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strong>嘉 賓 介 紹:

史海峰,現任貝殼金服小微企業生態 CTO,曾就職於神州數碼、亞信、噹噹、餓了麼,具有豐富的大型業務系統研發實施經驗。史老師從 2001 到 2018,從業領域歷經從傳統 IT 到老牌電商、到 O2O 獨角獸、再到 Fintech。

2018年11月16日,由CTOA首席技術官領袖聯盟、ITShare主辦,熠韻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承辦,以“科技賦能,規範融合”為主題的2018FinTech領袖峰會在上海召開,貝殼金服小微企業生態CTO史海峰,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strong>演講內容:

<strong>史海峰:大家好,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2001年從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2001年到2005年在神州數碼,2005年到2012年在亞信, 2012年到2016年在噹噹,2016年到2018年在餓了麼,2018年加入貝殼金服。從業領域從傳統 IT 到老牌電商,到 O2O 獨角獸,再到 Fintech。這是跟隨時代發展,進行職業選擇的一個結果。

貝殼金服提供基於居住場景的金融服務。以前我們說買房是剛需,現在在一線城市裡面買房其實很難,但是還要在城市裡生活,其實居住才是剛需。以前我們覺得房是重點,但是現在發現住才是重點。圍繞居住,有很多需求。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看,居住不僅僅滿足生存,還有上層的更高需求,要考慮周邊環境。人們會選擇住到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周圍有更好的生活配套設施,可能買房的時候看是不是學區房,這些都是住房的時候需要考慮的。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衣食住行都很重要,但是住是最重要的。中國改革開放40年,最近20年,房產放開之後,經濟增長成果的相當一部分,沉澱在固定資產上,沉澱在這麼多有了房的人的房產證上,這是一個巨大的基數,這是天然的金融服務場景。

如果你的老家在外地,想回家在那邊買套房,以前你可能要坐飛機或者坐火車回去,然後找中介看房,一間一間看,效率非常低,而且很慢,也未必能找到合適的。但是現在有了互聯網平臺,你先考慮的是我要在什麼地方、買一個什麼樣的房、大概什麼樣的價格區間、周圍有什麼樣的周邊配套,然後你就可以到網上去搜。搜到了之後,這個小區如果之前去過,或者親戚朋友住在這兒,你會比較放心。可能你還得找個人幫忙看看房子有沒有漏水,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如果問題不大,你覺得OK,甚至可以直接做一個決策,就不折騰了,這套房就買了,回去直接籤合同辦手續。這種異地買房,現在通過互聯網能夠極大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現在整個社會是一個網絡,大家已經不是侷限在某一個地方一直生活,在一個城市裡流動是常態,跨城市也不算什麼,怎麼選擇居住的房子?北京和上海都這麼大,就算我在北京生活了20年,很多地方我也沒有去過,你說

那個地方有一個什麼樣的小區不錯,那我可以跑過去看一眼。但現在很多人甚至不是在北京,甚至可能去東南亞,去全國買房、租房,這都是可能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技術創新的手段,比如VR看房。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從這個角度去看,最基本的聚焦於交易,這是一個點,可以穿起一條線,一個房子可能買賣裝修租賃多次,可能轉給其他人,一個人也一樣,可能在城市裡面住過很多套房,有的是買的,有的是租的。

目前整個中國圍繞居住的消費,已經從增量時代往存量時代轉變,人們的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轉變。不管是買房還是租房,更多人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檢索、交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數據沉澱下來。雖然居住是一個較低頻的交易場景,但基數較大,有足夠的數據廣度和深度。貝殼金服可基於整體數據的優勢做挖掘和分析,最終通過AI和金融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

我們不斷沉澱數據,不斷的交易積累,數據越來越多。一個小區的房子賣了多少次,戶型是怎樣的,這些都有數據。我們甚至可以做得更數字化,比如適合什麼樣的人居住,我們可以打標籤。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剛才說的房,我們再說人,當你積累足夠多數據之後,不管傳統的數據,還是一些行業的數據,或者一些互聯網層面的數據,這些我們都可以不斷地去挖掘。隨著技術的進步,可能再進一步,我們能夠評估,你有怎樣的資金實力,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階段,你可能結婚了,可能生孩子了,孩子要上學了,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伴隨大額的支出,需要你去決定。

貝殼金服依託四大數據庫:樓盤字典、徵信系統、房屋估價庫、金融知識庫,沉澱下來的數據有兩種: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我們用AI的技術,可以把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得更好,用AI可以識別、判斷,甚至可能根據拍的照片判斷房子有沒有一些問題。同時把數據提取出來做一些預測。

通過AI算法,我們可以為大家提供個性化服務,根據客戶需求,在合適的時間,推薦合適的服務。比如裝修,大家對於裝修的金融不是太瞭解,買房子基本要貸款,很少能全款買,但付了首付,在銀行貸了款,手裡沒有錢了,房子過戶到手裡,裝修還是不裝修?裝修比租房子和買車的支出都要高,很可能有的人會選擇不馬上裝修,很多二手房都是裝修過的,可以先將就著住兩年,有了錢再裝修。但是住得舒服嗎?不舒服。針對裝修,貝殼金服有相應的金融產品,客戶買完房後可以裝修得好一些,再住進去,這是很順理成章的流程和機制。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最後,總結一下通過Fintech如何提供更好的居住金融服務。從城市外來移民到真正融入社區,是一個不斷變遷的過程。我們會看到一些軌跡,這是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貝殼金服基於居住場景的金融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幸福是什麼?我認為,幸福就是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金融服務,幫助客戶做出更好的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或將就著去做一個並不那麼好的抉擇。

謝謝大家!

<strong>採訪時間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strong>記者:您是在2016年加入餓了麼,2018年加入了貝殼金服。請問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您選擇了從O2O到Fintech?並且在Fintech的企業中,選擇了貝殼金服?

<strong>史海峰:從傳統 IT 到老牌電商,到 O2O 獨角獸,再到 Fintech。首先,我對金融比較感興趣,更數字化的工作可以迴歸我更擅長的內容。而且用時髦的話來說,我們現在做的是產業互聯網,基於租賃、裝修、買賣、安居四大居住場景,業務涵蓋面非常廣,在這個場景下做金融是天然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技術上大有可為。

住房是剛需,這個住房不是“居住的房子”,而是說“住一間房”是剛需。換句話說不是你必須買一套房,很多人沒有房,但是也必須要有一個地方住。雖然是和吃飯買衣服一樣日常的需要,但支出比較大,所以它是有天然的金融需求,貝殼金服基於居住場景可以為大家提供相應的居住金融服務。

目前的技術越來越好,可以用技術去做一些更好的風險控制,更好地接觸到客戶。不是說純粹靠地面部隊,靠業務人員打電話,問你住哪裡,有哪些要求等,那是很難建立信任的。我們通過技術去建立一個平臺,對接到不同場景的其他渠道,可以更自然地接觸到客戶。將來我們不需要對每一個人去宣導品牌,而是品牌就在那裡擺著,我們得到客戶的信任,進而去享受我們的服務。

我們認為首先要有品牌的認知,而這基於客戶信任。我們很看好這個領域,中國的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現在的市場已不是買不起房和車的時代了,現在有房有車的人很多,房子這個巨大的資產需要活起來的。

史海峰演講篇|AI助力居住金融服務

<strong>記者:能否介紹一下,您在貝殼金服具體負責什麼呢?

<strong>史海峰:我目前主要負責貝殼金服小微企業生態的金融服務技術工作。我們更多是基於其他合作平臺渠道來獲得客戶。裝修是一個很典型的場景,但是我認為裝修金融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現在大家買房都知道要去銀行貸款,但是很少人知道裝修也可以享受金融服務。

舉個例子,在北京或上海買套房可能單價就得五百萬以上,裝修有可能花個十幾萬二十萬,需要一次性花這麼多錢去裝修,這個錢哪來呢?裝修公司有可能兩三個月就裝修完了,客戶需要一下子結清款項,這對客戶來說壓力會比較大。我們會和一些裝修平臺或者一些裝修公司合作,來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strong>記者:您在剛剛都提到了不少居住場景,但據我所知,不少公司也在佈局這一場景的業務。那您認為,貝殼金服的優勢在哪裡?

<strong>史海峰:我們和貝殼找房是戰略合作伙伴,我們也會和其他機構合作,貝殼金服起步於2006年成立的鏈家金融,於2017年3月正式獨立運營,目前在居住場景中已積累了12年的經驗及數據等,並可以依託樓盤字典、徵信系統、房屋估價庫、金融知識庫四大數據庫,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所以,我們的護城河不是這麼容易能被突破的。金融是一個要求相對較高的領域,我們能把這件事做好,建立在之前有足夠多的積累和沉澱,我們能夠提供更好的技術模型、設計更好的金融產品,這是貝殼金服的優勢。

本文出自:<strong>2018FinTech領袖峰會,由<strong>CTOA首席技術領袖聯盟秘書處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