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寶寶的言語主動性,用這一招錯不了

寶寶的言語主動性少常常會極大的困擾著寶爸寶媽們,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康復科周濤主任來告訴您,仔細觀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其中大部分的孩子語言都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主動性差

句式簡單,語言內容質量差

只在特定的環境跟特定的人說

提高寶寶的言語主動性,用這一招錯不了

<strong>生活中,不少家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strong>情景一:

小寶是一個五歲的存在言語障礙的孩子。當他想吃蘋果的時候,會直接跑向蘋果。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會提前阻止,然後問小寶“你想吃什麼?”小寶每次都會獨立清晰的說出“我想吃蘋果”。但是如果沒有媽媽的提問,小寶每次想吃蘋果依舊會直接跑過去自己拿。

<strong>問題分析

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發現,小寶雖然能簡單的提要求,但是屬於被動的。媽媽不提示小寶他並不能自己主動的進行提要求。可能有的家長認為在家中孩子自己想吃就自己拿唄,不說就不說了。但是這如果是在學校呢?如果是在集體環境中呢?孩子需不需要主動的跟老師提出自己的需求並徵求同意呢?

<strong>情景二:

小康是一個四歲的唐氏綜合在孩子,存在言語障礙問題,平時生活中也可以主動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但都是一些句式很短,內容很簡單的要求。比如“我要xxx,給我xxx等”。

<strong>問題分析

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發現,小寶雖然能簡單的提要求,但是屬於被動的。媽媽不提示小寶他並不能自己主動的進行提要求。可能有的家長認為在家中孩子自己想吃就自己拿唄,不說就不說了。但是這如果是在學校呢?如果是在集體環境中呢?孩子需不需要主動的跟老師提出自己的需求並徵求同意呢?

<strong>情景三:

仔仔是一個五歲的孤獨症孩子,在熟悉的爸爸媽媽面前主動語言很多,並且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語言長度和質量也很高。但是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面前,孩子閉口不言,甚至有人懷疑孩子是不是啞巴。

<strong>問題分析

這個例子中,孩子出現的問題是對於環境和人的泛化能力差。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本身能力不錯,但是因為家長忽視了語言在生活中的泛化和應用,所以會導致孩子的能力在生活中表現不出來。

提高寶寶的言語主動性,用這一招錯不了

<strong>如何提高和改善孩子上述的語言問題?

<strong>如何提高孩子語言的主動性

當孩子開始有一些需求性語言表達後,可能家長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語言一直處於被動式的,主動性的很少。

為什麼孩子的主動性語言會很少?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家長的提示和輔助太多了!

當你發現孩子想吃一個蘋果的時候,大多數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走上前去詢問孩子“你想吃什麼?”然後接著給一些口型或者語音的提示“我想吃蘋果”。

那我們設想一下,孩子每次語言表達都是這種提示輔助特別多的話,怎麼能將被動的語言過渡到主動呢?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不提示的話孩子可能直接就不說了,直接自己把想要的拿走了。但是不要忘了東西是無法自己動的,而人是靈活的。你完全可以將孩子想要的東西放到他能看到但是夠不到的地方,迫使孩子必須尋求你的幫助。

所以想提高孩子的語言主動性,你首先要迫使孩子必須要尋求你的幫助,其次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不要問!

如上所說,家長總喜歡問:吃什麼?要什麼?玩什麼?等等。

孩子長期在這種提示和輔助下進行需求性的語言表達,會造成提示輔助依賴。

我們如果想讓孩子的語言在主動性上有提高,那麼首先要從對口兒相聲變成單口相聲。也就是閉上你的嘴,別問,而是讓孩子主動來找你。

有的家長又會說,不提示不輔助的話,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說啊。記住,我剛才是讓大家別問,而沒說不讓大家輔助,因為輔助是可以逐步撤銷的。如果你已經知道孩子想要的東西或者活動是什麼,那麼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用盡辦法讓他主動的來尋求你的幫助,然後控制住你的嘴,別問。接下來的輔助是可以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後直接語言輔助(有仿說基礎),語言輔助從全語言提示到半語言提示再過渡到口型提示直至撤銷。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桌面上,如果想提高孩子的語言主動性,都需要貫徹這個原則。

提高寶寶的言語主動性,用這一招錯不了

<strong>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質量

有的家長說,說的內容多代表質量高。

真的是這樣麼?

如果我說“啊失聯飛機撒設計費撒施分是的撒李開復哈市......”

內容不少吧?你能看懂我說的是什麼意思麼?

這質量高麼?

言語質量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符合場景並能真實表達自己需求和情感。不要詞不達意,本來想吃雪糕卻說成了想尿尿。

2、語法結構基本正確且完整。語法結構就是常見的主謂賓定狀補。想吃蘋果不能說成“蘋果想吃我”。語序必須要正確,結構儘可能的要完整。

3、能運用多種詞性來精確表達自己意願和想法。比如桌子上有兩個蘋果,一個大一個小。如果孩子不能說:我想吃大的蘋果,那你怎麼能確定他到底想要哪個呢?

很多孩子即使有比較主動的語言表達,也會出現語言內容單一簡單,不能提更加精準的要求這個問題。

那麼該如何提高這個能力呢?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然後將認知在生活中做泛化。至於如何教認知我今天在這裡就不多說了。不過可以簡單和大家說下大概的內容,基本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方位詞數詞等。

有了基礎的認知能力後,我們就要把這些認知內容填充到孩子的語言表達中,讓孩子的語言變得更加豐富複雜。

怎麼做?

環境要和強化物匹配!

舉例子:假設孩子已經基本掌握了基礎的名詞、形容詞以及方位詞。那麼你準備一些孩子喜歡強化物。

你需要提前將環境佈置好。比如:桌子上有兩塊兒大的奧利奧和一塊兒小的奧利奧,桌子上一塊大的奧利奧在一個紅色的盤子裡,一個在綠色的盤子裡;小的在一個黃色的盤子裡。櫃子上也有兩塊兒大的奧利奧,一個被扣在透明的玻璃杯裡;一個在倒扣的透明杯子底上。

那麼這時候你就可以將孩子假裝不經意的帶到這個場景中,孩子看到他喜歡的奧利奧一定會雙眼發光,然後想吃。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泛化能力

人和環境去大量做泛化,不斷的提高孩子對於人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此來幫助孩子將已經掌握的能力用於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對於孩子言語泛化的問題,後續我們會繼續展開詳細講述。

提高寶寶的言語主動性,用這一招錯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