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蔬菜定植後,經常會有農戶反映說:出苗不齊、萎蔫、死棵……很多處理不當還會嚴重影響後期的生長。

定植是作物栽培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每一個細節的管理不當都會造成定植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因此做好定植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最大可能地減少後期問題出現,是廣大農戶需要引起注意的!

<strong>定植前要做哪些管理?

<strong>1、為減輕定植後一些土傳病害的發生,棚室及土壤消毒很必要!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可在定植前對棚室採用<strong>硫磺燻蒸法消毒,每畝用量3公斤或每立方米空間用量4克,鋸末8克,點燃後密封棚室24小時後再放風排煙。

也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200-250克或30%速克靈煙劑300-500克,點燃密封棚室3-4小時後再放風,能有效殺滅棚內病菌。

<strong>2、化肥常用來做底肥並不理想!需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過量施用化肥,而忽視施用有機肥,連年種植不深翻土壤,鹽分大量積累在淺層耕作層,不利於根系的生長。適當<strong>減少化學肥料用量,<strong>增加有機肥用量,同時還要注意<strong>增加生物菌肥的用量。

施用農家有機肥的時候注意一定要施用完全腐熟的農家肥,如果未腐熟易造成苗木燒根現象,而且還會帶入一些病菌、蟲卵等。

生物菌肥能夠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同時還可促進生根,利於蔬菜形成壯棵,提高後期產量。

<strong>3、整地起壟,方便後期管理。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整地起壟可以創造良好的土壤耕層構造和表面狀態,協調水分、養分、空氣,熱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為播種和作物生長、田間管理提供良好條件。

<strong>定植時要注意什麼?

<strong>4 定植後出苗不整齊,長勢弱,不好管理?定植時就要選擇好苗木。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選擇整齊一致、健壯、不攜帶病毒、生長良好的苗木進行定植。

仔細觀察苗子根系的生長情況,<strong>健壯的根系表現為根毛潔白、發達,對於根毛少且發黃變褐的苗子最好不用。

定植苗選擇不當會嚴重影響後期的成長狀況,增加後期管理難度。

<strong>5、定植時間

一般定植時間選擇在<strong>晴天早上或者下午溫度不是很高的時候進行。

避免中午溫度過高易造成苗萎蔫。

<strong>6、定植深度不到位,苗也長不好。

(1)栽植深度首先取決於蔬菜的生物學特性。

例如:

<strong>番茄栽苗時,不可栽得過深或過淺。

栽得過深,土溫下低,不利於根系生長,緩苗慢。

栽得過淺,雖土溫高有利於根系生長,但紮根不穩,幼苗易被灌水衝跑或被大風颳倒。(一般的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為宜。)

<strong>茄子是深根性作物,根系數量相對較少,為增強其支持和吸收能力,也宜深栽。

<strong>黃瓜為淺根作物,但需水量大,為便於根系吸收水分、養分,宜於淺栽。

(2)還要根據土質來確定栽植的深度。

土質過於疏鬆、地下水位偏低的地方,則應適當深栽,以利保墒。

如果<strong>土質較黏重則宜淺栽。若深栽就可能由於覆蓋的土壤黏重,透氣性不良而導致根系<strong>缺氧,出現悶根或漚根的情況,更容易誘發根部病害。

7定植時可使用一些促進生根的肥進行<strong>蘸根處理,提高苗的成活率

<strong>定植後

<strong>8、蔬菜定植後常易出現哪些問題?

(1)燒苗現象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最主要的原因是施用了<strong>未經腐熟的農家肥。

糞肥不經過腐熟,用了後就接著定植蔬菜,或是買來後推到棚裡<strong>沒幾天

就定植,這樣操作糞肥都不能充分腐熟。

在蔬菜定植前,一定保證施用的糞肥充分腐熟,為了縮短糞肥發酵腐熟時間,建議施用專業發酵糞肥的產品,與糞肥一塊施入棚內,<strong>連續晴天悶棚7—10天后再定植蔬菜。

(2)漚根現象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主要是澆水量過大導致。

尤其是<strong>蔬菜定植後的前兩次澆水,這時候蔬菜根系比較弱,若一次澆水過大,極易發生漚根情況。

建議起壟定植蔬菜,澆水時水量<strong>蓋過壟的三分之二處就可,不可澆大水。

<strong>補救:若已經發生,建議適當控水,並進行劃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再澆水時可隨水衝施一些生根較好的肥料,促進根系生長。

(3)閃苗

閃苗是由於水分散失過快引起的,一般出現在<strong>連陰天驟晴時。

“閃苗”,一般來說是指由於環境條件突然改變而造成的<strong>葉片凋萎、乾枯現象。連續陰雨天光照弱,植株光合產物不足,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天氣突然轉晴時,光照強烈,溫度迅速上升,很容易導致全棚蔬菜萎蔫。

如果幼苗在苗畦內長期不進行通風,苗畦內溫度較高,溼度較大,幼苗生長幼嫩,這時突然通風,外界溫度較低,空氣乾燥,幼苗會因突然失水出現凋萎現象,進而葉細胞由於突然失水,很難恢復,重者整個葉片乾枯,輕者使葉片邊緣或網脈之間葉肉組織幹黃,葉片象火燎一般。

遇到<strong>連陰天轉晴時,要給蔬菜幼苗一個適應過程,控制通風,覆蓋遮陽網遮陰,逐步增加見光,提高溫度,避免環境劇烈變化導致萎蔫。

補救:若幼苗已經出現萎蔫,應及時噴灑清水,緩慢調節水分吸收與葉片蒸騰的平衡。

(4)定植後易發生一些病害

主要有<strong>枯萎病、疫黴根腐病、腐黴根腐病、莖基腐病、青枯病、細菌性病害等。

這些病害主要是由於一些土傳病害引起的,可通過定植前的一些管理措施來減少發病率(如增施菌肥、深翻土地、高溫消毒等措施)。若後期還是發生,要及時用藥防治。

<strong>9、蔬菜定植後要怎樣澆水?

合理地澆水,能促進蔬菜根系深扎,形成壯棵,利於蔬菜高產。

一般來說,<strong>蔬菜定植後一個月,重點要澆好前三水。

第一水:定植水。

定植不小心又“燒苗、死棵”?大棚蔬菜定植前後管理敲重點

定植水要<strong>澆透,可加速秧苗根系與棚內土壤的結合,降低地溫,更有利於緩苗。

由於蔬菜定植前棚室土壤經過了深翻,施肥後透氣良好,再加上苗子根系少且多分佈在5釐米的耕作層內,澆大水一般不會造成根系缺氧而漚根,再加上秋茬蔬菜定植後溫度依然較高,水分蒸發量大,不太會出現漚根。

第二水:緩苗水。

一般在蔬菜<strong>定植後6-7天左右澆灌,<strong>水量不宜過大,宜在早上五六點鐘澆灌,這時水與地溫的差距最小,對根系影響小。

如果十來點或下午澆灌,常會因地溫高而水溫低造成傷根。

此次澆水還可以加入一些能促進根系生長的生根肥,例如小小根,一起施用,效果不錯。

注意這一水不能澆的過大,不然容易田間積水而造成漚根。

第三水:促棵水。

在緩苗水後15天左右澆灌為宜,由於此段時間主要以控水蹲苗為主,澆水不宜過勤。

另外,該次澆水的時間與水量與緩苗水一樣即可。

這次澆水目的是為了促棵,由於此時根系已深扎,植株也即將進入開花期,澆水促棵是為了進步蔬菜的坐果能力。

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對待。

如棚內溫度較高,單靠放風、設置遮陽網等措施仍達不到降溫效果時,可以考慮澆小水降溫。另外,若溫度過高,水分蒸發量過大,土壤乾旱,棚內蔬菜出現萎蔫症狀時,也要根據情況及時澆小水,確保蔬菜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