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幾年前,讀到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當時我十分不解——40歲的蘇軾怎麼就自稱老夫了呢?

直到有一天,我的鬢角也冒出了一根白髮,突然間就有些明白了。

那之前,我有著一頭讓人稱羨的烏黑髮亮的頭髮,總是喜歡扎一個高高的馬尾,看上去充滿著青春與活力。

那時,許多熟識的人看到我,都會稱讚我的髮質好,而我卻不以為然。

鬢角的白髮接二連三地冒了出來,我不斷地將它們扯去,可是扯了又長,長了又扯,它們就像春天裡的韭菜,割了一茬又長一茬……聽說,白頭髮不能扯,越扯越多——可是,不扯,它們就不會長了嗎?

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為了不讓人看見我鬢角的白髮,我將馬尾放了下來,可是頭髮卻不聽話,也許是頭髮太多的緣故,披頭散髮顯得有點蓬鬆,不順溜,去理髮店坐一個下午,拉直後,仍然不理想,索性便剪短了。

剛剪頭髮的時候,兒子看著我齊耳的短髮和遮住額頭的齊劉海,就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撅著嘴說:“蘑菇頭,真難看!”

我將鬢角的頭髮攏起來給兒子看,小聲地說:“你看,媽媽鬢角兩邊長白頭髮了,露出來就成老太婆了!”

那時兒子比我矮一個頭,他仰臉看著我,著急地用雙手在頭頂上比劃著:“媽媽,我喜歡看你把頭髮往後梳的樣子……”

可我心裡明白,那個扎馬尾的自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剪短頭髮後,我的頭髮看上去依然烏黑髮亮,鬢角的白髮都被隱藏了起來。有熟人看見我烏亮的bobo頭,總疑心我是戴的假髮,不相信我會有那樣的髮質和髮型,有次一個人竟然撥開我的頭髮去看,然而並沒有發現什麼假髮,又嘖嘖地稱讚了一番。

聽過一夜白頭的故事,我總疑心自己的頭髮是因為思慮過多,熬夜過多造成的,後來,問過我的媽媽,她說:“我30多歲時頭髮差不多已經全白了,你這還算好的!”

幸虧媽媽的遺傳基因不夠強大,要不然——我真不敢想像自己“人未老,發似雪”的樣子——電影裡白髮魔女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一閃而過,才幾年的光景,兒子的個頭猛地往上躥,已經比我高出了一個頭,我仰頭看著兒子的臉,不由在心裡感嘆著:兒子都這麼大了,我怎麼會不老啊!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去扯那些白髮。

今天,在翻看《蔣勳說宋詞》時,讀到蘇軾,一根銀絲突然掉落在書頁上,它是那樣的晶瑩剔透,簡直就像是一件天然的藝術品,那一瞬間,我忽然明白——這可是歲月送給我的禮物啊!

40歲的蘇軾,豪氣干雲:“鬢微霜,又何妨……”

43歲的蘇軾,被貶黃州,他從雲端跌落至泥淖,在友人送給他的一片東坡上耕種,自此,這個世界上便多了一個東坡居士,他在破屋中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他彷彿無所不能,詩詞書畫樣樣精通,還會烹製美食——東坡肘子……

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在修行中也許會走許多彎路,同時又會不斷地醒悟,不斷地豁然開朗,看開,看透,變得灑脫。

不惑之年,鬢微霜,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