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來源節選:唐人區塊鏈(tangrenBT)

90%的公鏈都會死去,這是區塊鏈人的共識。主網落地的尚且還有生還可能,而那些還在空中飄著的,無法迴避處於螺旋下降拉扯的高速墜落中。

資本把他們捧多高,他們就摔得有多慘。

據統計,2018年主網上線的公鏈有32家,就算自家的Token年末遇冷時都有歸零的趨勢,市值也大幅縮水,起碼還是安全著落了。

搶先落地的大不了算個重傷,但是那些還在天上等待落地的公鏈,命運就沒有那麼仁慈。

全球來看,公鏈數量多達5000條而開發者僅有1400人。平均下來,不到1個的團隊就主宰著4條需要投入千萬開發的公鏈命運。

4個,在我們那裡只能主宰麻將桌上的風雲詭譎。換到區塊鏈,他們竟然扛起了人均成本千萬的配額任務。

想想都是不切實際。資本催生下的市場,前期著急的是搶位。他們以為構建了生態,就會有足夠的時間來紮根。實際上,等待他們成熟的時間並不多。

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strong>公鏈之盛,緣起何處

做基礎建設總是沒錯,忙著入局的資本們都這麼想。在自己熟悉的垂直領域裡,做對接時髦區塊鏈技術的第一人。

別笑!

垂直於酒業的酒鏈,垂直於影業的電影鏈,垂直於月餅業的月餅鏈,垂直於婚戀市場的婚鏈等等,以一種閱後即懂的映射式名字殺入區塊鏈視野。

不用懷疑,膽敢以一個行業直白命名的某鏈,十有八九就是區塊鏈市場大熱的公鏈。

公鏈又稱基礎鏈,是區塊鏈底層的操作系統,在區塊鏈“底層公鏈 → 解決方案 → 項目應用”的發展邏輯中,位於底層的公鏈明顯制約著行業發展。

公鏈的發展空間大,但是競爭同時也非常激烈。作為行業發展的基礎,公鏈是剛需,發展前景巨大且細分領域多,儼然是切入區塊鏈行業的藍海。

區塊鏈裡沒有一條公鏈能夠運行所有垂直行業的應用,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出發,搶佔公鏈市場,不只有佈道區塊鏈的崇高使命感,還有對於從新興市場獲得回報的無限期待。

既然有資本為事業版圖拓展買單,為什麼不做?一時間蜂擁而上,營造出2018公鏈井噴的盛景。

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strong>落地的頭部公鏈玩家

林林總總5000多條公鏈啊,但是能叫的出來名字的不超過50家,能跑得起應用程序的不過5家。

都說公鏈做的是基礎的技術佈局,頂上得有上層建築才行啊。公鏈上跑的應用叫DAPP,也就是一個個小程序。

目前擁有DAPP最多公鏈是以太坊,接下來是數量第二多且日活最高的EOS公鏈,除此之外還有TRON,NEO、ONT和QTUM、LikeLib等公鏈上陸續有DAPP嘗試開發。

EOS作為公鏈黑馬無可厚非,因為EOS採用DPOS共識機制,犧牲絕對的去中心化而採用超級節點的方式來進行運維,公鏈性能較以太坊提升很多,實際檢測TPS可以達到近4000,和信用卡正常情況下處理交易業務的TPS接近,完全可以勝任。但前輩以太坊的TPS僅約為30-40,從性能來看,DAPP開發的轉移的必然。

目前佔據市場公鏈排名靠前的LikeLib生態也在逐漸壯大。贏在市場保證分得上一杯羹預估是遲早的事。

<strong>“LikeLib通過建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COs),實現對去中心化體系的重構和發展。LikeLib主鏈處理主體應用業務模型,側鏈適配多元化、多匹配應用場景接入。它使用並行計算,使得把區塊鏈拓展到百萬用戶和每秒百萬次交易成為可能,提高了智能商業開發效率。LikeLib是一款真正為商業應用而研發的區塊鏈。

<strong>從區塊鏈技術應用角度而言,LikeLib不只是一個實現跨鏈交易和多資產互通的區塊鏈項目,更是一個完備的區塊鏈開發平臺。LikeLib在實現跨鏈交易功能的同時,也是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區塊鏈網絡:它包含原生幣,支持智能合約,並且擁有智能合約代幣交易的隱私保護相制。任何開發者,均可根據應用場景,在LikeLib上開發出滿足需求的金融應用。”

這兩段話是LikeLib白皮書上的話,簡單翻譯過來就是說:第一,LikeLib是一款真正為商業應用而研發的區塊鏈。第二,任何開發者,只要略懂智能合約的普通的開發者也可以開發出DApp。

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商業應用千變萬化、技術升級日新月異,LikeLib社區承認技術升級和商業應用邏輯不可預測的事實,吸納了Linux內核設計的模塊化思想,開發了LikeLib微內核,LikeLib設計遵循“一切皆為模塊”的原則,用模塊化支持技術更新和應用適配。

如此一來,開發者只要略懂而不需要精通各種區塊鏈的協議和底層,解決了開篇提到的由於開發語言的多樣而限制了公鏈的選擇。開發者可以根據不同業務場景選擇開發側鏈,比如“日常操作可以放在低價值的鏈,更有價值的就放在高價值的鏈 ”。

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很多人可能還存在疑問,LikeLib這個項目未來的商業應用價值大嗎?

目前區塊鏈項目的應用開發遇到的最大問題主要在於開發難度大、性能低下、人才稀缺等方面。區塊鏈要實現真的落地,必須要去解決這個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具有非常高的價值,所以才會在國內外都出現公鏈的熱潮。

比特幣的協議雖然在技術領域內有著巨大的創新,但是也有著諸多的不足,所以以太坊建立了一個可編碼的圖靈完備的區塊鏈。在這個區塊鏈上,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編碼實現各類數字的產生,也可以通過編碼對以太坊上流通的數字資產進行精確地控制,最終的目的在於降低開發者進入的難度。

LikeLib同時兼容了以太坊和比特幣性能特點,也是為了降低開發者進入的難度,讓更多的普通開發者能夠參與進來。

借用國內某區塊鏈項目創始人一句話:“誰能解決DApp的開發問題,誰就能拿下下一個十年”。

從其本身價值、市場的應用市場容量、項目團隊和投資機構等來看,LikeLib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區塊鏈項目,推薦大家關注。

<strong>落地成盒是好事

就影響力而言,現有的公鏈會死亡90%,甚至99%。

公鏈之爭,沒有提前買好裝備的會摔死,沒有掌握降落技巧的也會摔死,而誤以為天高任鳥飛,被資本裹挾盤旋遲遲不落地的也會落地成盒。

先落地佔了市場份額的固然有優勢,但是對行業發展保有決心和信心且仍願意投錢的也可以繼續嘗試。

熊市之下的公鏈發展,沒錢的可以退場了;想玩資本套路的也可以歇一歇;錢花到現在也沒出東西的要謹慎考量,主網上線後又要面對生態構建更大的坑,沒想好填坑的也可以退了。

公鏈之爭,甚至都不用等到爭搶DAPP市場的那一步,就差不多可以肉眼鑑輸贏。

有些團隊的Token歸零已經搶先團隊宣佈半截入土。今天先不談Token對於公鏈的意義,但是Token急速下跌帶來的用戶信任流失,顯然開發團隊一記重傷。

區塊鏈生態並不需要什麼一哄而上的公鏈開發,公鏈與DAPP之間是配合戰,而不是你今天想出一條公鏈,我明天想出一個不匹配的DAPP。

公鏈性能不合適,做DAPP的就換一條公鏈,兩者始終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做無人問津的公鏈,不過是有價無市的自嗨。這是公鏈項目方必須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