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針鋒相對,馬克龍欲當戴高樂第二

與美國針鋒相對,馬克龍欲當戴高樂第二

邱 林

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100週年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又幹上了。他11月10日公開批評馬克龍想要建立一支“真正的歐洲軍隊——以保護自己不受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獨立於美國的想法“是一種侮辱”。觀察人士指出,特朗普與馬克龍之間的互懟,與之前兩人一度被形容為“兄弟”的關係走不下去了。

不錯,馬克龍頭天(9日)在法國歐洲第一電臺呼籲,歐洲應該打造一支真正的軍隊來減少對美國的國防依賴,尤其是在特朗普宣佈將退出冷戰時期美國與俄羅斯所簽署的《中導條約》之後。

事實上,馬克龍已經在踐行自己的想法。目前,馬克龍正在特別推動建立一支獨立於北約的9國歐洲部隊,該部隊能夠迅速發起聯合軍事行動,包括從戰區撤離平民與自然災害發生後協助救援。

顯然,馬克龍的言行是對特朗普“美國第一”的做法不滿。他的想法站在歐盟立場上是對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擺脫美國獨立外交,只不過要落實這一行動太難了。但是,即使沒有成果,法國還是贏得了幾許名聲。馬克龍的用意也在於此。當年的“戴高樂主義”就是如此,法國只要能夠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間“左右逢源”就行了,能在國際上有點影響讓別人看得起就足夠了。

馬克龍的兩位前任,前總統薩科奇的政客作風太明顯,一切都是在作秀,而另一位前總統奧朗德又過於平庸,任期內政績屈指可數。這兩位前任的不足,或者說嚴重不足,使馬克龍有了一個新的機遇,他能夠在施政當中向法國人,向歐洲人,乃至於向全世界展示一個新的領導人的形象。一方面馬克龍領導的法國要堅守的是共和的價值,而不是民粹的價值。另一方面,對於馬克龍來說,更值得參考的是戴高樂所留下的遺產。

眾所周知,戴高樂也是在危機時刻登上歷史舞臺的,當年法國政府向希特勒—納粹投降,戴高樂被迫流亡到英國倫敦,他既要領導自由法國的反抗運動,同時又不斷受到英國和法國的擠壓,但最後在他的努力之下,自由法國的軍隊和美軍一起從諾曼底登陸,成功光復巴黎,受到了全法國民眾的熱烈歡呼和擁戴。

這種在危機時刻展現的領導能力正是馬克龍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巧。就現在而言,以法國和德國為“火車頭”的歐盟,與美國的經濟實力不相上下,只要歐洲人拋棄不與美國抗爭就能消災的僥倖心理,勇於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

未來擺在馬克龍面前的任務,是效仿上世紀 60 年代戴高樂所採取的方式,法國需要德國充當市場經濟典範,創造新的非政府工作。而德國需要法國來維護自己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包括在安全方面。

儘管美國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仍有一些法國人看不起美國。因為在歷史上,美國曾是法國的“跟屁蟲”,200多年前美國之所以能獨立,法國政府的資助功不可沒,美國建國後內政外交曾一度被法國干預。現在美國成了全球霸主,大肆損害盟友利益,不記當年恩情,實屬忘恩負義,難怪馬克龍等法國一些精英敢與特朗普作對。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的最高藝術,馬克龍在用,特朗普也在用。這是意志、實力的較量。對於只相信赤裸裸的力量對比的人,既然情與理都不起作用,就應該讓特朗普明白,美國不可能永遠獨霸天下。

當然,法國現在的精英存在最多是老歐洲貴族式傲慢,很多事辦得都不接地氣。就說馬克龍,他的野心不可謂不小,要玩就玩大的。似乎處處與特朗普較勁,馬克龍就想把事情搞大。這樣,法國就能夠成為全球矚目的大國,簡直就是戴高樂第二。

畢竟,馬克龍年輕氣盛,或者說是太急於重建法國在世界中的地位,有時難免會出現不切時機的好高騖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