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1976年,《洛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這是一部講述寂寂無名的拳手洛奇與重量級拳王阿波羅爭奪拳王故事的電影。

“洛奇”的扮演者史泰龍也憑藉此片從片場打醬油的一舉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電影《洛奇》劇照

現在,四十三年過去了,作為《洛奇》系列第八部影片《奎迪:英雄再起》出現在了中國的大熒屏上。

這部電影很可能是“洛奇”最後的謝幕,在《奎迪:英雄再起》拍攝的最後一天,史泰龍在ins上傳一段答謝觀眾的視頻,其中提到“可惜的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一個過程……然後結束。”

但是“洛奇”的謝幕不代表“洛奇”系列的結束,從2015年的《奎迪》開始,“洛奇精神”已經被穩穩地接了過來。

“洛奇精神”是什麼?

“洛奇”系列又為何能夠跨越40多個年頭而經久不衰?

《奎迪:英雄再起》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影片承接上一部《奎迪》的故事,講述了拳王奎迪迎戰“父仇”對手,遭遇慘敗跌入人生低谷,在教練洛奇和家人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振作的故事。

其實,說《奎迪:英雄再起》(以下簡稱《奎迪2》)是一部體育競技電影,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家庭劇。

<strong>01

<strong>生活舞臺遠遠大於打拳擂臺

2015年的《奎迪》是《洛奇》系列第七部作品,也是從這一部開始,電影的主角從洛奇變成了阿波羅的私生子奎迪。

雖然主角變了,但《奎迪》卻在當時被認為是《洛奇》系列中最正宗的續集。

原因無他,《奎迪》是最好承接“洛奇”精神的電影,生活中比勝負重要的還有很多東西。

而這一次的《奎迪:英雄再起》承接前作,繼續把這種“洛奇”精神發揚光大。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儘管肌肉戲讓人看得血脈僨張,但是其實故事的重點從來都在擂臺下面。

在前作《奎迪》中,新人奎迪挑戰世界重量級拳王雖敗猶榮。到了續集中,奎迪再次與拳王對決,影片乾脆利落地結束了這場戰鬥,奎迪一舉打敗了對手,成為了新的世界拳王。

有人說《奎迪2》的劇情套路,但是如果真的套路,那麼這場對決一定會你來我往製造無數轉折,並不會像現在這樣讓奎迪乾淨利落地取得了勝利。

從這個開局來說,《奎迪2》就絕對不是一場升級打怪的簡單電影。

在現實中,工作上的一時巔峰並不代表結局,有時,只是一個開始。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勝利激勵著奎迪向女友求婚,那麼在上一部中朦朧的愛情關係很快會變成穩定的夫妻關係,而新的家庭組成也建立了起來。

但奎迪成為拳王帶給他的絕不僅僅是榮譽,同時還有壓力。

《奎迪2》中的重頭比賽,是維克托和奎迪的世紀對決。

維克托的父親德拉戈曾經是被俄羅斯用醫療手段塑造出來的拳手,在擂臺上,他打死了阿波羅,又被洛奇所擊敗。

美蘇冷戰時期,他獲勝的時候是國家英雄,但當他被洛奇打敗時,卻變得一文不值,被自己的國家和妻子所拋棄。

於是他魔鬼訓練自己的兒子,想要重新奪回一切。

這一場戰鬥,帶著前一代人的恩怨,就像莎士比亞的戲劇一樣充滿史詩感。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這背後代表的絕對不是一場比賽簡單的輸贏,而是兩方信念的對決。

帶著仇恨想要捲土重來的德拉戈,想要幫自己的父親實現一切願望的維克托,迷茫著自己究竟在為什麼而戰的奎迪,對當年阿波羅死亡始終無法忘懷的洛奇,當他們因為一場比賽而集結在一方狹小的天地。

這種宿命的對決並不僅是那幾分鐘的擂臺上,還是德拉戈父子只有訓練的生活,還是奎迪因為內心深處的不安和洛奇決裂。

但是,當這場世紀大戰結束後,你就會發現,就像上一部奎迪的雖敗猶榮一樣,擂臺上的輸贏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strong>02

<strong>人生就是一次次選擇

整部《奎迪2》其實就是在不斷地選擇之中推進。

有人說,《奎迪2》的前半部分鋪墊太多,太過溫吞,但是其實在這溫吞的表象之下,卻是每個人內心瘋狂地掙扎和抉擇,只是導演非常剋制地表現這一點。

奎迪選擇要不要接受維克托的挑戰,他的父親打死了自己親生父親,又被自己的師父所打敗失去一切。

奎迪想要為父報仇,但他身邊的所有人卻都在勸他放棄,但其實在內心深處,他並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戰。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奎迪和妻子需要選擇要不要孩子,因為妻子的聽力開始逐漸退化,而她的這種疾病很有可能會遺傳。如果孩子是一個聾啞人的話,帶她到這個世界上是對還是錯。

洛奇選擇要不要和已經近乎失去聯繫的異國兒子聯繫。

他的孫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爺爺,而多年的未曾謀面的家人是不是沒有自己的打擾反而會活得更好。

在《奎迪2》中,每個人都面臨著艱難地選擇。

網上有一句俏皮話叫做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都要。

但是其實小孩子也知道那句熊和魚掌不可兼得。

奎迪選擇了應戰。

奎迪夫婦決定留下這個孩子。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洛奇最終按響了兒子家中的門鈴。

你總要做出一個選擇。

當你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也代表著你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選擇有時候並不意味著你要失去一些什麼,它只是讓你前進。

當然,電影最精彩的選擇發生在德拉戈父子身上,他們是我今天將要說的重點。

<strong>03

<strong>帶血的白毛巾

德拉戈父子毫無疑問是本片主角奎迪和洛奇遭遇的最大的對手。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在洛奇勸說奎迪不要接受維克托的挑戰的時候,他說“你有害怕失去的東西,但他們沒有。”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德拉戈父子在一開始就已經失去了一切。

在俄羅斯,輸贏決定一切,在德拉戈還年輕的時候,他們把他捧上了神壇,卻僅僅因為一次失利把他摔得粉碎。

德拉戈無法憎恨背叛自己的國家,對拋棄自己的妻子心存期冀,所以他只能把憤怒釋放在打敗自己的洛奇身上。

他帶著充滿奪回一切榮耀的心情無情地訓練著自己的兒子。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而他的兒子和他的父親一起被驅逐,又感受到了母親的冷漠,一直生活在仇恨之中。

其實對比起來,奎迪要比他們幸運很多。

魔鬼的訓練讓維克托在擂臺上完成了一次次的成功。

俄羅斯又開始熱情款待父子二人。

維克托崇拜熱愛自己的父親,對這些虛偽的人反感異常,其中還有自己的母親,所以他選擇憤而離席。

這兩個人是如此渴望勝利,為了獲勝他們忍受著日復一日殘酷的訓練。

德拉戈的選擇就發生在父子兩個人熱切期盼的世紀大戰中。

脫胎換骨的奎迪並不是維克托所能夠打敗的。

但是熱愛父親的維克托卻絕對不會認輸。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歷史彷彿一個輪迴。

當年阿波羅與德拉戈的比賽就是這樣。

阿波羅並不是德拉戈的對手,但是他並不認輸,直到再也不會站起來了,這造成了洛奇一生的悔恨。

但是德拉戈卻在這場比賽中扔下了帶著血跡的白毛巾,這個舉動代表了他的認輸。

有時候,放棄比堅持更難。

在這個舉動之前,我們看到的德拉戈是一個迫切想贏的復仇者,但是這一刻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心疼兒子的父親。

他之前把兒子當做自己復仇的籌碼,但這一刻,他在選擇中明白了兒子不是籌碼而是家人。

輸了比賽的德拉戈卻獲得了新生。

40年過去了,史泰龍可以放心隱退了

曾經開著汽車攆著兒子跑的人現在跳下來和兒子一起跑步。

《奎迪2》的片名叫做“英雄歸來”,但這英雄卻不僅是指奎迪和齊洛,他們也是指德拉戈父子。

這一條帶血的白毛巾讓《奎迪2》整部影片得到了昇華。

也更加貫徹了“洛奇”精神,如此,史泰龍確實可以安心的在這個系列裡隱退。

- FI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