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事件中,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

白骨精事件中,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

西遊記中有幾段極為精彩後世傳頌不絕的故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要數三打白骨精這段。小的時候總認為孫大聖是最厲害的,所以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對的,而在三打白骨精這段裡,當大聖第一次打傷白骨精卻被唐僧訓斥以後,我們都是一致認為唐僧是個糊塗蛋,那明明是妖怪,卻因為自己肉眼凡胎錯怪大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閱歷的增加,不覺間竟慢慢覺得,其實,唐僧的做法才是對的。首先我們分析來看,唐僧被授予西天取真經的重任,使命是取回真經普渡眾生,所謂度人先度己,唐僧取經的過程其實就是度人度己的過程,但是這時唐僧還是肉體凡胎,何來度人之說?別忘了,唐僧的取經團隊中還有三個徒弟,而他所度便是這三兄弟。

白骨精事件中,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

佛門有三毒,貪,嗔,痴,而這三毒正對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悟淨,而唐僧很顯然是知道這三個徒弟的品性的,而從唐僧收下三個徒弟以後,就在不斷的去指引他們度去他們身上的劣根性,而其中最難巡撫,最具劣根性的非悟空莫屬,在三打白骨精的片段中,一開始孫悟空去化齋,留下豬八戒和沙悟淨守護唐僧,而白骨精趁機出現在三人面前,豬八戒其實已經對貪念有所控制,雖作勢要吃白骨精送的饅頭,但畢竟沒有吃下,而沙僧也是明事理的勸住,而相比於這兩個徒弟的表現,悟空則是二話不說上來就打,鑑於唐僧剛將悟空從五指山救出來悟空就將山賊打殺,很明顯在唐僧看來悟空明顯一直沒有化去半分自己的嗔念。

白骨精事件中,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

所以,唐僧其實是怒其不爭,但念在自己肉眼凡胎也不敢真的斷定悟空打殺的是否真的是妖怪,故而給了一次機會,但所謂事不過三,在第三次悟空真的將白骨精打死後,唐僧說什麼也不再相信悟空將其趕走,而這其實唐僧也是有準備的,因為唐僧真正的瞭解孫悟空,這大徒弟雖然烈性難尋,但並非真正的惡劣之徒,本性不壞,且悟性極高,相信他自己會想明白,而這也是對悟空的一種考驗,想度人不但要靠慈悲,同樣要靠智慧,給孫悟空一些時間,讓他自己去悟,將其趕走,讓其真心悔過,這不失為一種磨礪。

白骨精事件中,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

唐僧的表現沒有錯,恰恰相反,他的表現堪稱完美,從孫悟空迴歸後的表現來看我們能發現他的前後變換是很明顯的,說明經過三打白骨精被師傅趕走後他是真的頓悟了,他開始明白唐僧的苦心,就像突然長大的孩子突然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三藏法數有云:“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嗔毒。”而悟空很顯然嗔毒至深,若是強行勸導或訓斥必然叛逆,不如以其良知之心讓其自行頓悟,嗔毒自可消除,這就是唐僧的厲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