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黃背心”運動再次暴露西方的體制性弊端

法国“黄背心”运动再次暴露西方的体制性弊端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電視講話,對“黃背心”運動做出讓步。來源:新華網視頻)

一直以來,總有一些人對西方制度推崇有加,但近期法國持續發酵的“黃背心”運動,卻讓人們對西方制度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效率產生質疑。

法國“黃背心”運動表面上是起源於法國民眾不滿國內油價的飆升及政府提高汽油稅計劃,但背後則隱藏著法國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危機。從根子上看,則是法國現行社會模式,已經嚴重不適應法國的現狀。儘管馬克龍政府意欲通過改革,對治理模式進行調整,但是改革舉措對富人的照顧,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以稅改為例,馬克龍在上臺後,將前任總統奧朗德曾推行的“鉅富稅”改為“不動產財富稅”,僅對個人名下的不動產徵稅,剔除了對金融資產的徵稅。這使得富人得到減稅,中下階層卻未能從中受益,加劇了貧富差距,從而觸動了法國普通民眾的神經。

從經濟角度看,這場示威運動嚴重干擾著法國(歐盟)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內耗中或將加劇法國的衰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元計價的法國GDP是負增長的。法國2008年GDP為2.918萬億美元,這一數值到2017年下降到2.583萬億美元,降幅約為11.55%。經濟負增長的背後,是法國不但在互聯網等新經濟領域幾乎毫無作為,傳統的優勢產業如高鐵、大飛機、核電和軍工等行業,也逐漸被新興國家蠶食。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上臺後推出系列改革措施,但卻引發民意反彈,這場騷亂便是法國民眾對部分改革的一種否定。從當前的形式來看,該活動已對法國經濟產生“嚴重和持續”的影響,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稱“抗議活動波及地區的批發業銷售額下降15%至25%,零售業銷售額下降20%至40%,餐飲業營業額下降20%至50%,酒店業的預訂人數更是罕見地下降15%至20%”。馬克龍政府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騷亂持續無疑是法國經濟的噩耗,無休止的政治動亂可能隨之而來,法國的經濟可能永遠不會有春天了。

此外,“黃背心”運動的出現,也表明法國民主機制失靈,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發言渠道不暢,訴求難以表達,議員們不被信任。據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被訪者同意此次運動的主張,認為馬克龍政府在改革上一意孤行,無視普通選民意見,不能有效傾聽不同階層的聲音。《費加羅報》的調查也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稱黃背心抗議者之所以上街就是因為沒有發聲渠道。這些抗議者大多數來自法國經濟發展緩慢、人口下降、社會服務設施減少的地區,特別是鄉村地區、山區等,他們的平均收入要低於全國水平、所在地區就業率低下。他們代表的是“農村法國”、“邊緣法國”,這是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另一個法國:是一個長期被城市地區、高科技工業中心所遮蔽、偏僻、相對落後、生活水準相對較低、公共服務設施日益減少的法國。也因如此,“黃背心們”對政界、媒體、中央權力均持強烈的戒心,對城市階層、工商銀行階層均有敵意,特別抱怨政界、企業界、銀行界上層的高收入。他們要求直接民主,要求還權力於人民。

“黃背心”運動的影響,已經不再侷限於法國,正在向比利時、荷蘭蔓延,因為法國所面臨的“高稅收、低增長、高債務、懸殊的貧富差距”等問題,不僅僅是法國的問題,而是整個歐洲的普遍問題。這說明,隨著經濟的惡化、穆裔移民的衝擊、右翼勢力的強勢崛起,西方民主體制以及歐洲引以為傲的福利社會,正在越來越不適應當下的形勢。

(參見:《“黃背心”席捲巴黎,法國已進入“公眾民主”時代?》《法國“黃馬甲”第三波抗議運動急劇上演,巴黎在燃燒!》《法國“黃背心運動”何以難平息?》《自由引導人民捲土重來?法國"黃馬甲"凸顯貧富對立》《餐飲業營業額下降20%至50%》《法國“黃背心”騷亂,敲響了西式民主制度的第一記喪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