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算好脫貧攻堅的“五本賬”

馬龍區鎖定年度脫貧摘帽任務,嚴格對標對錶,算清“時間帳、責任帳、收入賬、建設資金帳、產業賬”“五本帳”,認真落實到戶脫貧措施,層層壓實責任,級級掛圖作戰,確保年度脫貧摘帽任務圓滿完成。

馬龍算好脫貧攻堅的“五本賬”

算清“時間帳”。嚴格對標對錶,認真對照上級出臺的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出列標準和內容,逐一研究落實,找準問題,對症下藥,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各項持貧工作措施落實,確保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脫貧摘帽任務。

馬龍算好脫貧攻堅的“五本賬”

算清“責任帳”。牢固樹立“層層壓實責任,級級掛圖作戰”的思想,認真落實“掛包幫、轉走訪”工作要求,再次回訪掛鉤貧困戶,對貧困戶的基本信息、致貧原因等進行再梳理,把脫貧摘帽的計劃做得更細、措施做得更實。強化精準扶貧數據平臺管理、使用,以數據變化來推進目標進度。進一步規範完善立卷歸檔工作,以掛圖作戰倒逼時間進度,督促各鄉鎮(街道)、村(社區)規範掛出鄉、村、組的脫貧攻堅作戰圖和倒逼工作時間表,對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痕跡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檔。

馬龍算好脫貧攻堅的“五本賬”

算清“收入賬”。各幫扶責任人積極幫助指導掛鉤貧困戶算清算細生產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收入賬,摸清貧困戶的收入情況。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嚴格對標對錶,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戶施策”的原則,幫助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短期、中期、長期脫貧計劃,認真落實到戶脫貧工作措施,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引導他們不等不靠,通過自身努力脫貧致富。運用“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即一進農戶家庭、二看生活居住條件、三算家庭收支情況、四與非貧困戶比較、五召開民主評議)方法,開展貧困人口信息數據比對、排查和核實,擠幹“水分”摸清“家底”,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環節,全面把握、動態跟蹤脫貧對象情況,脫貧了逐戶銷號,返貧了重新錄入,完善數據庫並可公開查詢,確保零差錯。

算清“建設資金帳”。本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原則,集中精力分批次、分步聚實施貧困村重點項目建設,以整鄉推進、易地搬遷、美麗宜居鄉村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為契機,直面鄉情村情、傾聽民意,從道路硬化、水電網改建、村內巷道綠化亮化美化、文化場所建設、土地整理、溝渠管網配套建設等方面入手,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要求,統籌做好規劃,著力打造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認真研究規劃好扶貧建設目標,科學合理制定資金測算方案,抓好資金的精準分配和項目的精準到戶,並積極爭取扶貧項目支持,整合各行業部門項目資金,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扶持貧困群眾早日脫貧摘帽。

馬龍算好脫貧攻堅的“五本賬”

算清“產業賬”。把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重頭戲,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村(組)幹部、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堅持“群眾主體、多方參與,發展產業、促進增收,利益共享、風險最低”的原則,按照“有一個良好的產業依託、一個靈活的運轉機制、一套規範的管理制度、一個團結能幹的團隊、一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的標準,分析轄區內的產業發展優勢,探索建立一批“經營規模適度、運行機制新、產業基礎牢、帶動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產業合作社,把黨員、貧困對象吸納進去,既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又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積極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圍繞貧困村開展相應勞動技術培訓教育,採取企業吸納貧困人口務工或組織進行勞務輸出,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柳發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