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今天是腊八节,你喝腊八粥了吗?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俗称腊八。腊八节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岁之末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腊八节被认为是春节的序幕,这一天表示着开始进入“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忙年”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节起源

腊八节,原为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朝时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为在每年的十二月举行,所以称该月为腊月,为腊祭,而这一天被叫做为腊日。腊日在每个朝代的固定时间也不相同,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影响力将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再后来随着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节含义

岁终之月称为“腊”的含义有三点: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称为“佛成道节”,也叫“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节习俗

<strong>祭祀

腊八节本来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腊八祭祀表明了对先祖的尊敬和缅怀,让后人牢记先祖的不易。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到了唐宋,腊八节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最早从宋代开始。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朝廷、寺庙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醋、腊八蒜

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又名“腊八醋”和“腊八蒜”。腊八蒜是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在一个密封的罐子里,用醋腌制,蒜头变为碧绿就可以吃了。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蘸腊八醋,别有一番滋味。

蒜和“算”字同音,各个商家在腊八这一天都要将一年的外欠和外债都算清楚。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表忌讳。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腊八面

腊八面,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麦仁饭

西宁腊八并不喝粥,而是吃腊八饭。传说中,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strong>Points

  •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在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最为传统的习俗,也有各别地区吃腊八面或麦仁饭。
  • 腊有着新旧交替的含义,表示着要开始迎接新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