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架起脫貧橋 助力漢源皇菊產業發展

社會力量架起脫貧橋 助力漢源皇菊產業發展

社會力量架起脫貧橋 助力漢源皇菊產業發展


11月19日清晨,一縷陽光照在初冬的漢源湖上,顯得格外寂靜。湖畔的漢源縣,脫貧攻堅這場“戰役”卻已進入了關鍵期,處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今天我們用黑色口袋密封好後,便會送給前期預定了皇菊的消費者。”當日,漢源縣富林鎮青富村村民李元明、李學瓊父女早早地來到皇菊基地,將本季烘乾的皇菊包裝封箱。

在青富村,尚未完全凋謝的金絲皇菊遍佈山間,與周圍尚未發芽開花的脆紅李、黃果柑形成明顯的冷暖色彩對比,獨樹一幟。“皇菊產業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前,李學瓊一家從事傳統農業,收入較低。多年來,青富村積極與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對接,引入社會力量。2016年,青富村整合產業週轉金、以及吉利控股集團等社會力量,開始發展皇菊產業,並修建了配套的烘乾房、凍庫等基礎設施,助力脫貧攻堅。

同年,清清湖水花卉種養殖合作社成立,全村皇菊種植量逐漸擴大到了50畝。“皇菊既有景觀效益,又能作為食用、藥用,價值很大。”李學瓊說,皇菊的成熟期在秋季,易保存,種植難度較小,非常適合當地產業發展。

“去年年底,我們還拿到了400元的分紅。”雖然分紅資金量不大,但足以調動起全村貧困戶的積極性。據瞭解,皇菊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的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年收入能達到3萬元以上。

三年來,全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皇菊產業,年銷售收入已突破150萬元,136戶442人脫貧退出,全村也將於今年整村脫貧。

作為社會力量,吉利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也將持續進行:2019年將修建標準化凍庫、2020年建設村級電商平臺,逐漸做強“瓦板山”皇菊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集團在雅安還開展了諸如銷售獼猴桃、資助貧困生、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等產業扶貧、智力扶貧、技能扶貧,多措並舉助力雅安脫貧攻堅。

記者 張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