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談判關鍵三步,你還怕拿不下大客戶?

外貿談判關鍵三步,你還怕拿不下大客戶?



這個所謂的三進程是從跟客戶談判內容來說,然後再通過這些內容判斷一下客戶的大體意向和談判階段。當然沒有那麼絕對,我只想說一下我遇到的普遍現象!

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就是客戶意向的判斷,大家可以點擊鏈接進入查看。

拋開原來的文章,我們從談判內容來分階段。

第一階段:談價格

詢盤,大部分是先問價格的。

如果某個客戶來郵件先不問價格,我們反而會覺得有問題。

但是,這一關很難過,估計有90%以上的訂單會直接死在這個階段上,相信一線的業務深有感觸。

為什麼會這樣?

一方面,是定位不準確,不知道行業的價格水平,盲目報價,企圖渾水摸魚,或者希望等著客戶去討價還價!當客戶選擇很多,其他人的價格更合理的時候,客戶未必會來還價,直接淘汰。當然如果某些公司只是做高端,報高價,那當時有情可原。但是高端真的不是說你的產品價格高就高端,是一個整體的體系,曾經寫過,大家可以看看:高端不是說說就可以的(後期發出)!

另一方面,是報價信息不全,客戶可以問please give me the price of 某某產品,但是我們不能只回復某某的價格是多少——當然,你的價格極低除外,這是日本報價法(後期發出)——當你的信息不全的時候,客戶可能會認為你不專業,或者不用心,而把你淘汰。

第二階段:談產品

當我們過了第一個階段,客戶真的對我們感興趣的時候,會是談產品,瞭解產品細節,瞭解產品性能,以確定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這個東西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個階段,要求談判者對自己的產品特性很瞭解,對產品的細節很瞭解,可以做到解決客戶的大部分疑難,同時可以用一些實際的,直觀的,形象的東西,證明自己的產品質量。

談產品最忌重複的說我的產品質量好,首先你怎麼就知道同行的質量不好?其次,你倒是說啊,你好在什麼地方?你耍老子啊!

如果談判一直停在這個階段,談了很多很多,算不算有意向?算!

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能拿下?未必!

因為客戶可能不光跟你在瞭解產品,可能在跟很多價格在接受範圍內的廠家都在聊,以確定哪個是最優選擇——價格最合適,質量最可靠,服務最貼心——總之,就是買了最放心!

第三階段:談交易條件

交易條件不僅僅是價格,還包括了,付款方式,交貨期等等。

很多人說,我的客戶很有意向,談了很多很多產品相關的東西,但是突然就沒消息了,怎麼辦?

我想說的是,這個未必代表客戶有意向,因為,客戶可能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收集信息而已,更因為,即便是客戶有意向,你對產品的解答真的讓客戶滿意了嗎?

如果一個客戶真有意向,在談完了產品之後,真的要買之前,是一定會再談及到價格和其他的交易條件的!

一開始你的價格在心理範圍之內,或者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客戶不瞭解你的產品的時候未必有必要跟你講價,因為不確定你的產品是否是他所需要的!是否是最合適的。

所以,只有當價格不離譜的時候才有資格被客戶問到產品;只有在產品靠譜的時候才有資格跟客戶進行最後的談判博弈!

想下,你的問題出在了什麼地方?

報價就死?

產品談了很多,但是突然消失?

報價關過了,產品關過了,最後因為付款方式丟單?最後因為一點點的差價丟單?

想一下,自己可以做什麼:

1.報價不要離譜,互聯網時代,透明度高得很,渾水摸魚,難,除非你是壟斷

2.對產品要了解,而且跟客戶討論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全面,形象的,表達產品的特性,優勢;真摯,真誠,到位的傳播我們的服務體系,爭取進入最終的博弈;

3.前兩關都過了,如果因為付款方式被做掉,是不是太慘?因為一點點的差距而放棄是不是太隨意?老闆真的是不能談的嗎?其實真的在於個人。附上鍊接兩個:如何談付款方式和如何跟老闆討價還價。

如想了解更多外貿乾貨文章,關注wx公眾號“JAC外貿實戰”,回覆關鍵字,可獲得實用外貿客戶背景調查表格和工具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