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喜欢二战的朋友请关注,我写作二战德国的人物、军衔、制服等题材,逐步成为一个二战德国人物资料库,介绍历史供学习批判,揭露法西斯的罪恶。更多内容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在“文章”里查看。

我以前的文章介绍过纳粹德国帝国保安总局的情况及相关人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保安总局第三处(国内安保)的处长,此人本是经济学家出身,但在纳粹邪恶理论鼓动下,变成了一个杀人如麻、血腥残忍的刽子手,他就是奥伦道夫。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奥托.奥伦道夫,1907年2月4日出生在德国瑟赫尔德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时主修经济与法律,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早在1926年,奥伦道夫就加入了党卫队,编号880,他在党卫队里算得上是老资格人物。纳粹上台时,他在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并担任纳粹学校的教师,后来他还担任过帝国商业委员会贸易部的部长及政府的经济顾问。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按理说,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经济学家,理应在经济领域大有作为,然而,谁也没料到,奥伦道夫此后的所作所为,却完全成为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角色。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1939年,奥伦道夫晋升为党卫队旗队长,担任帝国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负责德国国内的安保工作,这个职位他一直干到德国投降。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党卫队的特别行动队也尾随国防军部队进入占领区,他们的任务就是屠杀犹太人。特别行动队分为ABCD四个支队,希姆莱任命奥伦道夫担任D支队的指挥官,前往乌克兰南部区域进行特别行动,奥伦道夫曾两次拒绝这个职务,但希姆莱以“人手短缺、高度机密”等原因说服了奥伦道夫接受了这份“脏活”。(第六处处长舒伦堡本来也被任命为一支特别行动队的指挥官,但小狐狸很聪明,硬是使出浑身解数推掉了这份杀人犯的差事,后来还营救了不少犹太人)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奥伦道夫担任特别行动队D支队长官的期间,在乌克兰、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区犯下九万多起血腥屠杀事件,其中1941年9月在尼古拉耶夫屠杀2.4万多人、1941年12月在辛菲罗波尔 杀害了1.4万多人。奥伦道夫不喜欢枪口抵近受害者的后脑行刑,他要求手下将被屠杀的犹太人排成一排,保持一定的距离开枪,他认为这样能够减轻刽子手的心理压力。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党卫队特别行动队。

1942年2月开始,特别行动队B支队的阿图尔.奈比“发明”了一种新的杀人方法--毒气车,利用汽车尾气在密闭的货车里杀害犹太人。奥伦道夫向希姆莱抱怨,用尾气杀人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因为这种杀人方式费时很长,而且一次最多只能杀掉15人,不符合“经济规律”,他建议以更有效率的手段来清除犹太人。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党卫队屠杀犹太人照片。

奥伦道夫是担任特别行动队长官时间最长的人,1943年他又担任了德国经济部某局的副局长,组织起一批专家研究如何在战后稳定德国的货币和经济秩序,很难想象,一个昨天疯狂杀人的刽子手,今天居然坐下来道貌岸然的讨论经济问题,这是怎样分裂的双重人格?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1944年11月奥伦道夫被晋升为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中将),继续进行他特务头子与经济学家双重身份的工作,1945年德国战败前夕,他与希姆莱一起从弗伦斯堡逃跑,并在吕内堡附近被盟军逮捕,希姆莱不久自杀身亡,奥伦道夫则被送上了法庭。

从经济学家到杀人狂魔、保安总局第三处处长、党卫军中将奥伦道夫

被审判时的奥伦道夫。

在庭审中,奥伦道夫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拒不认罪,态度顽固,声称他对犹太人的屠杀没有错误,与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性质相同,对屠杀儿童的罪行,他的理由是“这些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报复,所以必须斩草除根”。

1948年4月,奥伦道夫被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判处绞刑,1951年6月8日,奥伦道夫在巴伐利亚的兰茨堡监狱被处以绞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