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strong>你有多久没看过书了?

今天妞忽然被问到这个问题,心里猛地一震。

上次翻开书本看书,好像是去年的事了,而2018年已经近半。

<strong>那你们呢,多久没有看书了?

有多少人和妞一样,买来书放在家里,然后拖延症就犯了,一直没有契机翻开(借口!)

但是今天有一个最好的借口,让你打开书本阅读!

4月23日,<strong>“世界读书日”。

这个节日的来源非常浪漫,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个风俗奇特的“情人节”——<strong>圣乔治节。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圣乔治节邮票

在这天情人互换礼物,男孩子送女孩子玫瑰花,<strong>而女孩子送男孩子书籍作为回报,被称为<strong>“玫瑰花与图书日”。

1995年,西班牙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设立“世界图书日”。

并将日期设定和“圣乔治节”同一天,也就是今天。

在这么浪漫的节日里,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书呢?

据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strong>成年<strong>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比去年有所提升,国民阅读习惯改善。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国民阅读量的提升,也有一部分归功于现在<strong>媒体平台对阅读的推广,代言人从央视主持;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到你们的“老公”“儿子”;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全年龄全阶层覆盖,倡导国民阅读。

妞私心觉得,还有个原因就是,现在如果不读书,<strong>可能连广告都看不懂了。

比如这两年营销玩的最6的杜X斯,广告词都充满着<strong>语文考试“阅读理解”的味道。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其中最令人津(非)津(常)乐(刺)道(激)的,

当属<strong>“我要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情”,及其衍生的那组广告词。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其实这句诗并不是杜X斯凭空捏造的,它来自于诗人<strong>巴勃罗·<strong>聂鲁达的爱情诗集<strong>《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所以广告都没看懂的,你们都应该去看看书了!

看懂的,也应该去多看看书!

年纪轻轻的都瞎想什么呢!

聂鲁达可是个“正经诗人”,

最有名的诗句是<strong>“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他曾获<strong>诺贝尔文学奖,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巴勃罗·聂鲁达

好吧,妞知道你们对知识的渴求,已经来不及去啃“大部头”了。

那妞就“大发慈悲”,用电影带你们走近诗人聂鲁达。

今日推荐电影:

聂鲁达流放意大利期间,顺手把一个邮差培养成诗人的故事

<strong>《邮差》

<strong>本期影片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strong>邮差

<strong>没有诗句的人生,是麻木而苍白的。

<strong>马里奥是一个年轻的渔民,从小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一座小岛上,没读过什么书。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偶然得到一份邮差的职位,让他结识了作为邮差的唯一一位用户——流放至此的智利诗人<strong>巴勃罗·聂鲁达。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在频繁的接触中,马里奥越发崇拜这个诗人。

并且在诗人的启发下,<strong>他也痴迷的热爱上了诗歌。

甚至宁可放弃丰厚的小费,也要向聂鲁达讨教诗歌。

一天他遇见自己心爱的女子,酒吧的美丽女郎<strong>阿特丽契,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他想写诗求得芳心,无奈文笔有限,于是求助身边现成的诗人聂鲁达。

他请求聂鲁达:你能帮我写首诗给阿特丽契吗?

聂鲁达走出屋子望向大海,果断拒绝:我甚至不认识她,所以不能写。

马里奥坐在聂鲁达屋子门口,也望向湛蓝的海水,木讷讷的说:诗歌不属于写作的人,而属于那些最需要的人。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后来,马里奥用聂鲁达的爱情诗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姑娘的芳心。

但是<strong>两人的婚事遭到姑娘家长的反对,

聂鲁达用诗歌的“隐喻”大战姑娘家长的“谚语”,几番唇枪舌战,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聂鲁达还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但是“徒弟”马里奥还为完全学成,“师父<strong>”聂鲁达的流放令已经取消,

并受命要去法国担任驻法大使,一定要离开小岛了。

马里奥唯一能为“师父”做的,只有把小岛的各种声音录下来,

然后邮出作为邮差后,第一份属于自己的邮件——录音机,<strong>给远在异乡的聂鲁达。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如果故事到此,只是一个聂鲁达促成的美好爱情故事,<strong>但是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马里奥也许只是聂鲁达人生的一个小小过客,但聂鲁达对马里奥的人生影响巨大,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

聂鲁达不仅教给了马里奥诗歌的写作,还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革命信仰传递给马里奥,<strong>教他反抗。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小岛缺少淡水,这是个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但麻木的小岛居民却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公正。

马里奥说,没水就等淡水船每个月来送一次水就好了。

而聂鲁达告诉他这种情况是绝对不正常的,<strong>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

被影响的马里奥,开始会为被欺压的小商贩说公道话,虽然同样麻木的小商贩们并没有领情,<strong>还嫌他多管闲事。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马里奥的革命情怀却一天一天坚定,参加小岛的选举,<strong>被邀请在工人集会上宣读自己的诗作。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宣读当天,在拥挤的人群中,还没来得及上台的马里奥,就遭遇政府的打压。

<strong>白色的诗作稿纸在黑压压的人群中飘零,如马里奥一样。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多年后,聂鲁达再次回到这个小岛,只看到阿特丽契和她与马里奥的儿子。

<strong>他才知道马里奥死在了那场欺骗式的选举上。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他站在海边回忆过往,平静的如同轻轻流淌的海水声,<strong>内心早已翻腾犹如海浪。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从电影虚拟的邮差死亡,到现实中聂鲁达的死亡,这20年里,<strong>无论智利还是意大利的共产主义运动都失败了。

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一个大时代的悲伤落幕。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邮差》,

原著小说的作者安<strong>东尼奥·斯卡尔梅达,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仍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东尼奥·斯卡尔梅达

诗人聂鲁达对他来说亦师亦友,是亲自带领他走进文坛的重要导师,和邮差与诗人的状态十分相似。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邮差》剧照

小说《邮差》曾用名<strong>《火热的耐心》,最早写于<strong>安东尼奥流亡德国中途,相同的命运让他更能体会聂鲁达的遭遇和心态。

但是直到1983年,<strong>聂鲁达逝世十周年,安东尼奥为纪念他,才将这篇小说发表。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小说《邮差》中文译本

这也让小说《邮差》人物更有代入感,更有人情味。

小说一经发表便广受好评,<strong>迅速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以至于后来,电影《邮差》马里奥的扮演者马西莫·特罗西,一读到小说,便毫不犹豫的买下版权。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马西莫·特罗西

并邀请导演好友<strong>迈克尔·莱德福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迈克尔·莱德福

马西莫·特罗西虽然塑造过许多人们喜爱的喜剧角色,但是他最希望自己能主演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能打动自己的电影。

于是他为了这部自己梦寐以求的作品,不顾自己的心脏病,<strong>将早安排好的心脏移植手术推迟,坚持主演《邮差》。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邮差》剧照

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分镜头的拍摄,<strong>在最后一个镜头杀青不到12个小时,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也许这就是聂鲁达的魅力,是诗歌的魅力,让人们为它做的一切甘之如饴。

电影《邮差》中有一首反复出现的诗,来自<strong>聂鲁达写给妻子的<strong>《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

的第27首:

“裸体的你淡出如你的一只手,

光滑,朴拙,小巧,圆润,透明,

月亮的线条,苹果的小径,

裸体的你纤细有裸体的麦粒。

裸体的你蔚蓝如古巴的夜色,

藤蔓和星群在你发间。

裸体的你,辽阔澄黄,

像夏日流连于金色的教堂。

裸体的你微小如你的一片指甲,

微妙的弧度,玫瑰的色泽,直至百日

出生,你方隐身地底,

仿佛沉入衣着和杂物的漫长隧道:

你清明的光淡去,穿上衣服,落尽繁叶,

再次成为一只赤裸的手。”

再不看书,广告都看不懂了

马里奥把这首诗作为情诗送给心爱的姑娘,却被姑娘的家长抓住“裸体的”字眼,<strong>当做流氓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无知”的小岛上,爱情都是一种“猥亵”,幸好还有诗歌永远被流传,还有诗意不被消灭。

<strong>在没有诗歌的时代,

<strong>我们丧失了理想,

<strong>在没有理想的时代,

<strong>我们缅怀诗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