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近日,有一條新聞引起我的興趣,那就是“內褲銷量增加佐證經濟回溫”,據說是因為遼寧男士內褲銷量激增,有相關經濟方面的專家就指出:遼寧的內褲銷量增加這一事實,可以佐證遼寧經濟回溫。

這一推論是根據2008年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提出“內褲理論”得出的,格林斯潘的“內褲理論”是指經濟不景氣,男人不得不節省消費開支,甚至不再經常買新內褲;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導致離婚率攀升,離婚的男人不再注重自身形象,對新內褲需求驟降。而當經濟復甦,男人可以稍加揮霍,離婚的男人也要開始新的約會,於是內褲銷量自然大幅攀升。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教授說:今年遼寧經濟回溫,從某些角度應驗了“內褲理論的有效性”;但研究經濟發展要更加綜合、全面的進行分析。

圖一為2016-2018年遼寧及全國男士內褲銷量走勢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圖二為遼寧即全國男士內褲銷量同比增長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圖三為遼寧男士內褲尺碼分佈(按銷量)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圖四為遼寧男士內褲顏色分佈(按銷量)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很多網友對此言論提出了調侃與質疑:內褲銷量激增,會不會是天冷需要多穿一條內褲?或者是內褲不幹,或是內褲質量下降不禁穿造成的。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除了內褲理論之外,經濟學上還有一些經濟現象,如“裙長理論”、“口紅效應”。

“裙長理論”是1920年由美國經濟學者喬治泰勒提出,主要內容是:女人的裙長可以反映經濟興衰榮枯,裙子愈短,經濟愈好,裙子愈長,經濟愈是艱險。這是因為“經濟增長時,女人會穿短裙,因為她們要炫耀裡面的長絲襪;當經濟不景氣時,女人買不起絲襪,只好把裙邊放長,來掩飾沒有穿長絲襪的窘迫。”

“口紅效應”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慾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尤其是當柔軟潤澤的口紅接觸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經濟的衰退會讓一些人的消費能力降低,這樣手中反而會出現一些“小閒錢”,正好去買一些“廉價的非必要之物”。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內褲銷量增加佐證經濟回溫”這一理論,歡迎留言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