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ger Z capital合夥人于波:熊市之下暗藏哪些價值機會?


Ledger Z capital合夥人于波:熊市之下暗藏哪些價值機會?


《百媒鏈談》是一個由鏈天下主辦,以微信群在線訪談的形式,面對鏈圈、幣圈知名人士,就區塊鏈產業現狀、未來發展態勢、近期熱點話題等方面進行深度對話。目前百媒鏈談已經進行到第28期。往期嘉賓有:幣安何一、“寶二爺”郭宏才、通證派代表人物孟巖、中經金創研究院院長鄭潤祥、太一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鄧迪、天天抖料創始人陳菜根等業內大咖。本期百媒鏈談特邀Ledger Z capital合夥人于波就熊市之下,區塊鏈的機會在哪裡,如何進行下一步投資、創業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下面將交流內容全景呈現。


Ledger Z capital合夥人于波:熊市之下暗藏哪些價值機會?

于波


<strong>鏈天下提問:作為一個專業從事傳統風投業務的基金管理者,你是怎麼看數字貨幣市場的?這個真的是龐氏騙局嗎?

<strong>于波:數字貨幣,我覺得是目前在區塊鏈技術中最具創新的一個應用,當然,它也是一種區塊鏈技術應用。儘管在早期是雜草叢生,很多人會覺得是個騙局,有些人卻深信不疑。從我們角度理解,目前區塊鏈數字貨幣市場,相對來講是非常早期的。當然,我們也希望再往後走,能夠有政府介入監管讓其更加規範。

不管其他人怎麼說。中國有句話叫“存在就是真理”。數字貨幣既然存在,就有價值,它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至於是不是騙局。我覺得時間是最好的證明維度。包括比特幣從09年到現在,剛好一個十年期。在此過程中,相信大家也知道,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講,他就是一個真理,那麼對於沒信仰的人來講,可能就會認為它是一個騙局。

<strong>鏈天下提問:從您的Ledger Z capital成立至今,您都投資了哪些項目?目前的收益怎麼樣?

<strong>于波:我們從去年成立到現在總共有兩隻基金,一起投了將近二十幾個項目。大家比較熟悉的像幣安,比較熱的像Tzero和Bankorus,包括OpenFinance,還有一些其他金融或遊戲類應用。就目前來說,收益還OK,當然這是基於去年抓住了比較好的市場機會。相對而言,在接下來對於我們基金的整個回報以及預算會降低。在去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很多基金表現都不錯,但實際上,一個優秀的基金不管市場好不好,其平均值能夠高於市場整體水平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基金。就目前而言,我們基金退出的項目,相對來講樣本還不夠多,只佔到基金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收益方面還不能夠特別準確的測試。

當時最好的回報有幾十倍,像powerledger,就是我們投的澳大利亞的一個能源項目,然後像lympo,收益比較穩健有三五倍,還有些屬於戰略投資,比如說幣安、Tzero、Bankorus,這些項目屬於戰略投資。那相對來講,我們沒有過多的追求財務回報。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第一隻基金,其實規模不到兩千美金,然而,第二期在市場這麼差的情況下,還募集完了五千美金,相對來講就是大家還是比較認可我們的投資能力吧。

<strong>追問:隨著市場的變化,投資的節奏以及標準有哪些變化嗎?

<strong>于波:首先的一個最核心問題就是,項目的退出週期,我們的判斷是拉長了,所以這次我們第二次基金的鎖定期是二加一也就是兩年的投資期,一年的退出期,而在去年我們基本上只有一年左右。

第二個就是相對來說這種市場下行的時候,好項目會越來越少,這時候去年很多基金像撒胡椒粉一樣的投項目,收益都不錯。那麼對於今年,最好的策略就是把重金投向最優質的項目,然後等待它的長期價值。

在這裡面我們投了幣安,也投了Tzero和Bankorus,也就是基於集中重金投資優質的項目,就簡單來說我們這次新的基金有三個變化,第一,基金的鎖定期加長,就是二加一,三年左右;第二就是重金投最好的項目,比如說我們現在投的幾個項目都是五百萬美金以上;第三,在新的領域裡面尋求好的機會。

<strong>鏈天下提問:我們看到全球經濟都在一個衰退的週期裡,您覺得在這樣一個週期裡能有什麼樣的機會使個人資產保值,甚至增值?

<strong>于波: 今年有很多圈裡面的朋友,資產都縮水了,很大程度是基於整個行業的下行,包括數字貨幣的縮水,我自己也經歷過這種情況,購買過btc、eth、usdt和其他幣種,在整體下行趨勢裡面,大家越來越關注資產價值問題。就我們自己基金而言,我們覺得有三個好的策略:

第一是長線投資,因為今年市場整體下行,很多優質的項目估值變得合理了,或者性價比特別高。第二是不動產,實際上區塊鏈圈還是要和傳統資產配置去結合,來穩固你的資產結構,第三是今年的美股還是有很大機會,包括接下來的時間裡面。最後我建議大家還是手持一些現金的比例,尤其是對創業還有投資的小夥伴來說,這樣可以在整個寒冬裡面,找到一些double的機會。

<strong>鏈天下提問:目前行情慘淡,一些數字貨幣借貸和理財的業務被廣大投資者認可,您覺得這些投資方式的利弊都有哪些?

<strong>于波:其實看到數字貨幣的借貸和理財業務出來,從我個人來講,還是挺欣慰的,這意味著數字貨幣被更多人接受。好處是讓一些手持數字貨幣,但又不願意套現的人有了一些可流動性的資金,同時可以兼顧一些別的事業。

弊端是目前的理財機構和方式基本都是中心化的,當然有些依靠智能合約的是很OK的。但是絕大部分都沒有做到去中心化。這裡就有一個比較大的風險,即資金安全問題,目前來講還是很難有一個非常好的保障。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我相信以後不是問題,只是就目前來講,大家還是需要認真考慮,尤其是對擁有數字貨幣金額比較大的小夥伴而言。

<strong>鏈天下提問:這段時間BCH的分叉鬧的沸沸揚揚,暴露了鏈下治理的弊端,而最近BM又提出了可能有比DPOS更好的治理方式,您覺得什麼樣的治理模式更適合行業發展?

<strong>于波:從我們這個行業進程來講,其實目前已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POW,靠礦工提供算力,更多用的是鏈下治理的方式。它的問題相對來講,效率比較低,尤其是區塊比較小的問題,但是支持了第一代區塊鏈的發展。

第二代的DPOS,更注重鏈上的自治。整體來講相對比第一代提高了很多效率。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相信很多圈內朋友都看出來了,實際上不管別人提出什麼新的治理模式或者是其他更好的一些方式,我們還是比較期待的。

因為不管如何都是在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當然我們也希望第三代有新的治理,以及更好的模式出現。不管怎麼樣,其實還是根據這個行業的進程來匹配相應的模式。

<strong>鏈天下提問:經過這一輪的深度調整,幣圈和鏈圈的分化更加明顯,很多做技術的人說鏈圈的春天來了,您怎麼看這個事?

<strong>于波: 經過去年和今年一輪行業擴容之後,可以看到很多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已經介入到區塊鏈,包括阿里騰訊等其他公司,以及今年BCH分叉之戰。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第一代挖礦時代已經慢慢過去,而鏈的時代在到來,這次BCH分叉,包括數字貨幣往下走,導致大量的礦機論斤賣,當然這是一個笑話,對一家投資機構而言,我們看的更多的是長期價值,對於礦圈而言,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現金流生意,但現實就是礦圈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只會集中到少數巨頭上面去,就像一個賽道,只允許行業前幾名生存下來。

相對而言,如果說礦圈是好生意的話,那麼有技術的團隊就是比較好的視野,相對將它的可持續性發展,技術性落地,爆發力,包括他的天花板,可能會比礦圈更有長遠的價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希望有更多有技術能力的團隊進入這個領域,那麼我們未來的投資趨勢,也會更加偏向技術團隊,或者說在技術運用上比較紮實的團隊。

<strong>鏈天下提問:目前市場讓ICO、礦工兩個環節算是來了一次清洗,接下來哪個環節會受市場波及呢?

<strong>于波:今年比特大陸在港股遞交了IPO申請,但是並沒有通過,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比特大陸的收入結構,礦機佔了90%。第二方面,整個公司的構成方面,營銷團隊佔公司的70%以上,而且營銷團隊的收入或者提成亦或是整體的分紅,遠遠超過技術團隊。第三方面,比特大陸的資產基本都是由加密貨幣構成。實際上,波動性很大。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資本市場會認同什麼樣的區塊鏈公司是有價值的?我想說的是,本身區塊鏈就是去中心化的結構,壟斷未必是一件好事。無論是區塊鏈哪個環節,沒有太多市場價值,或者本身是中心化的,或者屬於中間環節的公司或組織,都沒有太多價值。

還有一種,就是收入結構特別單一的環節,特別是容易受市場波動的環節,接下來都會受特別大的影響。所以,接下來礦圈、鏈圈、幣圈的小夥伴,去拿投資或者創業一定要想清楚什麼才是有價值或者長期價值的項目。當然,如果只是想賺點錢,也沒有關係,只要按你的想法去做就可以。

大家可以看到,已經上市的雄岸科技投資的嘉楠耘智,正在轉型成為技術型公司。包括這幾天爆出來李笑來擔任雄岸科技執行董事及聯席CEO,也是一個風向標式的動作。

所以,今後中間環節類或者沒有什麼技術價值或者相對而言很不穩定的公司或企業,下一步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strong>鏈天下提問:有沒有以往的投資案例可以給大家聊聊?成功和失敗的都講一個?

<strong>于波:因為我做傳統投資+區塊鏈投資一起有六七年了,也算是一個互聯網的投資老兵了。投項目成功的也有,但是失敗的更多。上週五徐小平老師說,創業十年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了,白金十年,接下來會進入。

實際上,在整個近十年,當然我不到十年。在過程中感觸比較大的就是一定要堅持做好自己的事。第二個就是不管市場好與壞,第一重要的就是勝者為王。第三個就是做我們投資人而言,其實我們也會不遺餘力的在一些新的領域,去幫助和扶持一些真正優秀的創業者。

今天我就不太過多來講案例這塊。我想講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去追求長期的市場價值,創業應該是基於此。包括我們基金,接下來也會在區塊鏈領域,儘管大家很多人現在不看好或者一些傳統基金退出。

我們還是一樣會繼續all in這個領域,包括推動這個行業往前走,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因為對於真正的投資人來講,幫助好的創業者,然後給到我們LP好的財務回報,真正為行業做一些貢獻這是最重要的。

今天因為跟大家還是難得一次機會近距離接觸。在這裡我還想給大家個建議。昨天有個朋友問我比特幣或數字貨幣,這階段還能不能入市抄底。BCH分叉那天我們去了比特大陸公司,現在對於比特大陸和澳本聰而言,他們的目標是什麼。是用BCH或者BSV來取代比特幣。所以在這裡我也是勸誡大家,如果沒什麼資金實力不要去抄底。

因為接下來還是會有一個很長的一波,好幾個月的慢牛期,什麼叫慢牛,就是牛市會來,但是時間會比較長。因為比特大陸和奧本聰他們手裡持有最多的比特幣。有可能這一波,BTC會被砸到你們想象不到的地步。

然後神仙打架普通老百姓遭殃。那麼在這裡面,不斷砸低BTC的同時其他幣種會整體受影響。因為比特幣畢竟還是一個風向標。最後給大家建議,不要去輕易抄底,這是一波慢牛。如果有資金,可以逐步建倉,等待機會。

<strong>其他媒體提問:在幣圈、鏈圈、礦圈最佩服誰?如果要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要具有怎樣的特質?

<strong>于波: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得罪人的一個問題。哈哈,我個人比較傾向於趙長鵬、吳忌寒和李林,因為他們三個,一個是我們的LP——趙長鵬;一個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跟吳忌寒有共同的投資項目;然後李林也是我的老鄉。

我覺得真的要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的話,我覺得要極具眼光,另外一個真的有信仰,那麼第三就是真的要腳踏實地,能夠去從長期構建和推動這個行業價值這麼一個屬性的人。

<strong>其他媒體提問:現在BCH社區分裂了,BCH SV和 BCH ABC都成了公司幣,對於這種情形,對於他們未來的規劃有什麼樣的預測呢?

<strong>于波:具體BCH SV和BCH ABC未來由什麼樣的規劃我不清楚,但是,就我判斷,他們會狠勁砸盤比特幣,然後把自己的幣拉起來,最終會導致他們取代比特幣,成為新的風向標。當然也會有大量資金流BCH ABC或者是BCH SV。

<strong>其他媒體提問:ICO涼了,礦圈涼了,熊市正在給區塊鏈的各個環節帶來衝擊,咱們反向思考一下,區塊鏈正在為哪些領域帶來了機遇?今後的機會在哪裡?

<strong>于波:區塊鏈未來的機會應該是基於應用,我覺得有兩個大的機會,就一個是基於金融的應用,第二個就是本身有社群,有用戶交易的遊戲領域的應用。我覺得,今年年底到明年四月份之前是一個巨大的波動期,這個冬天清理掉很多害蟲,會讓這個行業更健康,會有更多好的項目或者是創新出來。

<strong>其他媒體提問:前些天香港金融圈人士爆料,某香港地產起家富豪家族的信託基金正在抄底加密貨幣。 同時香港區塊鏈第一人幣少爺表示,已經從三大交易所收購了2萬枚BTC,其正在通過OTC大宗場外渠道尋求收購5萬枚BTC 。這種行為是一種全球性質投資比特幣的風向標嗎?

<strong>于波:其實今年我再去募資的過程中,就碰到很多傳統的家族基金或者是個人高淨值用戶,就問了我一個問題,就是在未來資產配置裡面,應不應該有數字貨幣?有的話數字貨幣的比例應該在多少?因為對於這些傳統的家族或是個人而言,他們以前的財富構成,你比如說現金、房地產等。那麼這次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天在OK和火幣上,掛了一些比特幣,總共差不多前後五萬個左右。當然這個數字是不是真實的,我不敢確定。但是說明一點,就是很多傳統的家族或者個人已經慢慢的把數字貨幣作為市場配置的很重一部分至少能說明這一點,而且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會越來越大。

就是有很多朋友會把它理解成一種抄底,當然你這麼理解沒有問題,但是對我們投資機構或者是更多其他人來講,我們認為是一種財富配置方式的調整。或者說財富家族也想在未來在數字貨幣領域裡面來分一杯羹,當然我不認為這是一種抄底行為。

所以說對我們個人尤其是我們這些草根,圈內的人來說我不建議就是跟風去抄底,當然如果你資產足夠大,是沒問題的。

最後感謝于波為我們帶來了關於熊市期間,區塊鏈的機會在哪裡方面條理清晰的深度解讀,感謝18區、幣源社區、小狐資訊的戰略支持,以及眾位媒體小夥伴長期以來的鼓勵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