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比你努力一點點,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讀過太多的勵志心靈雞湯,對於許多成功的“公式”自認為很瞭解,但是當看到下面幾個算式時,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1

1.01=1+0.01,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一年以後,你將進步很大,遠遠大於“1”。

1的365次方=1

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以後你還是原地踏步,還是那個“1”。

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1

0.99=1-0.01,你每天退步一點點,一年以後,遠遠被人拋在後面,將會是“1”事無成!

所以每天只比你努力一點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太遠。

從來沒有認真的這麼算過,0.01的差距,只需一年時間,居然真的把差距擴大了1260倍!數字是最能說明問題的,這種呈次方几何級數的變化,太可怕了!

有人說,如果我們按部就班,不進步,也不退步不就行了。但是這樣的情況太理想化了,不進難道不是退麼。

只比你努力一點點,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APP讓你能夠更好的利用碎片時間,碎片化閱讀、碎片化學習,碎片化概念越來越火。但最終發現我的時間已經完全被碎片化了。

每天早晨,刷牙的時候,腦中都會羅列當天需要做的幾件重要事情,簡單規劃一下哪個時間段做什麼事情,然而,每個夜晚我都是在深深的懊悔中入睡的,懊悔並沒有做完當天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我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7:30:睜眼看手機,朋友圈刷一遍;8:00:洗漱完畢坐下吃早飯,朋友圈再刷一遍;8:30:地鐵上微博刷一遍一夜之間錯過的那些事;9:30:終於坐到辦公室,喝口水冷靜冷靜,公眾號刷一遍;上班開會無聊、吃飯沒得話題、蹲廁所太漫長,各種社交平臺通通刷一遍......

我想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天,充分利用每一秒碎片化時間的你,終於在一天結束時自我感覺沒有錯過今天發生的每一件事而安心睡去。然而在忙忙碌碌一段時間後,又驚覺好像什麼都沒做。

只比你努力一點點,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最近,我把很多APP應用從手機裡刪掉了。因為突然發現這些應用侵佔我太多的時間。

當我們被手機綁架時,已經忘記了當初擁有手機,擁有移動網絡是為了充分利用我們的碎片化時間。是為了在堵車、等人、如廁、排隊等待時,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獲取信息和學習一些知識。然而,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卻切割了我們本來應該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整塊時間。

每半個小時刷一次微信朋友圈,任何一件小事和小的心情都需要發一條微博,開會時90%以上的人在低頭看手機,開車的人在等紅燈的30秒鐘需要看手機,騎電動汽車的人可以邊走邊看手機,甚至走路都在看視頻......

在今天如果一個人自我約束能力有限的話,抱著手機玩一通宵毫無問題。但我們時間成本極為昂貴,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應該將精力和時間耗在裡面。

只比你努力一點點,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每個人工作的時間不過每天八個小時,還有八個小時睡眠,那另外八個小時才是我們一生中需要充分利用的時間。但是我們更喜歡用刷微博、微信、玩手遊的方式來填滿這段時間。然而你不知道我們利用時間碎片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時間早被碎片化了。

有時我在想,假設一個人在1年,3年,甚至5年的時間裡天天看這些,而另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跨度裡看的是有價值的信息,天長日久會有多大的差異?

恐怕非常震撼,只是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種差距。這種差距是每一秒閒暇的投入和分配所造成的,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彌補。

不少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總是奢望馬上就能遇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機會。然而,很多機會不是等來的,是要靠不斷積累和尋找發現的。一旦找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機會,即便起點相同,但是選擇了不同的拐點,幾年之後的差距也會大大不同。

每天我們被各種娛樂話題所驅使,每次一個事件一出來,很快便會吸引一大票看客,可看客只看到事情的開始,並不關注事件如何解決和解決的結果。淺嘗輒止久了,深度思考、深度學習、深度探究的能力自然也就沒了。這樣最終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在信息差的戰爭中早早出局,把機會留給那些關心時事的人。

畢業後,我們的生活、感情、職業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在畢業這5年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將決定他一生的高度。我們能否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對零碎時間這個資源的把握。

只比你努力一點點,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時間碎片不能去創造也無法消除,但不能因為時間碎片的“好”而忘記了成事之本的時間塊,否則就會本末倒置。集中利用好時間塊,有意識地去消磨時間碎片,才會讓你的時間管理錦上添花。

所以,2018的下半年,要努力做到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而不是時間被碎片化;在浮躁的時代,真正擁有自己的思想,保持專注、獨立的思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