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融資有所起色 3D打印即將在這個行業迎來技術應用爆發?

曾經大熱的3D打印行業,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11月8日,中國3D技術產業聯盟理事長羅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來看,3D打印融資有所起色,但變化不大。不過,11月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廣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格科技)創始人兼CEO桂培炎時瞭解到,牙科醫療領域正被海內外3D打印廠商瞄準發力,“現在3D打印就是卡在應用點的尋找和契合上,而牙科給了3D打印一個非常大的契合點,這將會是一個井噴式的爆發,是3D打印技術突破瓶頸的點”。

桂培炎預計,未來5~10年,3D打印在牙科領域的體量將超過200億美元。不過,桂培炎也看到,該技術在推廣方面仍面臨著技術和人文觀念兩方面的挑戰。


今年融資有所起色 3D打印即將在這個行業迎來技術應用爆發?


3D打印在牙科行業將迎來爆發?

我國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中,醫療領域一直是重要的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今年,3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不斷深化,其中又以骨科、牙科為主要應用細分市場。

11月7日下午,桂培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D打印技術在牙科醫療領域的應用增長非常快。據他預計,未來5到10年,3D打印在牙科的市場體量將超過200億美元,在局部產品——特別是種植類產品上,市場空間非常廣闊,他認為,“牙科市場總體來說都可以被3D打印,包括種植、修復等等,只是時間問題”。

桂培炎表示:“截至目前,3D打印在牙科領域的滲透率還不到10%。但是我們可以看到,3D打印在這個行業每年至少有30%~40%的增長,所以這是個巨大的商機,我們有非常多的海外競爭對手也跟我們合作,因為覺得這個應用領域非常誘人,而且是即將爆發。”

產業信息網曾在《2015年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空間分析》中預測,到2020年,全國口腔醫療設備及相關產品與服務市場將突破4000億元。據瞭解,在口腔領域中,3D打印技術主要應用於製造手術導板、牙冠牙橋、牙科模型和硬性矯治器等。

11月8日下午,羅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應用端,醫療康復領域——包括齒科已經開始發力,國內大的三甲醫院、骨科醫院、康復醫院都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利用3D打印技術。口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爆發點,現在其實已經開始(爆發)了。”

不過桂培炎也告訴記者,3D打印技術接下來要在牙科領域大為推廣,也有挑戰。首先是技術上的挑戰,“技術的整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沒有人把(行業鏈條裡的)這些技術串起來”。其次,在於大眾觀念的改變,市場教育仍需要時間。

3D行業融資只是有點起色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黑格智造也剛剛對外正式宣佈了完成A輪3.25億元的融資消息。此次融資由IDG資本領投,深圳富士投資集團、逸輝耀投資跟投。

與黑格智造差不多同期宣佈融資消息的,還有3D打印材料商Polymaker,不過Polymaker並未對外透露具體的融資金額;今年更早的7月,國內3D打印公司清鋒科技3D-FAB也宣佈完成5000萬元Pre-A輪融資;今年2月,光固化3D打印機研發商UNIZ對外宣佈了獲得4500萬元A輪融資的消息。

似乎在資本端,3D打印在歷經冷靜期後,今年開始呈現出回暖的跡象。

對此,羅軍則表示,今年3D打印領域的融資確實有點起色,但並沒有大的變化,“一方面資本界並不完全瞭解這項技術,無從下手,究竟應該投設備研發企業還是投應用企業,他們無法判斷。另一方面,目前國內3D打印企業基本處於起步階段,規模並不大”。

記者還了解到,2017年至今,全球3D打印設備出貨量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羅軍告訴記者,這是因為3D打印在工業領域、醫療領域、教育領域、建築領域已經由概念階段深入到應用階段,社會各界的認識大幅提升。尤其是教育領域,目前各個學校都在建3D打印創客教室,大大提升了市場對3D打印設備的需求。

桂培炎告訴記者,3D打印的普及沒有想象中快,因為要真正想實現批量化生產,除了技術和材料性能提升、傳統生產觀念的革新等,生活應用場景的拓寬和挖掘,都需要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