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原來歲月有這麼美的別稱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明珠,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書法作品中,書法章法是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款識中的下款對年份、季節、農曆月都有美不勝收的別稱。讓我們重溫下古人對歲月如詩般的稱呼吧。

先說年份,年份的別稱是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按先後順序搭配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輪到一個“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16年是丙申年,2017年是丁酉年,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戊戌年。

當然,十二地支也分別對應著十二生肖。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也是一種用於記年的方法。

一年四季,也各有別稱。如春:初春、早春、陽春、芳春、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書法作品中,大多以農曆作為時間落款。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國曆等名稱,但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


農曆一月,指立春至驚蜇期間。韓愈《初春小雨》中這樣描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農曆一月又稱:孟春、正月、初春、開歲、芳歲。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農曆二月,在24個節氣中屬於驚蟄、春分兩個節氣。農曆二月又稱:仲春、杏月、麗月、花朝、中春

農曆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故農曆三月又稱桃月,還有“稱季月、晚春、暮春、季春、蠶月”的別稱。

農曆四月,夏天初至。“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萬物生機勃勃,美不勝收。是故“孟夏、槐月、麥月、麥秋、清月”也是農曆四月的別稱。

仲夏,是指夏天的第二個月,也即農曆五月。仲,也有“第二的意思”。此月,石榴花初開,所以也有“榴月”之稱,其他的別稱還有“蒲月、中夏、清和月”。

“紈扇相欹綠,香囊獨立紅。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風。逸調無人唱,秋塘每夜空。何由見周昉,移入畫屏中。”唐代詩人韓偓的詩《荷花》就是描述農曆六月的景色。六月荷花盛開,因此“荷月”也就是指農曆六月。六月還別稱“季夏、暮夏、暑月 、溽暑”

初秋送爽,欣蘭初開,天氣也漸漸轉涼。“孟秋、瓜月、涼月、蘭月、蘭秋”是對農曆七月最好的描述。

農曆八月的別稱: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還記得兒時看過的臺灣電視劇《八月桂花香》嗎?那首主題曲《塵緣》你是否還記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開了,也告示世人,時間已來到了暮秋。暮秋,就是指農曆九月。農曆九月還稱:“季秋、菊月、詠月、菊秋”。

初冬十月,又稱“孟冬、初冬、良月、開冬、吉月”。“垂老戎衣窄,歸休寒色深。漁舟上急水,獵火著高林。日有習池醉,愁來梁父吟。干戈未偃息,出處遂何心”。還記得小學課文《初冬》嗎?

農曆十一月,大地開始銀裝素裹。是故農曆十一月又稱:“仲冬、暢月、中冬、雪月、寒月”。

農曆十二月,冰月已至。萬物歸於沉寂。寒風凜冽,令人瑟瑟發抖。“季冬、殘冬、臘月、暮月”也是農曆十二月的別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