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今天是臘八節,你喝臘八粥了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俗稱臘八。臘八節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臘八節被認為是春節的序幕,這一天表示著開始進入“年關”,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忙年”了。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節起源

臘八節,原為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朝時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為在每年的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為臘月,為臘祭,而這一天被叫做為臘日。臘日在每個朝代的固定時間也不相同,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影響力將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再後來隨著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節含義

歲終之月稱為“臘”的含義有三點: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稱為“佛成道節”,也叫“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節習俗

<strong>祭祀

臘八節本來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臘八祭祀表明了對先祖的尊敬和緬懷,讓後人牢記先祖的不易。

古代祭祀的對象有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到了唐宋,臘八節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了,最早從宋代開始。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朝廷、寺廟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醋、臘八蒜

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又名“臘八醋”和“臘八蒜”。臘八蒜是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在一個密封的罐子裡,用醋醃製,蒜頭變為碧綠就可以吃了。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蘸臘八醋,別有一番滋味。

蒜和“算”字同音,各個商家在臘八這一天都要將一年的外欠和外債都算清楚。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表忌諱。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民間傳統小吃之一。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臘八面

臘八面,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麥仁飯

西寧臘八並不喝粥,而是吃臘八飯。傳說中,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strong>Points

  • 農曆臘月初八是臘八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 在臘八節這天,喝臘八粥是全國各地最為傳統的習俗,也有各別地區吃臘八面或麥仁飯。
  • 臘有著新舊交替的含義,表示著要開始迎接新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