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玩的萬科真的好嗎?

國慶節後,除過賈躍亭版農夫與蛇的故事繼續刷屏外,還有一件事,筆者認為更有破壞力。

且看一則新聞:廈門萬科·白鷺郡打折出售,力度之大嚴重出乎意料。

會玩的萬科真的好嗎?

沒錯,幾乎5折。難道萬科為了活下去,真的拼了嗎?

其實,更猛的料是<strong>退款。

大家不禁要問,萬科是“傻”嗎?那可是一個億的資本啊。雖說,房價高企時的客戶是有點虧,但是白紙黑字的合同可是具有法律效應的,總不能因為市場波動,客戶想退貨就退貨吧。我們也是民主國家,這麼一點契約精神還是應該受到法律保護的。碧桂園最近被退潮風波搞得焦頭爛額,也沒見有官方出具任何偏袒客戶的說法。

如果說,萬科第一次高調宣稱“活下去”,可能會讓人有點相信的。

會玩的萬科真的好嗎?

但是,退貨事件一出,就值得玩味了。

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走低,白鷺郡庫存積壓較多,為了回輪資金,白鷺郡別墅打折出售,這在可理解範圍內。其實,年初各大地產商就已經開始清理庫存了,北京尤其明顯,除過萬科,保利、恆大等地產大哥們都開始打折出售庫存。

隨著調控作用的加劇和市場熱情的退卻,這一輪房地產市場的頂點悄然過去。那麼,在整體經濟環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現金流就是決定是否能挺過冬天的唯一稻草。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好不容易賣出去的滯銷盤,還敢退款,說明萬科的確有底氣。之所以大喊“活下去”,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穩定軍心(為了不被看穿財政赤字的窘迫,只會偷偷關燈吃麵,哪裡會大聲喊窮)。

如今的開發商們,對於維權,並不敏感。誰家沒有維權,因此對待維權的公關,開發商基本是不在乎的。畢竟買貴了退,不符合市場,但是如果你給退了,可就贏了人心。萬科此舉就是賠本賺吆喝,看好後市。默認“老用戶不如狗”的開發商從來不講售後服務,這樣的大環境下,這次針對老用戶老業主的保價退款服務,萬科表現財大氣粗,如同開發商中的一股清流,老業主每人省掉100萬,各個心裡暖暖的。

會玩的萬科真的好嗎?

到這裡我們得說說萬科退款途徑了。退款方式簡單粗暴,買貴的業主只需要和開發商簽訂購房補充協議,取締之前約定的精裝修和贈送的車位等等,相應降價部分約100萬,直接抵償按揭部分。此操作的高明之處在於也對銀行構成利好。對於銀行來說,退款直接補充進入貸款金額,按揭減少,業主斷供風險減少,銀行壞賬率降低。這在居民負債率達到歷史最高點的現在,萬科此舉無異於送給銀行一份超級大禮。這樣銀行對萬科的好感必須倍增,說不定一開心,下次給個無息貸款也合情合理。

有人歡喜,必有人愁。萬科花一個億搞個大新聞,最難受的是誰?是那些退不起錢的開發商們,他們的壓力是最大的。我想,負債如此高企的碧桂園現在鐵定是不敢跟風的。

獨角獸時代的遊戲邏輯不是賺錢至上,而是燒錢至上,燒得起錢,就能逼死競品和對手,拔得市場頭籌之後,還擔心賺不到錢麼?參照百度和滴滴等的作為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此時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不是那些如坐針氈的陪客,而是市場規則和用戶。當某一家企業壟斷該行業時,壟斷企業為了拿回曾經燒的錢,就會無視底線進行市場操作了。百度的魏則西事件和莆田系害人事件,滴滴前段時間的順風車強姦案,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會玩的萬科真的好嗎?

當某一行業存在競爭時,各方為了迅速搶佔用戶,就會使出渾身解數討好用戶。可一旦成為壟斷企業,曾經的理想與情懷便成了過眼雲煙,畢竟誰都喜歡躺著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