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存錢還是先花錢?終於有答案了!

一個人一生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是取決於自己。一個人只知道存錢也不行,得學會如何錢生錢,這樣就可以早點實現財務自由。

先存錢還是先花錢?終於有答案了!

<strong>我們應該儲蓄多少?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存下來的錢?

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我們都要面臨這個問題。是應該信奉及時行樂,把收入儘可能花掉,還是應該多存點,以備日後不時之需?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儲蓄所能獲得的收益率。收益率越高,就意味著未來能消費更多的東西,自然應該多存一點錢。當然,人們的儲蓄行為還取決於習慣、文化等因素,但收益率確實是影響人們儲蓄的關鍵因素。

但是,經濟學家在討論收益率時,往往使用另外一個難懂的名詞,叫折現率。

所謂折現率,直觀來講就是把未來的錢摺合到現在所要扣除的比率。舉個例子,如果一年以後我可以獲得100元,那麼在折現率為10%的情況下,這筆錢現在就值90.91元。要是折現率為20%,那一年後的這筆錢在當下就值83.33元。

事實上,折現率和收益率本來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之所以折現率如此流行,一個說法是因為國債的定價要靠折現率。國債,就是政府向居民借錢時打的借條。與一般借條不同的是,這個借條往往寫的是“X年後政府將償還100塊”。借條是現在打的,那我肯定不能借給政府100塊,至於借多少,那就要按照貼現率算一下了。

折現率的概念雖然比較繞,但它對企業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假如一家企業今年投資200萬,預期可以在5年之後賺到300萬。這家企業究竟要不要投資,取決於5年後300萬摺合到今天的話,是不是會大於200萬。如果大於,那就投資,反之則不投資。

不只是企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要用到折現率的情況。

先存錢還是先花錢?終於有答案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房貸。<strong>房貸越長越好還是越短越好?

如果我們要貸款買一棟100萬的房子,貸款20年肯定要比30年支付更多的本息,但這並不意味著貸款20年更划算。因為在合理的情況下,無論是貸款20年還是30年,償付的本息和經過折現率摺合到現在,都應該等於100萬。這就是折現率的含義。

有人買房子是為了居住,有人買房子是為了投資。可要是我們有富餘的錢,又沒有多到可以買房投資,那應該怎麼管理我們的財富呢?

有四個因素是我們在投資時要重點考慮的。

其一,報酬率。不要小看每年百分之幾的報酬率,只要你存的時間夠長,利滾利將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益。

其二,風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投資都要牢記一點:收益越大,風險越大。

其三,流動性。我們儲蓄的動機之一就是為了滿足日後的不時之需。越容易變成現金的投資產品,就越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要是資產的流動性太差,等我們把投資產品換成錢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其四,稅負。每種投資所對應的稅種是不同的,有的投資收益不用交稅,如購買國債,有的則要繳納數量不菲的稅,如房地產。

結合這四個因素,讓我們逐個考慮生活中常見的投資選擇。

首先是存款。如果你不要求那麼高的收益,只希望財富能夠得到安全保存,在用得著的時候能及時兌現,那麼存款對你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其次是貨幣基金。這個安全性跟存款是差不多的,但收益往往要比存款高那麼一點點。兌現的難度不是很大,總之,是存款的很好替代物。

先存錢還是先花錢?終於有答案了!

然後是債券。這裡的債券一般都是指公司為了籌集資金髮行的債券,政府債券往往作為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債券的收益率往往要高於貨幣基金,但風險也會更高一些。在某些情況下,債券違約可是非常任性的,有時是沒有利息,有時是血本無歸。

接下來是股票。股票在流動性上甚至要比債券更好,從理論上來說,收益率也更高一些。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股票的風險是常見投資產品中最明顯的。在那些沒有漲停板的市場上,股票投資者可能一夜之間腰纏萬貫,也可能一覺醒來兩手空空。因此,股市有風險,沒事兒別亂進。

最後要說一下房地產。在常見的投資品種,房地產可以說是流動性最差的。與其他投資產品相比,房地產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同時是消費品和投資品。你住在房子裡,同時又在投資,這是多麼爽的體驗。然而,這或許是有史以來最讓人沉迷的幻覺。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在沒有第二套房子之前,房價上漲對有房者可以說是毫無意義。因為你即使賣掉房子,也無非就是在附近買一套相同的房子(這還假定你不用交稅),或者買一套面積更大,但離市區更遠的房子。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因此不能有適合所有人的投資建議。如果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以下兩條市場公認的善意的投資提醒:

1. 存錢越早越好,存多少取決於你的個人需要。

2. 多投資幾個產品,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