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雙增果飄香——2018年廣西農業發展成就回眸(五)

又是一個豐收年。2018年,廣西水果產量達1800萬噸以上,同比增長11.23%;產值可達738億元,同比增長45.73%;種植面積2067萬畝,有望繼續保持全國第二。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作為繼糧食、甘蔗、蔬菜之後第4個產值過百億元的廣西農業產業,全國6個產量超千萬噸的水果產區之一,廣西水果量價雙增,香飄四方。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水果是扶貧富民的大支柱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潛力股。”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中國的“大果園”,我區水果產業規模總量持續擴大。2018年柑橘種植面積預計達764萬畝,總產量850萬噸,同比增長24%;芒果掛果量總體良好,預計總產量74萬噸,增長8%;荔枝、龍眼大豐收,預計總產量分別達82萬噸和67萬噸,同比增長20%和13%左右;火龍果面積持續增長,預計總產量28萬噸,同比增長超過40%。柑橘、芒果、火龍果三大品種產量預計仍居全國首位。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2018年,廣西水果良種良苗得到同步推進,引進了仙進奉、觀音綠荔枝,金秋砂糖橘,無核沃柑柑橘,中蕉9號抗枯萎病香蕉,大巴西黃金百香果等10個水果新品種,落實無病健康果苗繁育基地2270畝,累計出圃無病苗2856萬株,超額完成年度培育健康無病苗2000萬株的目標任務。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通過培訓示範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活動、果園綠肥、果園生草栽培、簡易設施栽培等綠色栽培相關技術,我區利用橫縣、武鳴、欽北3個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綠色生產。目前全區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有87個,有機食品認證2個,地理標誌認證27個。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獨特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的天峨龍灘珍珠李,口感好、早結豐產、抗逆性強、品質優異,目前全縣共發展龍灘珍珠李12.3萬畝,去年投產面積達4.8萬畝,產量2.5萬噸,產值達3億元,戶均增收3685元。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為突出優勢特色,我區已打造成柑橘和香蕉兩個超300萬噸,芒果、荔枝、龍眼、柿子和葡萄五個超50萬噸的優勢產業,同時還有火龍果、百香果、早熟桃李、獼猴桃、大青棗等眾多特色水果,形成了優勢突出、特色多樣的發展格局。建成以桂林、南寧、柳州、梧州為重點的柑橘基地,桂南、桂東南荔枝龍眼基地,桂南桂西南香蕉基地,右江河谷芒果基地,桂北和高海拔地區特色落葉果基地。2018年我區已推薦上報農業農村部的19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中,水果佔了10個席位。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為解決柑橘偏重遲熟品種、早熟品種不足問題,2018年全區新種柑橘類面積95萬畝,預計總產量同比增長24%。預計新種各類果樹面積137萬畝,以沃柑、百香果、特色落葉果為主,此外還完成了21萬畝荔枝、龍眼、芒果的春季高接。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品牌就是生產力。廣西通過評選、展示、宣傳三結合的方法推動品牌打造,目前公佈的首批廣西農業品牌目錄中,共有33個水果產品和企業上榜,佔總量的28.2%,其中百色芒果、富川臍橙等12個區域品牌佔同類總量40%,金穗農業集團公司、振企農業科技公司等6個企業品牌佔同類總量22%,綠水江香蕉、佳年火龍果等15個產品品牌佔同類總量25%。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為暢通銷售渠道,農業部門落實專人瞭解區內外產銷動態,為客商和果農穿針引線,並引進推廣包裝加工新技術,為下一步更新保鮮加工技術奠定基礎。同時開展水果電子商務與水果保鮮包裝新技術培訓,組織對接簽約,部署流通措施。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為延長產業鏈,我區引進推介低溫乾燥燒烤、低溫殺菌、冷鏈綜合包裝等新技術,協調指導企業開展精深加工和初加工,開發果乾、果漿、果酒、果醋及酵素等系列產品,消耗原料果50萬噸,其中月柿30萬噸,香蕉15萬噸,荔枝3萬噸,其他2萬噸。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我區還引進推介氣調保鮮新技術,開展荔枝智能化長週期冷藏保鮮試驗。通過努力,目前自治區級示範園區共建設有水果冷庫98座,容積7.8萬立方米;縣級示範區116座,容積7.3萬立方米。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水果產業的發展,讓貧困戶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全區54個貧困縣中,有近40個把水果產業作為主要或重要選項。

量价双增果飘香——2018年广西农业发展成就回眸(五)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將針對水果產業短板下苦功夫,著力培育良種良苗,加強指導示範,強化促銷服務,推動技術創新,促進加工發展,努力打造千億元大產業,推動綠色生產和產業融合發展。

可能你還想了解

<strong>☟ ☟ ☟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佈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