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短視頻“蛋糕”越來越多,除了快手和抖音模式,還有哪些玩法?

短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1分鐘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

搶短視頻“蛋糕”越來越多,除了快手和抖音模式,還有哪些玩法?

隨著網紅經濟的出現,視頻行業逐漸崛起一批優質內容製作者,微博、秒拍、快手、抖音紛紛入局短視頻行業,募集一批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入駐。到了2017年,短視頻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到了2018年基本上上至六七十歲的大爹大媽,下至六七歲的小朋友都會玩短視頻。

搶短視頻“蛋糕”越來越多,除了快手和抖音模式,還有哪些玩法?

2017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收入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950.3億元,行業5年來的增速都保持在50%左右,網絡視頻用戶超 5.7 億人,基本佔到中國整體網民規模的四分之三。

至於短視頻為什麼會一下子火起來,我認為有兩個很重要關鍵:

第一製作門檻低,普通用戶通過簡單的學習便可製作併發布屬於自己的短視頻,並將其分享到各大社交平臺。短視頻應用使用戶可以利用短視頻這一新型信息載體來獲取新鮮內容並進行社交分享,改變了人們以往通過圖文獲取資訊和進行社交的方式。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裡,短視頻這種碎片化的資訊獲取方式和社交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

第二短視頻具有社交屬性、創作門檻低、碎片化的特徵。短視頻不僅僅是長視頻在時長上的縮短,也不只是非網絡視頻在終端上的遷移。當前語境下的短視頻具備創作門檻低、社交屬性和互動性強、碎片化消費與傳播的特性。和長視頻相比,短視頻在互動性和社交屬性上更強,成為消費者表達自我的一種社交方式。和直播視頻相比,短視頻在傳播性上更強,便於全網內容分發和消費。

搶短視頻“蛋糕”越來越多,除了快手和抖音模式,還有哪些玩法?

目前短視頻的玩法有八種:

第一個是自媒體平臺。我們知道你發佈一條短視頻內容,甲方會問你有多少粉絲,有多少互動。在我看來自媒體是最方便大家進行互動的,我們知道其它的平臺它可能沒有更多的讓用戶交流的空間,但像微博、微信你可以直接和你的用戶進行私信、互動。當然也包括QQ公眾號、QQ空間,在這些平臺上,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輕的用戶,如果大家的內容偏向於90後,這兩個平臺大家可以去深耕。

第二個是傳統的短視頻平臺。比如像秒拍、美拍、西瓜視頻,都是傳統的內容平臺。在這些平臺,我建議大家更多的做垂直的內容,比如大家有做美食類的內容,那麼建議大家做美食裡的烘焙、美食裡的調酒。更細分的內容會獲得更好的流量。

第三個是視頻網站。我們的短視頻內容,在視頻網站上發佈,其實就是在跟它所有的版權內容搶流量。據我所知我們跟所有平臺在對接的時候,他們願意跟我們做第一手的合作,跟我們做一些比傳統的短視頻更加精細的內容,因為只有這種內容在這樣的平臺才有觀看的價值。首先他們能提供很多的用戶,其次也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的分成,所以在視頻網站上我更建議大家做精細化的視頻。

第四個是現在最火熱的,我們定義為<strong>小視頻平臺。像抖音、快手這樣的平臺對於拍攝的質量要求就沒有那麼高,更多是推廣這些UGC的內容,我們認為這種平臺的視頻點擊遠遠比我們一個精細化的欄目獲得的效果要好。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有趣的靈魂,或者是內容十分獨特,我建議大家通過這種小視頻來獲得一定的流量。

搶短視頻“蛋糕”越來越多,除了快手和抖音模式,還有哪些玩法?

第五個是綜合資訊類。像網易、頭條等等,只要你的內容足夠貼熱點,你很容易在這種平臺上獲得曝光,像我們這種做生活方式類的,比如說你做美食、做時尚,在這樣的平臺你的量會受一些限制。但並不是說大家不用去做,因為你的內容足夠精緻的話,也會獲得一些推薦量。

第六個是垂直APP。這一塊其實被好多從業者忽略,要知道我們做短視頻,做到最後並不是你產生了多少內容,並不是拍了1500條視頻,這些視頻價值,在我看來遠遠沒有我們用戶的價值來得多,只有用戶能給我們付費,能替我變現。APP已經幫我們篩選了一輪用戶了,我在像大姨媽這樣的平臺得到的一定是女性用戶,這些平臺其實也為我們這些從業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直接從平臺那裡獲得我們的目標用戶。

第七個是互聯網電視。其實互聯網電視的平臺,對於我們不管是做一些PR的宣傳還是品牌的深入化,都是一些值得去入駐的地方。

第八個是電商平臺。其實不管是淘寶還是京東,電商平臺在越來越多的進入到短視頻,尤其像淘寶短視頻,它作為一個很大的事業群在運作,我們的內容可以直接去變現。

快手和抖音的玩法也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