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说,你应该知道”

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日常生活中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产生很多摩擦,而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沟通,却想当然的认为:”我不说,你应该知道。但对方实际上却“并不知道。”这种认识上的交错造成很多生活的矛盾。比如:我病了,我不说,我以为你知道。可是你却并不知道;我不喜欢吃鸡蛋,可是你却点炒鸡蛋,原来是对方不知道;我不想去会朋友,可是你却答应别人说我去,因为你以为我会去。这样的阴差阳错,越是在亲近的人身上,越是频繁出现,越是让人恼火,越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烦恼。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故事,说明这种误解造成的危害有时有多大。

东晋之时,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字伯仁)进宫,王导对周顗说:“伯仁,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了。但见到皇帝,周顗为王导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由于周顗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伯仁,伯仁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时,先是发现了那日周伯仁进宫面见晋元帝时为王氏家族说情的谈话记录,后来又看到周伯仁连夜赶写的奏章,字字恳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还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求得晋元帝放过王导一家。此时此刻,王导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好朋友——周伯仁救了自己,但是却不愿向自己说明。于是乎,王导痛哭流涕,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但人死不能复生,以后的王导活在了深深的内疚之中,

但是如此好的关系,也造成误解,王导因为对伯仁的误解而怨恨伯仁,在王敦征求他的意见之时,没有替伯仁说好话,造成了伯仁的死,也许周伯仁在死前,也不愿说出口去向王导求救,他是不是也在想王导“应该知道他的为人,而会出手相救呢?”虽然,因为据晋书的记载,王导与伯仁本来关系就是很好的,对周伯仁“王导甚重之”。可是事实证明王导并没有理解他的为人,一代才子,死的何其可惜。

所以,即使关系再好的人,也要经常交流,沟通是何等重要。我认为:我和你关系很好,你自然是懂得我的,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我的心意。实在是对人的一种不切实际的高期待。而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真得不是这样。这世界没有两颗心是同频共振的,所谓的“感同身受”也是一个相对词,不要埋怨别人不理解你,你是否表达过你的心意,同样重要啊。

再也不要认为:我不说,你应该知道,这实在是误人误已的一种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