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我們

自戀的我們

<strong>道連·格雷的畫像

“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了,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

王爾德不愧是金句大師,他在《道連·格雷的畫像》裡送給畫家巴茲爾·霍爾華德這句話。然而這句話也可以用在霍爾華德的漂亮朋友道連·格雷身上。

霍爾華德給年輕俊美的道連·格雷畫了一幅絕美的肖像畫。而這幅畫與道連·格雷發生了其妙的聯繫——道連·格雷“許了一個愚蠢的願,希望自己永遠年輕,而畫像會變老;希望自己的美貌不會失去光澤,而畫布上的臉會替他顯示情慾和罪孽;希望畫中的形象會因為痛苦和思索而乾枯,而他自己則能保持剛剛意識到青春的滋潤和可愛”。

<strong>

<strong>神奇的是,在許多年裡,道連·格雷確實保住了青春的容顏,即便他受到引誘,放浪形骸並不斷墮落。

這一切不是沒有代價。原來道連·格雷的靈魂附著在了他的肖像畫上, 他本人的容顏能夠歷經多年而毫無變化,但畫像卻在不斷蒼老醜陋——由於附著的靈魂越來越腐化墮落,畫像甚至老的更快些。

自戀的我們

他深知自己的墮落,痛恨肖像畫中逐漸變老變醜的自己,以至於遷怒於為他畫像的霍爾華德。他帶霍爾華德觀賞那已經變得醜陋而面目猙獰的畫作,霍爾華德驚恐不已,勸說道連·格雷懺悔。道連·格雷狂怒,殺死了霍爾華德並毀屍滅跡。

這件事做得乾淨利落,無人知曉,後來他的仇家也都死於非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人知道他的秘密,也不會有人與他存心為敵。他本可以繼續墮落下去,引誘良家子弟墮落,勾搭黃花閨女下水,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似乎失去了熱情,拋卻了慾望。我太關注自己了。我自己的人格成了我的負擔”。

他打算做好事來洗清他身上的罪孽,並幻想改過自新後,畫像中的他會重新恢復俊美。<strong>然而當他重新做善事之後,他發現畫像中的自己不但沒有恢復美貌,反而增添了一絲虛偽的神情。他做好事出於虛榮心,充滿了刻意與做作,又怎麼能真正達到懺悔並改頭換面、挽救靈魂的目的呢?畫作上的靈魂進一步因腐化而衰朽,只是對他的“善行”的正常反應而已。

他受不了畫作持續變老對他的折磨,拿起那把刺殺了霍爾華德的尖刀刺向畫作,最終畫作完好無損,畫作中的他恢復了年輕俊美,而他本人的心臟插入了尖刀,容貌變得醜陋而可憎,以至於熟識他的人只能通過他手上戴的戒指才認出他來。

<strong>自由使我自戀

<strong>王爾德在《道連·格雷的畫像》描寫的是十九世紀後半葉,資本主義制度最終在歐美髮達國家確立統治地位後,逐漸出現的自戀現象。

<strong>

除了王爾德的生平之外,書中還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故事發生的時間:書中人物提到“娶美國佬是一種時髦”。這是因為隨著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崛起。而英國不善經營的老貴族們還要維持大筆開銷,卻淪落到了破產的邊緣,只能找新興資產階級中身份並不高貴卻家財萬貫的富豪的女兒結婚,以期得到一大筆嫁妝擺脫窮貴族的窘境。而他們娶的出身平凡卻帶著豐厚嫁妝的女性,多來自美國的新富階層。

比如大家熟知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其父親雖是個勳爵,但並不富裕,在娶了美國百萬富翁的女兒,得到一筆嫁妝後才能維持貴族家庭的體面。正因為有個富二代母親,丘吉爾才養得起馬,當得上騎兵軍官。

自戀的我們

這意味著封建統治者和他們的統治技巧被掃下歷史舞臺<strong>:技術官僚代替了國王和封建領主,科學共同體代替了教會,大企業成了不可忽視的經濟與政治力量,而主宰這些大企業的變成了職業經理人——他們對於大企業更多是奉獻其“管理技能”而不是與之牢牢綁定。

從那時到現在,人們越來越自由,人身依附趨於消失,“忠誠”也就無從談起。在職場上,職員奉獻自己的才能與努力,換取酬勞,並隨時可以跳槽。而如果是在封建時代,農奴和佃戶是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的,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質。<strong>相比起來,資本主義下的生產關係賦予了個體更多的自由,少點“忠誠”其實是進步的體現。

然而這也意味著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strong>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

換句話說,封建社會的剝削壓迫,還講究個倫理綱常或者封建義務,不會那麼赤裸裸,而是有著溫情脈脈的遮羞和人身依附條件下的一套藉口。窮人還有點精神鴉片可吸,相信死後能上天堂或者來世會更幸福。後代更是被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與養老的保障,所以人們也不會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不會過分地及時行樂。人身依附下,你會畏懼出身高貴或是因科舉而地位更高的老爺們,從而默默忍受剝削壓迫。

<strong>

<strong>然而在資本主義橫掃一切的地方,宗教的權威在退卻,越來越少的人相信死後上天堂或者還有來世,社會福利制度的不斷完善也讓人們生孩子養老的必要性被削弱。與此同時,剝削也變得很是直接,沒有任何掩飾,你的老闆並不比你高貴,他只需要用金錢關係支配你就可以了。

<strong>

<strong>在這樣的時代裡有兩個生存哲學:一方面,你要活得足夠強大;另一方面,你要足夠關注自身。

這也是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的我,理解宗教信仰的原因。人們需要的精神慰藉,宗教能夠提供。做一個無神論者,內心要足夠強大。哪怕是精神無比強悍的尼采,喊出“上帝已死”,也有抱著馬頭放聲痛哭的時候。

所以,人們變得越來越自戀也就順理成章了。這種自戀的外在表現有很多,試舉三例,即<strong>操縱影響,沉迷幻象,依賴年輕。

<strong>操縱影響

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艱苦奮鬥、拼命攢錢並投資是值得提倡的,無論是美國清教徒式的實業家,還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土裡土氣的鄉鎮企業家都是如此。而且資本主義早期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個人創造財富也就意味著社會總體有用物品的增加。<strong>所以在當時,即使是個人致富最無恥的鼓吹者,也恪守“財富的價值在於它為大眾謀福利併為後代創造幸福”這一信念。

但是艱苦創業的時代終究會過去,大公司科層制早晚會到來。官僚系統在大公司中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重現,有抱負的年輕人出人頭地越來越不能依靠自主創業,而是得進入大公司,一層一層獲得提拔,這就必須與他們的對手競爭,獲得上司的青睞。<strong>自主創業者可以考慮超過前輩,併為後來人謀利益,但是科層制裡的職員們更多是互相傾軋以爭得有限的職位。

<strong>

<strong>這時候,對人際關係的操縱被認為是發展的關鍵,勤勞的典範讓位於自信者以及善於給人留下好印象的行家,年輕人被告知他們得設法推銷自己來獲得成功。

上面的論述來自於《自戀主義文化:心理危機時代的美國生活》,雖然說的是幾十年前美國的事情,但是放我們這裡似乎也沒太多違和感。書中還提到拿破崙·希爾在其《思考與致富》一書中寫道:“只有使自己的愛錢欲達到白熱化程度,你才有可能成為鉅富。”這意味著,對財富的追求,已使原先附著於它之上的幾分道德意義全部消失殆盡。

自戀的我們

如果你年歲稍微大一點,就應該聽說過拿破崙·希爾這個名字,九十年代其成功學書籍可謂在中國風靡一時。不過經過多年迭代,這種古早粗糙成功學已經被更精緻的成功學取代了,現在的成功學作者都開始自黑了,出書的名字都叫《韭菜的自我修養》。

當然,他這種自黑不能當真,畢竟幾個月前在私下裡他是這麼說的:“你擁有一定的人流,而且這些人流是高價值人流,所以你的核心競爭就在這裡,接下來是什麼呢?你怎麼去忽悠這件事,你不要把忽悠理解成貶義。

”至於那些被忽悠的投資者麼,他親切地稱他們是:

“傻X。”

<strong>沉迷幻象

<strong>既然學會給人留下好印象,進而去忽悠別人成了這個時代成功的捷徑,那麼就不要怪人們精心修飾自己的外立面,包括朋友圈、社交媒體、照片以及其他展示個人形象的平臺,以期更好地推銷自己。

如果放在過去,這樣做很難,沒有照相技術的時代,請畫家畫畫要麼需要你天生麗質,要麼需要你有萬貫家財,也就雍正這種土豪的祖宗能搞出十幾幅畫自娛自樂玩cosplay展示自己的形象。

自戀的我們

可惜王爾德出生後一年,達蓋爾就去世了。提起這位先生,在冒出不懷好意的聯想前,還是得感謝他發明的攝影技術。<strong>如今攝影技術已經發展到,你手中的智能手機就能拍照、錄視頻,錄好的視頻還能後期處理的程度。在朋友圈裡,在微博上,在抖音中,數千萬磨皮打光後美麗絕倫的道連·格雷徐徐展開。

早在幾十年前,《自戀主義文化:心理危機時代的美國生活》寫到了攝影技術滲入日常生活引發的變化:“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無被電子形象所徹底傳達出來,致使我們禁不住在給別人做回答時,就好像他們的行為——以及我們的行為——都通通被記錄了下來,並同時傳達給看不見的觀眾,或被貯存起來以備將來仔細審查……我們無需提醒自己微笑,微笑永遠掛在我們臉上,而且我們也已知道從哪幾個角度拍照效果最佳。

這本書的作者沒生活在社交網絡時代,也就沒法想象到人們修飾自己社交網絡形象的喪心病狂。《我不想談戀愛》一文裡就提到了,曬吃曬喝曬旅遊秀恩愛曬成功基本構成了除文章轉發之外朋友圈裡的唯一內容。

自戀的我們

當然這些社交網絡裡的內容真實程度打個幾折,大家應該是有點數的。<strong>然而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繼續在社交網絡上面發佈這些引起別人心情不大舒暢的摻水內容,只能說這是自戀的表現了。

《自戀主義文化:心理危機時代的美國生活》還給出瞭解釋:“儘管自戀主義者不時會幻想自己權力無限,但是他卻要依靠別人才能感到自尊,離開了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觀眾他就活不下去。

<strong>依賴年輕

自戀者需要別人的羨慕來獲得滿足,並從中獲取操控別人、推銷自己的能力,為此不惜製造假象,沉溺其中,也就會恐懼魅力隨著時間消逝掉——就像道連·格雷擔心的那樣。所以他們和道連·格雷一樣,夢想著自己永遠年輕。

在《自戀主義文化:心理危機時代的美國生活》中,對自戀者的年輕迷戀是這麼表述的:“因為自戀者自身沒什麼才智,他就仰仗於他人來證實他的自我意識,他需要眾人來崇拜他的美貌、魅力、名聲或權力,而這些都是一些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的屬性。因為無法從愛情或工作中達到令人滿意的昇華,他便覺得一旦韶華已逝,他就一無所有了。他對未來毫無興趣,但又沒做任何事情,可使自己在年老時得到一些傳統的安慰,例如相信從某種意義上說,後代會把他一生所做的工作繼續下去。

人們變得更聚焦於當下,而非未來的延續。這就對生育後代產生了不利影響:<strong>有些人覺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應該更注重自身,生養孩子讓人快速衰老,這正是他們所恐懼的;而另一部分人則把孩子當成了又一個獲取他人崇拜的平臺,把過多的資源傾注在了孩子身上,並時不時放到公眾輿論中吸引眼球——最終目的還是炫示自己

,就像最近爆出的做簡歷的5歲孩子的故事,其結果是白白提高了全社會的養育成本。

自戀的我們

自戀者不願年輕離開他們,他們的內心戲在小李子出演的那版《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插曲《Young And Beautiful》裡就唱出來了: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當我不再年輕美麗的時候,你還會愛我嗎)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 got nothing but my aching soul

(當我一無所有,靈魂傷痕累累的時候,你還會愛我嗎)

I know you will, I know you will

(我深知你會,我深知你會)

I know that you will

(我深知你會)”

全都是對青春不再後自己操控別人能力的不自信啊。

自戀的我們

作為一個俗人,我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得出的結論居然是,<strong>遠離黛茜這種自私虛榮的自戀者,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有毒的,即使你富如蓋茨比,帥如小李子,最後結果還是不得好死。

哪怕這一結論過於牛嚼牡丹,我也堅決不改。

<strong>快樂的王子你真傻

有些朋友覺得我行文諷刺,這大可不必,我對諷刺的這個時代還是帶著溫情的。我認為崇拜自己修飾的假象,也比以前拜倒在神棍腳下要強得多。<strong>之前的人類談不上自信,現在的人類有點虛假的自戀也不怎麼糟糕嘛。

畢竟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人類的身體還不能適應七八十歲的壽命,早在四五十歲就出現了衰老的跡象,那麼同理,<strong>人的精神還不大適應突如其來的自由,需要點幻象填補一下也可以理解。按照王爾德的吐槽,那就是這世上只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求而不得,一種是得償所願。

自戀的我們

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裡就無情揭露了國民黨官方對中國人自信力的虛構,<strong>所謂的“自信力”也不過是“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同樣的,現在的自戀者,也不過是相信魅力、相信年輕、相信外表、相信自己忽悠的能力,就是不相信自己。

不過魯迅先生也就舉例子,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舉例論證總歸不那麼讓人信服,我也理解先生在救亡圖存時候的苦衷。你讓我說現在從哪裡找回真正的自信,我怕是例子也想不周全,倒是想出更多的自戀者典型表現,限於篇幅我就不多說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只好在最後向大家推薦王爾德另一部作品,《道連·格雷的畫像》的反面,即<strong>《快樂王子》。看完《快樂王子》你大概還能回想起一點人生的意義。

一生無憂無慮的王子,他的雕像終於看到了人間疾苦,這雕像同情心發作,請求一隻燕子把自己身上的珠寶送給窮人。

燕子被他感動,為它飛來飛去,送走它的金片、珠寶乃至構成它眼珠子的寶石,它也因此越來越醜。燕子幫助王子,也誤了飛去南方的日期,凍死在王子腳下。王子心碎了,市民們發現王子醜陋不堪,把它推倒融化。

哪怕去掉最終機械降神的部分,哪怕沒有上帝收回王子的心和燕子的屍體,這個故事都已經很好了。別人覺得這是個悲劇,我倒覺得,既然做好事也是變老變醜,做壞事也是變老變醜,那還是做好事吧。

<strong>

<strong>民謠歌手安來寧為這個故事改編了同名歌曲,歌詞如下:

請拿去我的斗篷幫流浪的人度過寒冬

他們蜷縮在地鐵的過道里

那裡有溫暖致癌的空氣

燕子飛過這城市

看見人們已迷失

隨波逐流的人啊

快樂的王子你真傻

請拿去我的左眼

用一顆寶石換來的錢

給孩子買一個書包

別讓他們在路上乞討

當燕子飛過這城市

看見所有的人已迷失

隨波逐流的人啊

快樂的王子你真傻

請拿去我的皮膚

把那個暴富的夢點著

他的眼睛被矇住了

他的人民都迷失了

燕子飛過這城市

看見人們已迷失

他的眼睛被矇住了

快樂的王子你真傻

燕子啊快離開我

飛去溫暖的南方

眼看著風雪就要來

洗去這裡的陰霾

等到春暖花再開

我在這兒等你回來

雖然已經看不見

可我還有這顆心

我那灌滿鉛的心

已經代替了眼睛

他在悄悄地融化

他在悄悄地融化

他在悄悄地融化(大地孤獨閃著光)

他在悄悄地融化(大地孤獨閃著光)

他在悄悄地融化(大地孤獨閃著光)

他在悄悄地融化(孤獨閃耀著光芒)

快樂的王子啊(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快樂的王子啊(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王子你真傻(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王子你真傻(孤獨閃耀著光芒)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孤獨閃耀著光芒)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你的愛人死在你腳下(大地孤獨閃著光)

<strong>本回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