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李斯是中國自有帝制以來第一位宰相。就他的一生來說,李斯無疑是成功的,但同時也是失敗的。李斯能從一個小吏一步一步爬上宰相的位置,顯然是成功的;而後又因宰相的權力而招來滅族之禍,又不能不說他是失敗的。俗話說“抬多高,摔多響”,用在李斯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李斯是如何從小吏走上宰相之位的呢?按照司馬遷的介紹,有點滑稽。《史記.李斯列傳》開篇就說出了李斯成功的動力竟然來自兩隻老鼠:“李斯是楚國上蔡(今屬河南駐馬店)人。年輕的時候,在本地做小吏。又一次上廁所,見到廁所中的老鼠在吃髒東西。見有人或狗進出廁所,就受驚逃竄。後來又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卻不一樣。吃的是國家囤積的糧食,住的是高大的房屋,更不用擔心有人來打擾而擔驚受怕。於是李斯從這兩隻老鼠身上悟出了人生道理:“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和老鼠一樣,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環境!”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李斯就跟隨荀子潛心研究治國理政之術。學成之後到秦國遊說,受到呂不韋的賞識,拜為客卿。荀子的主張是人本性惡論。在他看來,人人追求的都是利益,根本沒有什麼仁義可言。李斯是他的學生,不光也持這種主張,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這個理論發揚到了極致。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於是李斯就用這套理論,在秦國大顯身手了。與秦始皇謀劃了三十多年,最終滅掉六國,實現統一。之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消分封,實行郡縣制;取消六國龐雜的度量衡,只選其一;統一文字,實行小篆;統一貨幣;修建秦馳道等等。李斯憑藉這些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從一隻“廁鼠”變成了一隻“倉鼠”,徹底改變了自己所處的地位。他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宰相。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李斯的這一切好日子,都隨著秦始皇的死而煙消雲散。他權勢熏天、聰明一世,不知道除掉了多少人,包括他的老同學韓非子,卻沒有想起來一個真正該除掉的人,那就是趙高。在趙高的運作下,逼死長子扶蘇,改立公子胡亥為皇帝。李斯卻沒有反對,而是上了趙高和胡亥的“賊船”,趙高成為了新時代權勢最大的人。李斯可能疲憊了,想退居二線只用權力撈取利益,做一隻自由自在的“倉鼠”,可是他沒有明白:趙高不會放心他的。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果然,不久被趙高以“謀反”為名陷害入獄。嚴刑拷打之下,承認自己有謀反之心,最後走上了斷頭臺。就在這一刻,李斯又想起當年為小吏的時候那段時光。那時雖然權力不大,也不富裕,但是能夠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在上蔡東門外帶著狗逮兔子,那是何等愜意啊!臨刑前他對二兒子李由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這句感慨,不知道是他一生充分享受過權力之後所發出的感慨,還是對自己此生得到這個權力的否定和後悔。小編覺得應該是後者。死到臨頭無論對誰來說,都應該是都有些後悔的,李斯這種眼中只有權力和利益的人更應該如此。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其實他本不會有這結果的。那是在他當宰相之前,韓國有個人叫鄭國,謊稱修建渠道,來秦國做間諜,結果事發。秦國的貴族和大臣們紛紛提出建議:驅逐所有其他諸侯國來秦國找工作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來遊說、離間秦國的間諜。李斯不是秦國人,也在驅逐之列。

如果當年就這樣被驅逐出去的話,也就沒有了後來的結局。但是李斯不服氣,給秦王呈上了一篇“爆文”:《諫逐客書》。結果把大家說得口服心服,秦王只好收回成命,取消了逐客令。《諫逐客書》從此成為流傳千古的一篇公文,並且代表著中國文壇的最高峰!

李斯的成功得益於兩隻老鼠;他的失敗卻因為自己的一篇“爆文”!

對於秦王來說,取消逐客令是作對了,因為留住了一個有本事的人;然而對於李斯個人來說,他應該是後悔寫了那篇“爆文”的!

(簡短小文,有感而發;隻言片語,定有不足。道不盡滄桑歷史,寫不完興衰長歌。旨在拋出磚石,引來無暇美玉。敬請留下您的文明評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