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基金”與在“壹基金”有什麼區別,李連杰一句話告訴你本質

成龍與李連杰兩人都是國際功夫巨星,在華人影響力甚大,且兩人都有共同的慈善理念以及各自的基金組織,自然會被影迷拿來比較一番。早在電影《功夫之王》上映後,李連杰就用一句話回應過此事,成龍代表的是慈善,而他代表的是公益。

“成龍基金”與在“壹基金”有什麼區別,李連杰一句話告訴你本質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成龍就已經開始做慈善。據成龍向媒體透露,自己早期的慈善是假的,是電影公司為提升個人正面形象而設置的,自己本人根本不懂慈善是什麼?電影公司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完全做做樣子。直到90年代中期,成龍才真正明白了慈善的真諦。

成龍對自己的轉變歸功於影迷的契而不捨、草根階層的心酸以及非洲的飢而不飽都對自己產生了極大震撼,迫使自己成立了基金組織。成龍創辦的基金組織基本上屬於一己之力(還有少量的影迷捐款),沒有主動向外界募捐形式,也就是說,自己吃多少飯,就用多大的碗。

“成龍基金”與在“壹基金”有什麼區別,李連杰一句話告訴你本質

成龍基金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失學兒童救助以及敬老院的精神與物質關懷。當然,若是碰到重大天災與人禍,成龍基金也同樣會拿出善款救濟的。比如汶川地震、雪災以及雲南地震,甚至維和官兵犧牲,成龍基金都並沒有袖手旁觀,依然拿出部分錢財救急。

2008年,成龍在北京成立基金組織,獲得民政部頒發的4A的證書,其面向人群依大陸為主,海外華人為輔的基金組織正式成立。直至今天,成龍個人的捐款數額已超過一億港幣,還不包括物資以及古物的捐贈,真正做到了華人娛樂圈的首善和楷模。

“成龍基金”與在“壹基金”有什麼區別,李連杰一句話告訴你本質

而李連杰的基金構想據他本人說則來自於印度洋海嘯。當印度洋海嘯來臨時,李連杰與妻女正在度假,他親眼目睹以及經歷了天災的可怕,不僅讓他思考人的生命脆弱,也促使他想要改變點什麼。

2007年,李連杰發起了“壹基金”暢想,其理念是“一個人、一個月、一塊錢,就可以改變世界”,得到了很多娛樂圈的響應(掛在中國紅十字下)。2010年,李連杰自掏腰包50萬人民幣作為“壹基金”初始資金在深圳註冊,成為了第一個可以公募的民間基金組織。而早期在紅十字的門下所成立的基金隨之註銷,這意味著壹基金的獨立性得到延伸。

“成龍基金”與在“壹基金”有什麼區別,李連杰一句話告訴你本質

壹基金的服務對象很明顯,那就是天災以及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傷害,比如汶川地震、雪災等等。除非捐贈者有特殊要求或是壹基金的項目有增,否則無法改變。而壹基金的管理者有大學教授、商業CEO以及行業精英等組成,李連杰並不在其列,只是作為名譽會長存在。看得出,李連杰想讓“壹基金”規範化、透明化,通過企業家的思維去運行“壹基金”。

拋開國籍因素不講,成龍與李連杰都是偉大的慈善家,值得我們尊重。唯一不同的是,李連杰通過國民以及企業家的捐贈讓“壹基金”走向了正軌,而成龍通過自己以及影迷的捐贈只是在維持,能夠維持多久,大家心知肚明。就像李連杰所說,成龍做的是慈善,我做的是公益。慈善可以斷斷續續,完全憑藉個人的發展。而公益是國民的持續捐贈,可以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