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57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首次頒佈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現已改稱“國家自然科學獎”)。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頒發面向全國的科學獎金。

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科學家分別是錢學森、華羅庚、吳文俊。

點擊視頻,觀看頒獎現場珍貴影像


錢學森

他的身上有光芒璀璨的標籤——“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有人說他一個人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他曾說:“我是大唐的後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


“學神”錢學森

除了天賦異稟,錢學森的“學神”氣質也和他所接受的啟蒙教育有關。

錢學森曾不止一次地對人說:“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兩個高潮,一個是在師大附中的六年,一個是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

那是一段令錢學森最難忘的青春歲月:每天中午吃了飯,大家在教室裡討論各種感興趣的科學知識,數學、物理、化學……不怕考試,不死記書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記憶。不論什麼時候考,怎麼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而後,錢學森順利地完成了上海交大、麻省理工學院的學業並追隨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錢學森形容這段求學讓他“一下子腦子就開了竅”。

當時整個加州理工學院校園瀰漫著創新的學風。據錢學森回憶,“這裡的創新還不能是一般的,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錢學森就加入“火箭俱樂部”,是5位創始人之一,他擔當理論設計師的角色。而火箭在當時還屬於幻想中的東西,大家把小組稱為自殺俱樂部,因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充滿了危險性和不確定性。這個俱樂部就是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前身。這個實驗室主導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內的諸多項目。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老師錢學森

錢學森說:“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他所說的“這一點”就是如何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曾與錢學森先生共事過的航天專家沈辛蓀回憶說,他向錢學森請教問題時,他從不說“你做得不對”,而總是說:“你換一個思路,再考慮行不行啊?”總是用商量的語氣,但實際確是在啟發。“錢老從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年輕人獨立思考。”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錢學森不僅鼓勵創新,在教育理念上也很新潮。

“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數據和公式嗎?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有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除了醉心學術,錢學森最大的愛好就是古典音樂。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軍人錢學森

1970年6月,中央軍委任命錢學森為國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由聶榮臻元帥兼任。儘管沒有軍銜,他卻成為指揮國防科技戰線千軍萬馬的將星北斗,攥緊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錚錚鐵拳!

作為一名軍人,他兌現了自己的使命與擔當。新華社發佈的《錢學森同志生平》中,概括了他的11項“第一”: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中國首次導彈與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中國第一次潛艇水下發射導彈……這些“第一”,劃時代地改變了中國,也劃時代地改變了世界!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45年4月,錢學森作為馮•卡門的主要助手,第一次來到當時世界上火箭技術最為先進的納粹德國,作了詳盡的記錄,為撰寫考察報告提供了重要依據。此報告總共13卷,馮•卡門執筆第一、二卷,錢學森完成第三、四、六、七、八卷中7個部分的編寫。

10年後他毅然回到大洋彼岸的祖國。錢老說:“中國人民說我為國家、為民族做了點事,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外國頭銜……”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55年,錢學森一家四口順利回國 ​

華羅庚

在美國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展列了人類歷史上88位最重要的數學偉人,中國數學家華羅庚就是其中之一。著名數學史家貝特曼說:“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我願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天

1985年6月,應日本亞洲交流協會邀請,75歲的數學家華羅庚赴日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下午4時,華羅庚坐輪椅出現在東京大學教室,開始演講。講到興起,華羅庚用柺棍當教鞭,脫去外套,解開領帶……在場的他的學生計雷說,彷彿見到了大學時,華老師上課時的樣子。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演講完畢,華羅庚在掌聲中走向輪椅,一位日本女數學家上前獻花,這時他卻緩緩倒下。當晚10點,醫療小組宣佈華羅庚因心肌梗塞逝世。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華羅庚生前最後一張照片 ​

就在華羅庚逝世前半個月,一位記者曾問他,“你最大的希望是什麼?”華羅庚思索片刻後回答道:“我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天。”

如戰士犧牲在沙場,一代數學宗師最後的身影留在了講壇上。


自學成才的數學家

華羅庚小時成績並不好,但數學老師王維克發現了他在數學上的天賦,把自己的藏書送給他。

15歲時,華羅庚到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求學,由於貧困,一年後便退學了。他回到江蘇金壇家裡的雜貨鋪,邊站櫃檯邊自學,有時算得入迷,竟將自己演算的結果當成貨款告訴客人。

19歲那年,華羅庚感染傷寒,險些喪命。臥床半年後,落下終身殘疾。他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他幽默地說自己走路是“圓與切線的運動”。

華羅庚尋找小城中所能找到的書看,卻只找到一本薄薄的50頁微積分教材。即便如此,他竟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耐心的計算,發現數學家蘇家駒論文中一處錯誤。

20歲的華羅庚發表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看到後,驚奇不已,說“這樣的年輕人應該到清華來!”,破格聘他為助理員,管理收發文件等雜務。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利用工作閒暇,華羅庚用兩年時間,自學完成別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學業,發表了十幾篇論文,自修了英、法、德語。1933年,華羅庚被破格提升為助教,兩年後成為講師。


初中畢業的教授

1936年,華羅庚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首席教授哈代鼓勵他申請博士學位,華羅庚卻說,“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他放棄博士學位,作為訪問學者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兩年時間寫了20篇論文。他提出的“華氏定理”還改進了哈代的結論,哈代讚許他為“劍橋的光榮”。

華羅庚的每一篇論文都有資格獲得一個博士學位,但他一生僅有一張金壇中學的初中文憑。


“梁園雖好,非久居之地,歸去來兮!”

抗日戰爭期間,英國人要華羅庚留下來教書,他卻放棄一切毅然回國,到西南聯大任教。資格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讓初中畢業的華羅庚晉升為教授。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30年代華羅庚與家人在西南聯大 ​

1946年,美國伊利諾大學聘請華羅庚為終身教授。1950年,祖國解放的消息傳到美國,華羅庚放棄優厚的條件,舉家回國。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40年代 華羅庚與家人在美國 ​

在《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中,華羅庚發出呼籲:“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地,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50年,華羅庚與許多留學同學一同乘輪船回國 ​

吳文俊

他,提出的“吳公式”“吳方法”讓“外國人跟著中國人跑”,不少人卻對他知之甚少。他,37歲就與華羅庚、錢學森一起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82歲高齡又站在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領獎臺上。他,鶴髮童顏,是個80多歲還偷偷跑去玩過山車的“老頑童”……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與數學“誤打誤撞”結緣

說起與數學結緣,吳老笑稱是“誤打誤撞”。據他自己所述,當初報考交通大學數學系完全因為高中學校承諾提供獎學金。

當然,獎學金只是助力,真正讓吳文俊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是他大學一年級的數學老師。“那個老師用自己編的講義把數學講得很精彩,那時我才真正開始想要研究數學。”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41年,就在吳文俊大學畢業後不久,日本侵略軍開進上海租界。他在教課謀生之餘做一些數學研究,但如同盲人騎瞎馬找不到出路。正當對數學逐漸心灰意冷時,國際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一生。

40年代中期,陳省身在國內各著名大學數學系招集了十幾位優秀畢業生,進入數學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員,吳文俊就是其中一員。在陳省身指導下,吳文俊得以在“現代數學女王”拓撲學的深水中游泳。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那時美國數學家惠特尼推導出一個著名的“對偶定理”,可是證明十分長。經過精心推導,吳文俊給出了一個只有幾頁紙的證明。當時最具權威的美國《數學年刊》刊載了這個公式,惠特尼說,我的證明可以扔掉了。


留學法國掀起“拓撲地震”

在完成“對偶定理”證明的同一年,吳文俊考上了中法交換生,於1947年赴法深造,僅花兩年時間就獲得了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為參考更多外國文獻,他自學了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他在巴黎居住的旅館房間沒有光線,每天起床後,就去附近咖啡館做研究。

沉浸在這種鍥而不捨的鑽研裡,他證明了公式W=SqV(後來的“吳公式”),引發了“拓撲地震”,且解決了數學界最棘手的難題——證明4k維球無近復結構。當時歐洲的數學大師都難以相信這是一箇中國留學生做出的成績。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研究蒸蒸日上時,他選擇了回國。被問及國外科研條件那麼好,為什麼要回國時,吳文俊皺起眉頭,“我常說,你不應該問一個人為什麼回國,而應該問他為什麼不回國。回國是不需要理由的。學有所成之後,回來是自然而然的事。”


年近花甲 從頭學習計算機語言

相當長的時間裡,不少西方數學家認為中國古代數學不是世界數學的主流之一。而在上世紀70年代,吳文俊洞察出中國古代數學包含著獨特的機械化思想,能把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再編成程序輸進電腦,代替大量複雜的人工演算。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他拋開已成就卓著的拓撲學研究,年近花甲從頭學習計算機語言。有很多年,吳老的上機操作時間都是整個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的第一名。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數學是笨人學的,我是很笨的,腦筋不靈。”吳老自謙。正因這種近十年日積月累的“笨功夫”,吳文俊開創了近代數學史上的第一個由中國人原創的研究領域——數學機械化(國際稱“吳方法”),實現了將繁瑣的數學運算、證明交由計算機來完成。此後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等很多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都有數學機械化的廣泛應用。

2000年的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被授予兩個人,一位是袁隆平,另一位就是吳文俊。

致敬!62年前,這三位科學家,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