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只要让我唱,我就很开心。”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李冬颖

全国41个省市代表老师参与,随机抽选课题,一周时间准备,为陌生的班级上一堂展示课。在刚刚过去的中国音乐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流行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一课赢得了满堂彩,被评为“优秀课例展示奖”!

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同行称赞授课老师“太棒了,全场都在跟着课堂走,被你的课堂折服”;班主任感谢授课老师“给娃娃们讲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年轻教师难掩崇拜之情,直说“偶像,被你的课燃起来了”。

主办方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给出的评价是:教态亲切大方,将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很富有感染力。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用歌声将这份深情大爱轻轻地传递出去。

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执教这堂课的老师,正是四川省音乐教师代表——成都市第二十中学(后文简称成都20中)的音乐教师,李冬颖。

<strong>Part 1 “打铁还需自身硬”

10年前,李冬颖追随着爱情,来到“美食天堂”,成都;那个夏天,她追逐着音乐的梦想,进入“艺术教育高地”,成都市20中。

数年来2000多堂课,几十场校园文艺演出,十几次公开课展示,她始终坚持一个做法:课堂教学尽全力做到亲身示范!无论课程是民族的、古典的,还是流行的,只要有需求,她一开口就能唱,伸手就能弹,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音乐的美。

自如运用技能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的训练与提升。

“工作日每天会在练功房弹唱一小时,保持各个肌肉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保证一调动就能工作。”说话间,李冬颖张口就要展示不同的唱腔是如何发声的。

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2011年,入校三年后。成都20中在成都金沙剧院特地为李冬颖开了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至今回想起来,她又骄傲又感恩。“没记错的话,学校已经给五个老师开过独唱音乐会了,一方面是对我们能力的认可,又一方面给我们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再一方面,让音乐老师们拓展思维格局,让我们看到,原来音乐老师不一定就是‘关’在学校里埋头写教案、教室里上课,还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我们登场。”在独唱音乐会上,李冬颖算是展现尽了绝活,将歌剧、民族等多类音乐丰富展现。

<strong>Part 2 “进取无止境”

在音乐方面的“硬核”技能,对于李冬颖来说,不过是基础。提升课堂把控能力,搭建浑然一体的课堂框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一堂音乐课有实打实的质量,一切能让她的音乐教学效果更好的事情,她都在竭力争取。

准备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展示课,对于所有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个星期要将一堂课打磨成一个月完成的作品,时间紧,难度大。这期间,李冬颖每天熬夜。正式比赛前一天晚上,还在琢磨课堂是否还要调整,仅睡了2小时。

课堂开始,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她将央视经典栏目“开门大吉”搬到了现场,让同学们根据旋律猜歌名,互动感十足。起初,李冬颖准备的两首歌曲是区别于《让世界充满爱》流行音乐的民族音乐和摇滚音乐。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不自在感让她静下心来查阅关于《让世界充满爱》创作的来龙去脉,数篇论文和文献过后,“非洲大饥荒”、“世界大爱”、“欧美关于大饥荒的作品”等一系列词汇顺理成章地冒出来,这让她找准了课堂的基调,体悟到了教材编写背后的深意。

于是,她将“开门大吉”环节原本两首与课堂不太相关的两首音乐换成了迈克尔·杰克逊作词的《we are the world》和罗大佑作曲的《明天会更好》,一气呵成讲清《让世界充满爱》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此外,原本课堂里设计的众多演唱花样也剔除放弃,用个人的情感,带领孩子们认真享受歌曲,成了最动人的画面。

“音乐老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要学会怎样去唱一首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受创编着的意境,真正发现一个音乐的美,并看见不同类型音乐所展现的美,享受这个多元精彩的音乐世界。”李冬颖会心笑道,我觉得这样,自己才算是完成了音乐教学的使命。

<strong>Part 3 艺术沃土滋养“美育”成长

班主任找音乐老师要课,见怪不怪;音乐老师找班主任申请课,你见过么?这不是成心给自己找麻烦吗?

李冬颖,就是这个“找麻烦”的音乐老师。

从2015年上过金牛区川剧大师课后,李冬颖就给自己布置了个任务,给每个班都上两堂川剧课,从昆腔、高腔到胡琴、弹戏、灯调,普及也好,真正爱上也罢,从20中出来的学生总会哼上一两句《别洞观景》白鳝仙姑的唱词,“站在了船头观锦绣,千红万紫满神州。侍儿且把船桨扣,好让流水送行舟。青松翠竹绕云岫,泉水涓涓石上流。梅鹿衔花遍山走,猿猴戏耍……”

未接触川剧时,李冬颖一度觉得它“土得掉渣”。

现在,她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流传下来,必定有它的精妙之处。觉得它不美,是未曾认识它;了解它了,懂它了,自然就觉得它美了。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过程,更何况学生。因为我们是老师,更应该有包容的胸怀。只有老师真正欣赏某个事物了,才能更好的传达给学生。”

不辞辛苦地向班主任老师约课,找机会给学生上川剧课,也是完成李冬颖内心深处的一个使命。她希望孩子们能了解本土的文化,并一起传承下去。“无论将来走到哪,这种文化将帮助一个人明白自己从哪来,心将归于何处。”

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之所以有这样的使命感,是因为我获得了太多人给予的帮助,享受了学校太多的资源。他们倾其所能助我成长,我理所当然要将所学所得反哺给学生。”李冬颖反反复复说了很多次,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遇到支持自己事业发展的20中,幸运遇到那些不计回报的同行者、引导者。

始于热爱 忠于极致!成都20中李冬颖还有一堂“更好的音乐课”

作为一所成立于1930年的老牌国重,20中是成都金牛区多元培育人才的“四大天王”之一,其“美育”金字招牌在岁月的淘洗下越发闪亮,美术作品蝉联两届全国一等奖,体育棒球省运会六连冠,学校被评为阳光体育示范校!20多年不间断的新春音乐会、毕业歌舞晚会等特色校园艺术活动,让一批批学子在美中成长,学会鉴赏美,不断创造美。在20中这片艺术沃土中,还有更多的“李冬颖”追求着更好的“美育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