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德國製造到底強在哪裡?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西門子總裁:“為什麼區區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對方回答:德國的工匠精神會對每個生產細節非常重視,他們承擔著生產頂級產品的職責,和良好的售後服務,所以德國湧現出奔馳,寶馬,奧迪,阿迪達斯…

那位記者反問他:“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麼義務呢?”西門子總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

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strong>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麼利潤的最大化。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strong>別說做企業,就是解決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德國人也能用各種巧奪天工的機械玩出花樣: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食物削皮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真空吸葉器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自動插秧機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綠籬自動修剪機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鋪田間地機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1928年產的摩托車

有一張關於德國建築物的照片,名叫“不變的德國”,展現的是二戰以後德國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二戰結束後,德國的城市都成了廢墟。怎麼辦?德國人把當年的照片、設計圖找出來,按原樣一座座地重修起來。今天你跑到德國去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什麼現代建築,幾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時代的風格。

德國的經濟發展不靠房地產市場,所以一位德國建築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築項目,好不容易中了標,就一定會精心設計,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國,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築物會是一樣的。

德國的產品不打價格戰,不與同行競爭。一是由於有行業保護,二是由於價格並非決定一切,打價格戰可能會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德國企業是要追求利潤,但是隻要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德國人並不是那麼貪得無厭、無休止地追求利潤的,而是要考慮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德國人寧願“在保證基本利潤的同時,讓部分利潤轉化成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德國人在發明創造方面真是費盡心機!

<strong>開放的環境、良好透明的稅收以及嚴謹務實的態度讓德國成為了經商的“象牙塔”,許多中國商人也通過“<strong>法人籤”項目既發展了自身企業,也獲得了移民資格,從此讓家人也享受到德國優越的教育、醫療環境和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