育部出臺的新政策——“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奧賽等高考加分項目”。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其相關規定的具體內容是:將<strong>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也就是說,未來的高考將不涉及以上科目的加分項,<strong>人才選拔將更加公平地進行,一些孩子再也不能暗自慶幸自己是特長生、優幹,從而得到寶貴的加分……

曾經為了加分項而“偏科”的現象,將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消失。<strong>但真正意義上的偏科現象,卻沒那麼容易消失……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有個偏科現象的笑談:

“英語老師說你有希望考上清華北大,語文老師說你上藍翔技校都成問題。”

“你是考完一科‘心飛揚’,考完一科‘透心涼’……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strong>有調查顯示,20%的小學生有偏科現象,而到了初高中則有70%的學生有偏科現象。

用哲學的道理來說,就是“整體與部分是不可分割的”,<strong>只有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才能實現最優目標。

而孩子學習中最弱一科的成績,也是影響他們整體成績的重要因素!

直白點說,就是孩子本來能上個重點高中,偏科後很可能就只能上普通高中;本來能上重點大學,最後因為偏科只上了一本,或者一本變二本,二本變專科……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弱科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考試的不穩定性,甚至還會擾亂考生的心態,使得強科發揮失常。

<strong>導致偏科現象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來看看自家孩子在學習上,是否有以下這些現象存在:

個人因素

1、學生偏重什麼學科學習,跟<strong>不同智力發展有一定關係。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個人至少存在著的7種智力,即言語、邏輯、視覺、音樂、身體、交往、自知。7種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

2、<strong>“興趣差異”也是造成偏科主要原因之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不喜歡、沒感覺等將潛移默化中造成學生在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上的差距,這種差距經時間放大,便逐步導致了偏科現象的發生。

3、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導致對這個科目產生了<strong>恐懼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下降。 一旦學生出現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往往會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厭煩該科的惡性循環。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教師因素

很多家長都知道,<strong>孩子上課是“認”老師的。有的學生非常喜歡某一位老師,同時也喜歡他的教學風格,上課的時候就認真聽講,這一學科的成績也自然很好;由於不喜歡某門課程的老師,不想聽這位老師講的課,甚至留作業也不想做。導致這門課的成績上不去。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學習方法因素

都說努力很重要,但其實<strong>選擇正確的方法比努力重要一萬倍!

有的同學對某門課程的習方法不對,學習效果不高,老師教育又不得法,家長也沒及時給予幫助,造成學習興趣不濃而產生偏科現象。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家庭原因

學生的學習跟家長的職業和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家庭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興趣選擇。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學生的學習跟家長的職業和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家庭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興趣選擇。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如果您的孩子有特別擅長的學科,請您一定多加培養,因為孩子長大後,<strong>如能從事他們擅長而喜愛的領域去工作,將會成為他人羨慕不及的財富。

但處在當前需要孩子全面發展的情況下,偏科問題不能坐視不理,小編整理了以下<strong>解決偏科問題的方法,望能助您一臂之力!

心理暗示 樹立自信心

首先,作為家長,您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然後教育孩子要自信,不要自卑,教會讓孩子掌握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要在自己的心裡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

教孩子仔細分析自己,做全身透析,到底薄弱學科在哪裡出了問題,寫到本子上,順便列出三到五個解決辦法。

消除對老師的個人看法

孩子有時天生單純、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不會偽裝。對於因為老師引起的偏科,要靜心下來多想一下。

告訴孩子,學習是為自己,而不是給老師,絕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不喜歡他教課。

<strong>引導孩子積極地和老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師的糾正和幫助;告訴自己,老師是所有同學的老師,不能只顧及你一個人的感受。所以,互相體諒才能雙贏。

薄弱學科加強訓練

有的孩子一提到薄弱學科就非常煩惱,完全提不起精神,因此在這些學科上減少研究與練習,雖能力理解孩子這樣的做法,卻導致弱的學科越來越弱……

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在薄弱學科花大量時間!<strong>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更多時間,同時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一開始便不顧一切地花費大量時間,就會感到不適應和疲憊不堪。最理想的辦法是“循序漸進,逐日增加時間”。也可以把不擅長學科的學習穿插在其他學科之間進行,做短時間內的多次重複,這個辦法十分有效。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要想戰勝不擅長的學科,必須勤動筆來增強記憶。記的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興趣,慢慢就會有成就感。

家長要避免說教不當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不要找理由開脫,直面問題。找到偏科的原因,共同制定補缺計劃,提高成績。

在這裡,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產生對偏科的認同心理。<strong>千萬不要講“數學這門課就是不好學,當年我就是學不懂”、“語文就是不好學”等等這類話。這樣不會讓孩子感同身受的,反而像是在給他的不努力找藉口。

落實這5項,輕而易舉解決孩子“偏科痛”

祝願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全科均勻發展的人才,為自己的人生畫下繽紛絢爛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