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從兩岸春運的對比中感嘆返鄉路的不易

1月21日起的40天是大陸春運的開始,預計在這40天中將有30億人次的遷徙,也是全球每年最大的人潮大遷徙。在這40天裡,鐵路預計將安排每天共計9647班次列車,提供942萬座位,民航也將總計安排532000個航班運輸7300萬次乘客,另外全大陸要投入逾81萬輛大巴客運和20000餘艘的船舶協助運輸。從這樣的體量和人流量就可以知道每年春運是多麼的龐大和重要,因為這是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們中國人回家過年團聚的日子,平安回家就是那樣的重要。

在寶島臺灣,人口雖然僅僅有2350多萬人,但同樣作為中國人,在這個日子也免不了要回鄉過年吃年夜飯全家團聚在一起,因此臺灣每逢春節前夕往返南北和桃園機場也都會出現人潮洶湧的情況。

首先是桃園機場將迎來有史以來春節加班機的高峰,單日最高上看15萬人次,春節加班機在春節期間共計1196架次,其中兩岸加班機共811班,佔整體加班機68%,簡言之,廣大的兩岸同胞也將透過加班機返回家鄉過年,但無巧不巧就在這時候,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上任三把火,強制要求從大陸、香港和澳門飛抵臺灣的班機,每位入臺者都必須在進入空橋後立馬開包檢查有無攜帶肉製品,原因只是為了防止所謂“非洲豬瘟”,這樣的作法在春節期間只是勞民傷財和導致民眾返鄉時刻無限拉長。

其次是陸上交通運輸,不管在臺灣鐵路、高鐵和高速大巴客運加開許多車次,臺灣鐵路春節運輸車次熱門的“東部幹線”也在網絡上一開賣瞬間賣完。貫穿臺灣南北的高速公路與此同時也多在春節期間全臺高速公路全線雙向免收費,主要就是為了保證高速公路行車的暢通運行,但是新上任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卻在受訪時談到春節輸運時稱“即使高速公路免費,但也不保證不塞車,一切要民眾先做好功課再上路”。

筆者作為一名長期往返兩岸的臺灣同胞,在兩岸都有過年返鄉的經驗。過去兩年我都是從北京站返回遼寧過年,更能感受到大陸同胞平安返鄉殷切的期盼,在火車站看到各省市同胞返鄉的狀況和有關單位為返鄉民眾貼心的服務,再看到臺灣當局交通部門領導人的談話和對於兩岸航線飛機入境檢查的做法,我只能說:人在做天在看。從兩岸春節期間交通運輸的治理能力上,大陸的確是高出臺灣當局不知道幾個等級,臺灣同胞唯有真正體驗過一次大陸春運,才能知道大陸治理能力的進步。

最後,還是要給予兩岸基層一線為春節返鄉輸運付出辛勞與犧牲家人團聚的工作人員們道一聲:辛苦了。(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