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策劃組稿:千年龍脈大運河課題組

圖片拍攝時間:2018年7月26日(除黑白資料片)

大運河後申遺時代,經濟文化帶建設呼之欲出,沿途8省34市各出絕招,這其中,有一個不大的運河古城,它獨特的大運河原生態文化遺存構成重要的文化節點,它就是武城。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大運河申遺著名文化節點之一:50年代蘇聯專家建設的武城船閘

武城建置於春秋時期,西晉太康年間稱武城,然後一直用到了今天,時光荏苒,武城最有名氣的,就是被譽為“狀元之鄉”,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狀元孫伏伽,而後陸續又出現了16位文武狀元,人們追溯狀元之鄉文脈,尋覓到五大獨特的“水”符號。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如今的四女寺樞紐工程,衛運河從這裡開始,一分為三,分別為:減河、岔河、南運河

第一個:四女寺減河。古稱“鬲津河”,形成於上古時期。位於武城縣東北部,是現武城縣境內最古老的河流。大禹治水,“一生浚九河,其五在德州”。鬲津河就是其中之一。上古時期,這條河的旁邊居住著一個鬲氏部落,他們以擅長製作一種陶器“鬲”而著名。因其臨河而居,傍河設渡,故名之“鬲津”。我國神話傳說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就發生在鬲氏部落左近。四女寺減河武城段,自四女寺水利樞紐到聶官屯大橋,長5公里。此河段在1971年擴大治理時曾動用德州監獄的囚徒勞工,故,民間亦稱“監河”。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四女寺減河,如今有個新名字漳衛新河

第二個:武城東沙河。位於武城縣東部。此河為公元前602年(東周定王五年)黃河第一次大遷徙後的古道。史稱“東周黃河”。它南起河南省浚縣,由西南向東北流經今內黃、大名、冠縣、館陶、臨清、夏津縣境,於夏津縣徐莊村入武城縣境;又東北經嶽覺寺、兩生官莊、牛莊、馬言莊、仁德莊至孟莊出境入平原。原來,東沙河是恩縣的境內河。1964年調整區劃至今,為武城、平原兩縣的界河。過去的東沙河黃沙遍野,崗丘連連,大風一起,沙塵蔽日,如今林海遍佈,瓜果飄香。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東沙河,兩岸已經建成了新的社區

第三個:武城西沙河。位於武城縣西部,也是一條黃河故道。公元1048年(宋慶曆八年),黃河在壇州(今河南濮陽)商胡帚決口,向東北衝出一條水道,宋稱“北流”。該河自濮陽向北經大名、館陶、臨清、夏津,流至武城,行水26年。其縣內流經路線是:自老城鎮大十八戶村南入境,經魏官屯、辛莊、石官屯、龍灣、耿時潘,到甲馬營復歸衛運河。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西沙河綠地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西沙河是武城、恩縣兩縣的界河。因西沙河與衛運河相鄰且平行,故歷來為衛運河洪水匯聚之地。據《恩縣誌》記載:“臨清以北運河東決必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漲更無宣洩之地,一經潰決直注恩(縣)窪,不決則西溢武(城)地,故河頭一段堤防為兩縣所必爭,武扒恩堵來由久矣。”河頭一段係指龍灣至浮雲寺(時莊後)段,低窪易澇易決。清·嘉慶年間,中丞鐵公判決築堤糾紛,指令“武城出土,恩縣出夫”,刻石為憑,立為定案。石碑原立於武屬佔官屯村的浮雲寺旁,風雨多年,早已毀滅無跡。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衛運河船閘下游河道

第四個:衛運河。位於武城縣西部、北部邊緣。武城段運河全稱漳衛運河,簡稱衛運河。南自呂窪起,北至四女寺,長62公里。武城段衛運河西漢稱屯氏河。公元前109年(西漢元封二年),黃河在館陶大決,衝出一條岔河。查《中國歷史地圖集》,其行經路線自館陶、夏津至故城一段同今衛運河。另據夏津、清河舊志載及諸多文獻資料舊錄,武城段衛運河即古代屯氏河。自金朝後期始,是永濟渠的一段;元朝稱御河;明清又稱南運河。

在原來(解放前)的區劃中,衛運河縱貫武城全境,在武城縣城又繞城而過,所以,運河對武城縣各個方面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運河文化即是武城文化、漕運文化。後來,國家調整行政區劃,將衛運河以西劃給河北省,衛運河成了現在的冀魯兩省的界河。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衛運河下游的四女寺景區

武城衛運河沿東堤排列著50多個村莊,它們明顯帶有四大特點:一是河道彎多。這是為蓄水利航有意設計的。俗雲:三彎抵一閘。水流慢了,水位就抬高,利於航運。但這又易於決口,十年九淹;二是移民痕跡。我們的祖先自山西洪洞沿漳水逶迤東來,多數落腳在衛運河畔。移民來的村莊佔到武城縣沿衛運河村莊的70%以上;三是官窯(磚瓦窯)遺蹟。武城沿河諸村留有許多磚瓦窯痕跡,多是明初修建北京城時提供貢磚的“官窯”。《十二連窯詩》曰:連窯十二勢如龍,巍峨故都茲築成;六百年前汗溼土,應有史筆紀德風!四是屯墾痕跡。沿河村莊以屯、營命名的佔到總村數的1/3還強。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清末武城西門。明朝初年實施衛所制度,城內居住的全部為士兵,護衛漕糧運輸

這說明,先人們亦農亦兵,沿河屯墾。平時耕種自養,戰時執戈登舟,共赴國難。史載,明初,設“德州正衛”;永樂時,設“德州左衛”。當時的“衛”相當於“要塞”或“軍區”。德州衛北自河北省桑園起,南至臨清,共設置有110個屯。故有武城沿河如此多的“屯”“營”之村名。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衛運河岸邊,已經廢棄的公社禮堂

第五個:恩縣窪滯洪區。恩縣窪滯洪區位於衛運河東岸武城縣北部,南至318省道,北達運河大堤,東到陳公堤,西部從棘圍村到西王屯到漳南鎮到西鄭莊,以海拔24·82米等高線為界,總面積301平方公里(原為325平方公里,後被武城縣城佔去24平方公里),設計蓄洪量7億立方米。恩縣窪是衛運河的寶葫蘆,當衛運河水量超限,津浦鐵路及天津受到洪水威脅時,用此滯洪區分洪蓄水確保安全。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恩縣窪達官清真寺的牆體,清晰保留著1963年洪水浸泡過的痕跡

恩縣窪低窪易澇,衛運河臨清以下每有東決即淹此窪,雨水大的年份,也是遍地積水,所以它自古就是河汊交錯蘆葦叢生的溼地,古稱“高雞泊”。此處利於避兵,常有豪強出沒。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在此聚義,劉黑闥於此再舉義旗,英雄人物不斷湧現。高雞泊渾茫曠遠,奇景不凡。康熙本《虞初新志》“皇華紀聞”載:恩縣西十五里,春秋之際,清晨輒現城郭人物,林木鬱蔥,日出乃不見(蜃樓幻影)。自唐宋以降,屢見不鮮矣。

解放後,國家曾於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動用恩縣窪滯洪。

把脈中國“狀元”之鄉,獨特“水”符號凝素千年文脈

圖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開挖岔河,恩縣窪洩洪區得到根治

第六個:陳公堤。陳公堤是恩縣窪滯洪區的東部屏障。它建於宋朝真宗年間,由當時滑州知州陳堯佐率民築成。當時黃河在東,此堤是為防止黃水西泛而築。堤南起河南滑州,北至山東千乘(現高清縣),全長一千多華里,歷經千年風雨,滄桑鉅變,絕大部分堤段已湮沒無跡,現只有武城境內的約24公里保存完好。這是因為它在恩縣窪滯洪中作用重要,河務部門和當地政府精心保護的結果。

在1963年恩縣窪滯洪時,上演了一幕軍民協手戰洪水的壯麗畫卷,使古老的陳公堤又蘊含了新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