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今天小編繼續講鞏義這個城市,講的也還是國保單位——康百萬莊園。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河洛康家

康百萬莊園,又名“河洛康家”,位於鞏義康店鎮,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01年6月,康百萬莊園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5年,被授予國家AAAA(4A級)景區。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全景

康百萬莊園,原名為河洛康家,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傳人康紹敬建造的府邸,又在康家十二代莊園主康大勇治下,在乾隆初年時大建。“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稱,因慈禧太后的冊封而名揚天下。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莊園遠景

記載,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攜帶光緒逃離北京前往西安,後又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時,被稱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櫃“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資一百萬銀兩,慈禧太后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廣為流傳,並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統稱,因此河洛康家便成了康百萬莊園。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王氏節孝坊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王氏節孝坊

康百萬莊園,建於明末,先後有康家十二代人在此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國三個時期,共計400餘年,莊園也從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頂,是一處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紀封建堡壘式建築。

康百萬莊園,背依邙山,面臨洛水,與劉氏莊園、牟氏莊園並稱全國三大莊園之一,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並稱“中原三大官宅”,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範。

康百萬莊園,歷經400餘年,由最初的康家店變成了一座佔地240餘畝、包含19部分的龐大莊園。靠山築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於一體,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及房舍1300多間,庭院建築為豫西地區典型的兩進式四合院,兼具園林藝術和宮廷藝術特色。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南大院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棧房區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棧房區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莊園一角

20世紀50年代,康百萬莊園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徵用,用作政府辦公、學校和郵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給了當地貧農。60年後,政府接管的1/3部分就是當前的康百萬莊園景區。而康家其他的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磚替代。08年,在充分保留莊園原始格局的基礎上,斥資3400餘萬元,對棧房區、南大院、作坊區、戲臺等進行修復,並有效整治了廣場地面沉降。除此之外,還對原有的花園、果園、庭院空間等按照歷史樣式進行維修和恢復。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花紋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柱底石獅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門枕石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門枕石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對獅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石碑

康百萬莊園在清初,已初具規模。在建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溝、張溝等明代樓院,龍窩溝、寨上主宅區、南大院、棧房區、店鋪、飼養區、祠堂、木材廠、造船廠、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築,輔以碑樓、牌坊、花園等輔助建築,從而形成了一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的大莊園。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福祿壽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屋頂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御賜碑

“傑”說豫之國保-康百萬莊園

室內建築

莊園建築以寨上主宅區為核心,向寨下其他區域以扇面形式展開,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異的群體院落。深宅大院、重脊高簷、垂花門樓、間或以假山、曲廊的“障景”法作點綴,達到移步換景的藝術效果,一派庭院深深的幽雅與寧靜。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築的特點。

建議感興趣的可以實地參觀遊玩,感受下明清建築的佈局、風格等。康百萬莊園位於鞏義康店,市區有8路車可直達康百萬莊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