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過個春節花了半年工資

在小袋推送《份子錢、壓歲錢、年貨錢:“春劫”壓力如何破解》漫畫之後,有袋言人私下裡跟小袋說:是啊,過年的開銷太大了,雙十一都沒捨得買東西呢。11月到2月還有4個月呢,春節這麼有威力嗎?是的,威力就是如此巨大。

有人過年花了半年工資

按照媒體數據,有三成受訪者春節消費超萬元;而花錢最多的70後,破萬的比例更是近半。如果絕對值看起來還不算太誇張,那麼相對月入的比例可以說讓人瞠目結舌了。

有些人,過個春節花了半年工資

因為,能夠將春節花費壓縮在月入一半以下的只有三分之一,超過月入的卻有41.42%。一個月的收入看起來不太驚悚,因為一句“大過年的”多花點還是能接受的。然而,如果你知道有3.82%的人要花3-6個月工資、2.48%要花6個月以上的工資,就只能感嘆了。

錢不夠,靠借錢過年

講道理,壓歲錢和紅包是燒錢的絕對主力。

壓歲錢方面,近半的受訪者預算在2000元以上,且重災區集中在85後這個年齡段上;90後也並沒有逃過一劫,因為同齡人都是適婚年齡,春節恰好是“紅色炸彈”高發期。

這讓很多人不堪重負,有已婚育的人士坦言,平時除了房貸、車貸和家庭日用,一年攢下的錢在春節期間就全都散掉了。甚至有9.1%的受訪者需要靠借錢維持自己春節的花銷。

有些人,過個春節花了半年工資

然而,調查也透露出了玄機。社會中堅的70、80後雖然千金散盡但至少還能維持平衡,借錢過年的年輕人更多一些。有95後吐槽,自己工作一年半隻攢下5000元,春節花了7000多元。

這並不少見,因為最能花錢的一代都“月光”、乃至入不敷出,春節這一關並不好過,儲蓄觀念淡薄、打理財富意識欠缺是罪魁禍首。

這樣做,省錢又省心

紅包、壓歲錢這樣的人情禮節,和過年吃喝、孝敬長輩的開銷是省不下來的,但交通支出能壓縮:回家的機票、車票貴了,就讓長輩來工作的城市過年吧,所以本應人員流出的大城市成了熱門目的地,50歲以上旅客佔比同比增加42%。

統計數據顯示,除夕前一週,飛往哈爾濱、成都、西安、鄭州等熱門目的地的熱門時段航班已恢復全價,但是反向機票價格卻堪稱“白菜價”,最低1.2折起,且票源非常充足。

有些人,過個春節花了半年工資

“反向春運”既可以盡到孝心帶父母去旅遊、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又不必為走親戚、聚會喝酒、發紅包、七大姑八大姨逼婚等人情問題而煩惱,省錢又省心成了現在的熱門。

歸鄉是漂泊者最深處的情懷。這個春節,你的開銷是多少,又用了怎樣的省錢方法呢?

有些人,過個春節花了半年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