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如果高爾夫的勝負取決於誰能打的更遠,那麼這項運動將會變得索然無味。

高爾夫的樂趣就在於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之所以複雜是因為需要兼顧的東西太多了,方向、距離、策略、心態幾種因素缺一不可。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之所以不確定是因為誰也無法預料到自己會打出什麼樣的擊球,遭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傑克·尼克勞斯曾經說過“高爾夫是一項技巧運動,而不是四肢發達的體力運動”。因此,在高爾夫球場上,如果你沒能打好球,可能是沒有掌握這些技巧。

1、放緩自己的節奏

打球時,無論結果好壞都要不猶豫,學會在擊球時減少周圍環境的影響很重要。第一,只需想著擊球方向、落點、放慢呼吸以及相信自己能做到;第二,放慢節奏,太過緊張會導致揮杆過快、上杆不完全,或上杆過快。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2、比賽前先熱身

即使是正式比賽時,也可以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多做幾次空揮杆動作,當你覺得有信心並準備好時再擊球。當然,擊球前的熱身運動是不可少的,這樣能緩解一定的心理壓力。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3、記住好球的感覺

當你打出一記好球時,請記住這個擊球的感覺與方式。這就是選擇性記憶,不要因為打得不好而抱怨,要記住打球就是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運動。我們需要忘掉不好的揮杆,記住自然、協調的揮杆感覺。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4、集中注意力

擊球時,集中注意力,不要想著其他事情,尤其是那些喜歡賭球的球友,當涉及的賭資較大時,心理壓力會更大,也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在第一洞開球時,別想著這次總杆能打多少,在果嶺推杆時別想著下一洞開球。如果可以,在下場前一兩天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別把不愉快的情緒帶到球場上。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5、自我鼓勵

自我暗示是每個人的秘密武器。比如自己心裡想著“擊球時不要過快地抬頭,等球擊出之後再抬頭”,這是一種暗示。還有一種暗示是自我肯定,在困難的一杆之前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沒問題”來鼓勵自己。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6、情景化想象

很多球友不遠萬里地奔波到現場去看一場有頂級球手參加的大賽,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追星,而是想切身學習與體驗高手的球技以及擊球時的狀態與氣場。而有部分球友每次看完之後第二天下場打球成績也會相對較好,這就是想象與形象化。

因為感受過頂級球手揮杆和競技後,自己也想表現這樣的協調性與氣場。因此,即使不能去現場觀看頂級大賽,觀看球技很好的球友揮杆也是不錯的選擇。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7、巧用戰略

當自己信心不足時要學會巧用戰略。這個用一個案例來說明:賈斯汀·羅斯會在比賽中第一杆用球道木開球,來增加信心,因為他認為球道木準確性高,不容易失誤。因此當你信心不足時,可以選擇犧牲碼數來換取穩定,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心態,對自己的戰略有信心。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8、最佳狀態

經常有球友這樣的感慨“打好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打好的”,但是這種狀態保持得並不長久。為何不能一直保持?答案是這種狀態是由人的潛意識造成的,它也會記錄你所有的高爾夫記憶與經驗,這正是從另一個更穩定的狀態擊球。因此,當處於最佳的狀態的擊球時,請記住這種狀態。


高爾夫打不好?可能是你誤解了高爾夫!


每一次打球都像一場綜合實力的考驗,下次下場前,不如調整好狀態,用技巧來一場強者的對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