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崇尚:自然、天然的東西,自然的東西是無人工干預情況下自然生長得來的。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現在很多東西都是人造偽劣產品,很多都是對我們不利的。所以我們更崇尚天然自然的。針對我們的龜,很多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會比多數人工飼養的體質好,抗病力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原生態能養出好狀態的龜”這一觀念就不知不覺深入我們很多人的大腦裡了。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但是,問題來了,一味的仿原生態做法是否真的適合我們呢?是不是對於我們飼養有利?

其實真的在大自然狀態下,龜的生存率是很低的,我們真的要完全原生態麼?舉個例子吧,像海龜在產卵後,小龜孵化後的存活率因為各種原因,也只有到千分之一,你一定不信吧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這裡奉行的是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但是我們將龜當作自己的寵物飼養的時候,還需要嚴格奉行這樣的原則嗎?

例如,我們不建議在龜狀態不佳的情況下進行冬眠,這樣龜的損失率還是蠻大的。但是在自然條件下它沒有辦法,只能隨著溫度睡覺了,能不能醒就得看它的體質了。龜生病了難道我們也遵循自然?相信很多龜友是不會這樣做的。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很多時候我們飼養龜,會採用泥水;佈置一些水生植物等等。其實這些是好的。泥水的泥中,有著本身的微生物循環,入水後靜置一段時間,水系統會慢慢穩定下來。一些水生植物不僅可以為龜提供躲避處,還可以淨化水質,好處也是多多。

但其實很多朋友在操作的時候,會發現一段時間後有一些蟲子出現,水面飛的或者水裡遊的,發現很多雜七雜八的之前都想不到的情況出現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是吧。一個好的自然系統需要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這三者之間需要一個平衡,平衡不對稱這個循環就不好建立起來。而我們如果在家庭飼養,則很多條件都會遭到限制。

所以,很多時候,其實那些“不自然”還有“裸缸”更適合我們。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有些時候為了營造一種仿天然的環境,我們把環境設置的太複雜了或者諸如躲避處、假山什麼的設置的太狹小什麼的,最終導致卡住龜,溺水身亡。

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野生龜能活到成年,除了自己的體質強健,還得靠一點運氣。不管我們的龜是野生的也好,還是人工孵化的也好,更多的去了解它們。給它們最適合的環境才是好,不僅適合它們,也需要適合自己。我們作為飼主都不方便操作,那又要如何去照料它們呢?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味的追求,還得結合實際結合條件。通過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我們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哦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龜的仿原生態飼養,真的適合我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