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清朝宮俗文化

【清代宮廷飲食】

清宮飲食由內務府和光祿寺管理。下設御膳房、御茶膳房、壽膳房、外膳房、內膳房、皇子飯房、侍衛飯房,分別承辦宮廷飲宴和日常飲食。

“御膳房”是負責皇帝飲食的專職機構。內設管理事物大臣若干名,都是由皇帝特派的心腹之人。管理事物大臣下設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等官職,專司皇帝吃飯事宜。其下再設廚役、掌灶,具體為皇帝備膳。

清宮飲食制度嚴格,不僅有專門的廚師,專門的膳房,還有一套祖先留下來的膳食制度,有嚴格的份額規定,即每人每天有固定的米、面、肉、菜及調料,稱為“口份”。如皇帝每日份額,有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只,雞5只,鴨3只,各種蔬菜,牛乳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葉75包等等。皇后每天盤肉16斤、湯肉10斤、豬肉10斤、羊2只、雞五隻、鴨3只、蔬菜19斤、蘿蔔(各種)60個、蔥6斤、玉泉酒4兩、青醬3斤、醋2斤以及米、面、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棗等。皇后以下妃嬪、皇子、福晉相應遞減。

清代帝、後平時吃飯,稱“傳膳”、“用膳”或“進膳”,各自有膳房備膳,並且獨自用餐。一日兩餐。早膳辰正(上午8:00),晚膳未正(下午2:00)。兩正餐之外,還有酒膳和各種小吃,一般在下午或晚上。膳前由內務府大臣開單備案,單上注有某人烹製某菜餚,以防不慎。

平時皇帝獨自進膳。而皇太后、皇后及嬪妃則在各自的宮內進膳。皇帝吃飯沒有固定地點,多在寢宮和辦事、活動的地方隨意命進。乾隆皇帝時,居住的寢宮是養心殿後殿,早膳經常在養心殿的東暖閣。晚膳、酒膳多在漱芳齋和重華宮。咸豐帝的寢宮也在養心殿後殿,可他習慣在鹹福宮或同道堂進膳。皇后、皇太后及妃嬪亦在自己的宮內進膳。

每到吃飯時間,皇帝命御前侍衛傳膳。屆時,負責皇帝用膳的官員立刻行動,備桌太監按照旨意將桌子擺好,擺膳太監迅速到膳房取飯菜。飯菜盛裝在食盒裡。須雙手捧到皇帝的膳桌上,直到皇帝的面前才能取出。待御膳全部擺好後,皇帝身邊的隨侍太監還要“嘗膳”,即每樣飯菜嘗上一點,以確保皇帝飲食安全。

平時,皇帝每膳二十多品菜餚、小菜,四品主食,二品粥(或湯)。菜餚以雞、鴨、魚、鵝、豬肉及時鮮蔬菜為主,山珍海鮮、奇瓜異果、乾菜菌類輔之。主食是“貢米”、新麥,就連做飯的水都是從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運進宮的。

清代帝后、妃嬪用膳依其身份不同使用不同質地、不同紋飾和不同數量的餐具,稱“位份碗”。

除了帝后日常飲食外,名目繁多的筵宴是清宮飲食的重要內容。如太和殿筵宴、乾清宮家宴、皇太后的聖壽宴、皇后千秋宴、皇子成婚宴、重華宮茶宴以及康熙、乾隆朝舉行的千叟宴等。筵宴飲食的品種和類別,依進宴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區別。

【清宮御藥房】

御藥房成立於順治十年(1653年),是清代宮廷專司皇室醫療保健的機構,設在乾清宮東南側的廡房內。康熙帝曾御題匾額“藥房”和“壽世”。室內設有藥王堂。

御藥房隸屬內務府,其具體職責是為內廷採辦、儲存、配置藥品,藥房人員並與御醫分班侍值。侍值又分宮值和外值,宮值地點在皇帝寢宮旁的御藥房,外值則在東華門內的太醫值房。外值者為宮廷中的宮女、太監、嫫嫫等人診病。

御藥房的御醫是從太醫院內醫術精湛、品行端正的醫士以上人員中選拔的,共10名。御醫在進宮之前需在太醫院供職6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並經過3或5年一試、二試、三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入選,否則寧缺不補。有時清宮御醫也從各省督撫舉薦的名醫中挑選。

御藥房所需藥材取自太醫院生藥庫,儘管太醫院也是為皇室成員服務的醫療機構,但御藥房領藥仍需按定例付給銀兩,或令與皇室有關的藥商採買。所購藥材一般為生藥,入宮後由御藥房醫生帶領下屬太監炮製備用。

御藥房的御醫儘管直接為皇帝、皇后診病保健,但地位並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曆史中,最優秀的御醫級別也不過七品,至於那些承擔宮值的被稱為“御藥房特簡供奉”的醫藥顧問,待遇則更低,僅僅是“日給御膳,月給素蠟,冬給木炭”。

【上書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的幾個皇子都已長到十餘歲了,讀書啟蒙成為他們成長的頭等大事。或許是康熙深感自己童年無師教導的遺憾,他決定要為皇子們選擇最好的老師,而開蒙讀書之處就選在自己理政的乾清宮東南側廡房,以便於隨時瞭解皇子們的讀書狀況。從那時起,宮中增添了一個“皇子學校”——上書房。

雍正皇帝也深知皇子拜師受業事關重大,他即位後第二年,對皇子入學之事就特發上諭,明確規定上書房內陳設和師生見面之禮:“諸皇子入學之日,與師傅預備杌子四張,高桌四張,將書籍筆硯安設桌上。皇子行禮時,爾等力勸其受禮。如不肯受,皇子向座一揖,以師傅之禮相敬,如此,則皇子知隆重師傅,師傅等得盡心教導,此古禮也。”皇子初次見師傅,要向師傅長揖一躬,並抱拳行禮,師傅也要同樣還禮,再引皇子向牆上懸掛的孔子畫像施禮。

有鑑於康熙朝皇子雖個個識文斷字,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卻幾十年不斷的教訓,雍正又特為上書房題“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的座右銘,並委派滿漢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為總師傅。總師傅之外,還有特別挑選的滿蒙師傅,教滿蒙文者稱“內諳達”,教皇子弓箭騎射者稱“外諳達”。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滿蒙漢語文、《四書》、《五經》、吟詩作文及騎射等。

皇子們雖身份高貴,但學習制度仍相當嚴格,從6歲起就得拜師入學,每天晨6時進上書房讀書,下午4時左右才下課,雖嚴寒酷暑而不輟。一年之中只有元旦、萬壽節、端午節、中秋節及本人生日時才放假一天。

上書房中,因掛有“前垂天貺”、“中天景運”、“後天不老”三匾而具“三天”之稱,足見清帝對“天朝”及皇室的命運寄以多大的期望。可惜,乾隆朝後,儘管皇子皇孫也都經過上書房的訓練,但也無力挽回清朝的頹勢,上書房也再未能造就出康雍乾三帝那樣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清宮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中重要的一系,歷史悠久,流傳地域廣大,不僅存在於青藏高原,還廣泛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元代藏傳佛教始傳入內地,後得到元明清三代朝廷的尊重與扶植,在宮廷中很有影響。清王朝把“興黃安蒙”作為一項治理邊疆的重要政策,積極扶持藏傳佛教,以藉助其影響力更有效地治理信仰藏傳佛教的蒙族藏族地區,事實證明這是一項成功的策略。與此同時,藏傳佛教在清宮廷中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早在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就與藏傳佛教僧人有聯繫。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征服蒙古林丹汗部,獲得元初八思巴所鑄嘛哈噶喇金像。皇太極特建實勝寺供奉。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極派人赴藏延致高僧,崇德七年(1642年),他隆重接待了衛藏使者。但清初藏傳佛教在宮廷內影響甚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宮廷設立了專門管理宮廷藏傳佛教事物的機構“中正殿唸經處”,主管宮廷喇嘛唸經及辦造佛像。乾隆時期又設立雍和

歷史上的清朝宮俗文化

宮管理王大臣一職專管雍和宮佛教活動。佛事活動的制度化,表明了藏傳佛教在宮廷中影響很大,也說明皇室宗教信仰的變化,傳統的原始薩滿教已滿足不了皇室的宗教需求。清代宮廷中藏傳佛教的影響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一、頻繁的宮廷佛事。每天都有喇嘛在皇宮御苑中唸經作佛事,每年達二千多人次。帝后到佛堂拈香拜佛、聆聽喇嘛誦經、觀看法事的活動,直至清末仍未停止。

二、遍佈宮中的佛殿。紫禁城中修建了眾多的藏傳佛教殿堂,最著名的建築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的雨花閣。北京、承德的皇家御苑中也梵剎林立。乾隆帝還特建了滿族喇嘛寺院,喇嘛全由滿族人擔任,誦滿文大藏經。

三、豐富的佛教文物典藏。宮廷佛殿中供滿數以萬計的藏傳佛教文物,匯聚了藏蒙地區以及內地的藏傳佛教珍品,這些珍藏融匯了漢滿蒙藏等民族及域外地區藏傳佛教文物的藝術精華

清代皇后冠服】

服飾制度是歷代禮儀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服裝的款式、質地、紋樣、色彩等代表著服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清朝定鼎中原之後,其帝后冠服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直到乾隆朝制訂《皇朝禮器圖式》,基本形成定式,並一直沿用到清末。由於建立和推行服飾制度之需,清初建國不久,清王朝就汲汲於恢復江南織造的生產,擠出錢糧買絲招匠,按式織造,將冠服織造視為要務,親自過問並建立了江寧(南京)、江蘇、杭州三織造。清朝的服制比漢族任何一朝的服制都更為繁縟和累贅,他除了保留本民族的纓帽箭衣基本形式外,還從有著幾千年傳統的漢族服飾文化寶庫中汲取大量的素養,形成了清代冠服的獨特製度。

在清代各等級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和皇后的服飾。皇后冠服,禮制上與皇帝差別甚微,只是在形式上有男女的區別,見於《會典》的有禮服和吉服。清代皇后冠服從款式、質地、紋樣、色澤到各種裝飾,都有嚴格而詳細的規定。

皇后禮服(即朝服)包括朝冠、朝褂、朝袍、朝裙、金約、領約、耳飾、朝珠、採帨等,在祭祀和重大慶典時穿用。穿著時朝裙在裡,再穿朝袍,外加朝褂。

皇后吉服有吉服冠、龍褂、龍袍、吉服朝珠等,常朝和一般節日時穿用。

皇后常服在服制中不見記載,但從實物和文獻記載來看是存在的。它的形式應和皇帝常服相類似。即常服袍的色及花紋隨所御,常服褂色用石青,應是日常穿用的。到清晚期又出現了氅衣、襯衣等漢化的博衣大袖形式。

傳世的清代帝后服飾絕大部分都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有數萬件之多,它們是研究清代服飾制度、織繡工藝以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寶貴資料。

【清宮薩滿祭祀】

清代宮廷舉行薩滿祭祀的地方有兩處,一在大內後三宮的坤寧宮,一在皇城東南角的堂子。另在紫禁城內廷外東路的寧壽宮也有祭神的設置,但因乾隆帝歸政後未移居此太上皇的宮殿區,故寧壽宮未曾有祭神活動。

薩滿祭祀也稱薩滿教,從前在北方有不少民族信奉它,是女真族的傳統信仰,一個地區或一個部落,唯一的神職人員是薩滿。社會上的薩滿多是經老薩滿進行多種訓練和考驗的男性,而宮中薩滿是經過一定訓練的覺羅家族女性成員。

宮中的薩滿祭神活動有薩滿頭目婦人2名,薩滿婦人10名,分工舉行。祭祀名目十分繁多,主要活動有19項,每一項中又有很多煩瑣、重複的儀節。如堂子祭祀中,有亭式殿祭祀、尚錫神亭祭祀和院內的立杆大祭等;坤寧宮祭祀有大祭、四季獻神、月祭、日祭等。日祭中又有朝祭、夕祭,每天的朝祭、夕祭,在坤寧宮內各殺兩口豬,在宮內肢解、煮熟。朝祭供神後,由參加祭祀的人和值班大臣、侍衛就地吃肉,夕祭肉則交御膳房。夕祭中,薩滿誦神歌、搖腰鈴、作舞,並有琵琶、三絃、鼓等伴奏。坤寧宮求福祭祀,程序則更為複雜。

宮中所祀之神,據《清會典事例》載,坤寧宮朝祭之神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夕祭神有穆哩罕神、畫象神、蒙古神。此外在各祭祀禱辭中呼喚的神還有22個稱謂。這些稱謂有的在乾隆時即“訓義未詳”。清代宮中為保存滿洲文化,始終保持薩滿祭祀,有時帝后親自參加,但這些帝后是否篤信,則很難確知。從文獻中看,當時薩滿在滿族民間是人神之間的使者,一切天災人禍,特別是疾病,由薩滿跳神驅災。而清朝宮廷,從皇帝到後宮主位以至官員等生病,都由太醫診治。遇天氣大旱,皇帝均親自去天壇、龍王廟等處求雨。因為他們知道,這樣至少可以取得民心,朝廷已經為百姓盡力了,而跳神卻什麼也得不到。

【清代體育】

清代由於是滿族貴族建立的王朝,其體育活動帶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其中盛行於滿族兒童間的傳統體育項目“嘎拉哈”及表現滿族人民採珠生活的“珍珠球”最具特色。

東珠為東北特產,屬清代貢品,每年由珠戶採取,貢入宮廷。珠戶在採撈珍珠的勞動中形成了以拋打珍珠球為主要方式的運動。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各種典章制度不斷完備,體育活動也增加了宮廷的特點。

每年冬至以後在太液池舉行的冰嬉是清代宮廷重要的體育活動,其場面隆重、熱烈。清代詩人曹寅《冰上打球》詩云:“萬傾龍池一鏡平,旗門回出寂無聲。爭先坐獲如風掠,殿後飛迎似燕輕。”乾隆帝亦有“遂試冰嬉千隊出”的詩句。清代冰嬉盛大、精彩的場面可見一斑。

清朝以騎射開國,武功定天下。為了使八旗兵丁長久保持騎射等武功特技,清廷每年秋季均要舉行規模宏大的木蘭圍獵活動。而“塞宴四事”是圍獵宿營時的必備節目。

“塞宴四事”包括教駣、詐馬、相撲、什榜,其中前三項是源於蒙古族的體育項目。屆時,清帝和蒙古各部落首領齊聚一堂,雙方在欣賞體育表演的同時,既促進了體育活動,又增進、聯絡了感情,可謂一舉多得。“塞宴四事”作為木蘭圍獵時的一項固定活動被列入清朝的典章制度中。

清代體育使中國古代體育活動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在中國古代體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歷史上的清朝宮俗文化

【京劇】

京劇是我國傳統戲曲的一個劇種,從其產生、形成的時間來說,京劇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慶賀乾隆皇帝80歲壽辰,以安徽著名徽劇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徽班三慶班進京獻藝。之後,又有十幾個徽班相繼進京,其中實力最強的是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合稱“四大徽班”。徽班進京後,廣泛吸收流行在北京的京腔、秦腔以及其它劇種的長處,南北融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徽班進京意味著京劇的發端。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進京,與徽調相互吸收、融合。徽、漢兩調合流,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京劇中不同角色的分類稱為“行當”。現在一般將京劇的行當分為四種,即生、旦、淨、醜,每行中又有更細的分工。生行包括:老生(京劇舞臺上的中老年男子)、小生(京劇舞臺上的青少年男子)、武生(京劇舞臺上的武將和英雄豪傑)、紅生(京劇舞臺上勾紅臉的角色)、娃娃生(京劇舞臺上的兒童)。旦行包括:青衣(京劇舞臺上端莊、嫻靜的女性形象)、花旦(京劇舞臺上嫵媚、俏麗的青年女性)、刀馬旦和武旦(京劇舞臺上武藝超群的古代婦女)、老旦(京劇舞臺上的老年婦女)、彩旦(京劇裡的滑稽女性人物)。淨行即花臉,包括:銅錘花臉(以唱工為主)、架子花臉(以做工為主)、武淨(以武打為主)等。醜行包括:文丑、武丑。

京劇在它的發展史上形成了諸多的流派。

生行流派主要包括:餘派老生(代表人餘叔巖)、言派老生(代表人言菊朋)、高派老生(代表人高慶奎)、馬派老生(代表人馬連良)、譚派老生(代表人譚鑫培)、楊派老生(代表人楊寶森)、奚派老生(代表人奚嘯伯)、麒派老生(代表人周信芳)、姜派小生(代表人姜妙香)、葉派小生(代表人葉盛蘭)、楊派武生(代表人楊小樓)。

旦行流派主要包括:梅派(代表人梅蘭芳)、程派(代表人程硯秋)、荀派(代表人荀慧生)、尚派(代表人尚小云)、張派(代表人張君秋)、李派老旦(代表人李多奎)。

淨行流派主要包括:金派(代表人金少山)、郝派(代表人郝壽臣)、裘派(代表人裘盛戎)。

醜行流派主要包括:京劇早期的著名丑角演員黃三雄、劉趕三等人;京劇醜行巨匠蕭長華;近現代名醜葉盛章、張春華、劉斌昆等人。

京劇的劇目來源廣,類型多,基本上可分為:傳統戲、現代戲、新編歷史劇等。

唱是京劇表演中的主要手段。京劇唱腔主要包括西皮、二黃,它們各有許多板式。西皮主要板式有原板、慢板、二六、南梆子、流水等;二黃主要板式有原板、三眼等。

唸白也是京劇表演的重要手段。京劇唸白主要有韻白和京白等幾種。韻白是京劇唸白的主要形式,用湖廣音、中州韻念,拖音長,抑揚頓挫;京白以北京方言為準,比較接近口語,突出了北京方言的京腔京韻。

京劇樂隊由管絃樂和打擊樂兩部分組成。管絃樂部分稱為“文場”,主要樂器有京胡、京二胡、三絃、月琴等;打擊樂部分稱為“武場”,樂器有鼓板、大鑼、小鑼、鐃鈸等。鼓師是京劇樂隊的指揮,又是一臺戲的總指揮。京劇音樂豐富多彩,風格獨特,使京劇藝術更有魅力。

京劇被稱為國粹藝術,是中國貢獻給人類的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

【清代宮廷戲劇】

滿族定鼎中原後,宮中娛樂活動也發生了變化,入關前“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等形式粗獷的娛樂漸少,受漢文化影響,戲曲成為宮中重要的娛樂享受。清代宮廷演戲,以乾隆、光緒兩朝最盛。

乾隆皇帝極喜好戲劇,當時宮中採用的劇本,除民間傳入的元明雜劇和傳奇外,還有內廷詞臣奉旨編寫的新劇。這些劇本採擷史籍,借古詠今,詞藻富麗,曲調考究,按演出的形式可分為:月令承應、法宮雅奏、九九大慶和連臺本戲數種。題材豐富的劇本保障了宮中頻繁的演出需要。

乾隆時期宮中的演戲人員,在擴充南府習藝太監的同時,又集中了一批南巡時地方官員向朝廷舉薦的江南名伶,這些名伶被安置在“景山”後部。兩處藝人超過千人。

戲劇的演出離不開戲臺,乾隆皇帝為便於行樂,在皇宮、苑囿及行宮均建造了戲臺。這些戲臺按建築形式和使用功能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搭建在帝后寢宮室內的小戲臺,面積很小,以演宴戲、岔曲、清唱為主,如倦勤齋戲臺;另一類是在生活區寬闊的院落內建造的戲臺,如漱芳齋戲臺,承演一般戲劇;再一類是規模宏偉的三層大戲臺,專演群仙神道祝壽的大戲和連臺本戲,如暢音閣戲臺。

乾隆時期,是宮中戲劇活動的全盛時期。嘉慶時盛況已不如前。尤其嘉慶後期,演戲人數銳減,宮中戲劇活動已顯衰敗之象。

道光朝,經濟蕭條,內憂外患,宮廷戲劇活動一再縮減,甚至全數裁退南方名伶,由蘇、揚等地挑選伶人的慣例遂告終止。道光七年(1827年),將南府改為昇平署,演戲活動全部交由太監組成的昇平署承應,宮中戲劇活動進入低谷。咸豐年間,宮廷演戲漸複頻繁,大批民間藝人被招至宮中,甚至當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出逃熱河時,還特旨昇平署隨往演戲。

同治、光緒年,正是慈禧當政時期。慈禧嗜好戲劇,昇平署的演出已難盡其興。從光緒十九年(1893年)起,清廷頻招民間戲班入宮,當時京城著名的戲班都曾被招入。其中佼佼者則入昇平署任教。慈禧還將宮中太監特組“普天同慶班”,又稱本家班,由她親手調教。一時間,昇平署、本家班、傳喚外班同時並行,宮廷戲劇活動再現生機。

慈禧不僅好戲,還很內行,曾親自將乾隆時的宮廷大戲《昭代簫韶》改為“皮黃戲”。對於演員的表演近乎苛求,賞罰甚至離譜,全憑一時興致。

慈禧逝後,宮中戲劇活動步入尾聲。溥儀遜位後,宮中演出已“偃旗息鼓”。1923年8月,在漱芳齋為敬懿皇貴太妃生日舉行的一次外班演出成為宮中絕唱。昇平署隨小朝廷的覆滅而消失,延續二百多年的宮廷戲劇活動從此結束。

歷史上的清朝宮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