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飲酒致截癱?校園社交豈能只靠推杯換盞!

16歲的張某是某職業學院的學生,一天晚上與同學相約在宿舍喝酒,第二天早上便一直昏迷不醒,送醫後被診斷為脊髓炎並最終導致高位截癱,生活上無法自理,經鑑定構成一級傷殘。

目前,學校,校內超市和與張某一起喝酒的6位同學,被法院判處合計賠償張某110餘萬元。

曾經在一份面向大學生的調查中現實,在400餘位受訪者中,高達百分之三十的人表示自己在校期間每週的聚會頻率都在2次以上,而聚會社交的開銷在學生的生活費中佔比更是超過了30%。

宿舍飲酒致截癱?校園社交豈能只靠推杯換盞!

在現在的大學裡,可以說從聚餐開始,你才算是邁開了大學校園社交生活的第一步。

而頻繁的舍友聚、老鄉聚、社團換屆、聯絡感情、慶祝勝利等等,這有些氾濫之勢的酒桌正潮汐般衝擊著象牙塔裡的生活。

死循環一樣的輪迴互請,無形中也給一些學生群體帶來了負擔,對於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更是催生了心理落差,造成學生之間的層級化。

宿舍飲酒致截癱?校園社交豈能只靠推杯換盞!

校園畢竟還是個象牙塔小社會,而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總自以為是,他們的思想卻還遠未成熟。在這酒桌上學著社會老油子們“吆裡喝三”,五魁手啊,六六順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strong>這些推杯換盞中的“酒桌文化”,已經給他們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只有這種“世俗”才能融入“主流”,認為“吃喝醬缸”“煙燻酒醉”才是社交的潤滑劑。

的確,在大學校園裡,“聚餐”能讓我們認識更多的朋友,豐富我們的人脈,拓寬自己的交際,也能讓自己更好的融入群體。只是卻不應該把推杯換盞當做校園社交的主流方式。說得老生常談些,校園難道不是用來學習的地方嗎?

無論是社團交流還是同學之間,我們完全可以用更多健康的方式來構建我們的社交生活。

宿舍飲酒致截癱?校園社交豈能只靠推杯換盞!

一起讀書、學習、上自習,遛操場、壓馬路,釣魚、爬山、遊園會,哪怕幾個同學一起端著餐盤在食堂聚個餐,也不寒酸。因為有一天你會發現,有關於學生年代的美好回憶,並不包含沉醉不起推杯換盞。

16歲的張某還正直青春芳華,還只是一個孩子罷了。卻早早的因為無尺度的酒精,葬送了一生。即便得到了高額的賠償又能怎樣,他再也不能自己走著、跑著去看日出夕陽。

本文由《俠女二春》原創,歡迎您關注俠女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