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說,你應該知道”

在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日常生活中總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產生很多摩擦,而摩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溝通,卻想當然的認為:”我不說,你應該知道。但對方實際上卻“並不知道。”這種認識上的交錯造成很多生活的矛盾。比如:我病了,我不說,我以為你知道。可是你卻並不知道;我不喜歡吃雞蛋,可是你卻點炒雞蛋,原來是對方不知道;我不想去會朋友,可是你卻答應別人說我去,因為你以為我會去。這樣的陰差陽錯,越是在親近的人身上,越是頻繁出現,越是讓人惱火,越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煩惱。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故事,說明這種誤解造成的危害有時有多大。

東晉之時,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為了請罪一大早王導帶著王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等候皇上發落。這時周顗(字伯仁)進宮,王導對周顗說:“伯仁,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結果周顗當沒聽見,昂首走進宮去了。但見到皇帝,周顗為王導說盡了好話,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由於周顗喜歡喝酒,在宮裡喝醉了才出來。這時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伯仁,伯仁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出去後到了家,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還是沉默。於是周伯仁人頭落地。

後來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時,先是發現了那日周伯仁進宮面見晉元帝時為王氏家族說情的談話記錄,後來又看到周伯仁連夜趕寫的奏章,字字懇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求得晉元帝放過王導一家。此時此刻,王導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救了自己,但是卻不願向自己說明。於是乎,王導痛哭流涕,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但人死不能復生,以後的王導活在了深深的內疚之中,

但是如此好的關係,也造成誤解,王導因為對伯仁的誤解而怨恨伯仁,在王敦徵求他的意見之時,沒有替伯仁說好話,造成了伯仁的死,也許周伯仁在死前,也不願說出口去向王導求救,他是不是也在想王導“應該知道他的為人,而會出手相救呢?”雖然,因為據晉書的記載,王導與伯仁本來關係就是很好的,對周伯仁“王導甚重之”。可是事實證明王導並沒有理解他的為人,一代才子,死的何其可惜。

所以,即使關係再好的人,也要經常交流,溝通是何等重要。我認為:我和你關係很好,你自然是懂得我的,我不說,你也應該明白我的心意。實在是對人的一種不切實際的高期待。而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真得不是這樣。這世界沒有兩顆心是同頻共振的,所謂的“感同身受”也是一個相對詞,不要埋怨別人不理解你,你是否表達過你的心意,同樣重要啊。

再也不要認為:我不說,你應該知道,這實在是誤人誤已的一種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