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學|“我的學生既是編劇又是導演”


新教學|“我的學生既是編劇又是導演”

我們常常抱怨學生缺少想像力,卻很少注意到,實際上許多時候正是我們老師的不當教育先給把學生的想象力扼殺了。我們常常用“考試不這樣考啊!”之類的話來遮掩我們的罪行。是的,考試不這樣考。但一個只會用考試的方式育人的人,是會用各種方式把學生的創造力給消滅乾淨之後,還會指著學生說:你真笨。

學生的想像力真的失去了嗎?請看下面的學習實錄。

學習內容:《項脊軒志》《寒花葬志》《醉書齋記》

任務設計:

如果你是導演,請你完成以下鏡頭的場面設計、指導演員表演及拍攝說明。並給每個鏡頭取個名字。

必選題

①偃仰嘯歌,冥然兀坐

②今已亭亭如蓋矣

③頃至會心處,則朱墨淋漓清漬紙上

④惟內子時映簾窺餘

⑤目眶冉冉動

自選題

自選《項脊軒》《醉書齋記》各兩處。

看同學們學習結果,你會發現他們的想像力像春水一樣,一遇東風即漲春潮,澎湃而起,漫然而至。當然,我知道這些稚嫩的“作品”還很不成熟,也可能缺乏理據,甚至與文本違合,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放飛的就是他們思維的小鳥,即使這次偏離了航道,但只要擁有了飛的能力,還怕它飛不到正確的遠方嗎?

我極力呼籲,尊敬的語文老師們:讓我們自由一回!

學習結果展示

新教學|“我的學生既是編劇又是導演”

左側為陽憶杉同學,右側為問馨霖同學

陽憶杉同學作品

《項脊軒志》《醉書齋記》精彩鏡頭導演設計高二(3)班 陽憶杉20180915

1.偃仰嘯歌,冥然兀坐。(《項脊軒志》)

(一個對書房內全景鏡頭的環繞,最後停留在演員身上)演員背靠椅背(以表現身體裡壓抑著的巨大力量和感情,必須藉助外界加以抑制)坐在中式梨花木椅上,左手緊緊抓住椅子的放手處,右手略微顫抖(表示激動)地緊握著書卷(書的右邊一半窩在左邊一半的下面)(鏡頭拉近到書頁上,定格1-2秒在書上密密麻麻的筆記小注上)

驀的,左手力拍桌子(“呯”一聲),演員猛地抬頭,視線脫離書本看向屋頂,大聲而非常急促地朗誦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最後一句吼出)(朗誦完之後對演員面部特寫兩秒,演員不動,但是眼中必須露出與詩同情,且淋漓盡致後包含的一絲絲意猶未盡)鼻息輕輕一嘆。(表示正在調整情緒,更柔順地連接下文)

演員調整姿勢(因為情感剛剛被宣洩出來,繼續繃緊很不自然),整個人伏在桌面上,書本被雙手輕輕按壓,翻過兩頁,頭靠近書本(距離約等於小時候要被母親說“不要眼睛啦!”時的那樣近,以表示太過專心以至於忘記顧惜自己的身體)。(鏡頭緩緩略過書架上滿滿的書籍作為時間流逝的表現,也是和前文快節奏的對比,讓劇情進展張弛有度)

(插入放大後的翻書聲音,自然把鏡頭引向主人公)演員稍稍抬起頭,輕微嘆息,視線透過小窗看向遠方且目光迷離沒有定焦(表示沉靜在書中內容和內心情感之中),喃喃吟誦道(前面一句是朗誦,表示心中豪邁激憤,不用吟誦是怕這份情感被吟誦的調子拉長而弱化;此處用吟誦正是為了表現主人公內心的矛盾悲傷,是哀婉情感的氤氳和延長)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定讀出肝腸寸斷之感,演員的淚水隨著吟誦慢慢累積,在最後一句哽咽處時留下一行清淚)(鏡頭隨著淚水下滑,直至滴落在書頁上,正好暈染開在這句詩的文字上。注意,準備的道具書一定是紙張薄,方便讓淚水把文字染得模糊不清),演員雙手不可擦掉淚珠(擦掉淚珠=擦掉苦心經營出來的氣氛!並且這也能夠體現此時主人公依舊停留在詩句情感裡,未迴歸現實),而不能繼續掉淚(會顯得虛假誇張),鏡頭中唯一的變化是雙手緊緊地狠狠地抓著衣角,又鬆開,又握緊(注意,道具衣服也要輕薄,方便顯露皺褶),視線依舊透過窗戶,(兩聲鳥叫)視線隨聲音上移,隨著一雙飛鳥漸漸遠去(以成雙的飛鳥反襯詩中的悲情,更顯示主人公的悲傷之情)(鏡頭轉變為主人公的視角,隨飛鳥停留在煙霧迷茫的遠山上)

(鏡頭縮放,從窗外縮回到屋內,主人公在鏡頭中央位置時鏡頭靜止不動)演員仍未回過神來,呆呆的痴痴的依舊立在原處(亮度漸漸暗淡)。


2.惟內子時映簾窺餘(《醉書齋記》)

(鏡頭聚焦在主人公桌子上的書本上,漸漸拉遠,以俯視的角度將主人公痴醉讀書的樣子表現,不露正臉,只拍到其伏在案上的後腦勺)主人公不時淺淺點頭(鏡頭停放七至八秒),讀至會心處,主人公兩眉上挑(此處只是較有感觸,不能夠太誇張,做到驚訝或者滑稽的程度就不合適了),“崩”主人公面帶微笑地左手食指輕敲桌子,“搭拉”(門簾處傳來受驚後的響動,不必過於明顯,此處是做伏筆和暗示),主人公欲要把頭轉過去查看異動,但是轉到一半(一瞬間表現出十分不捨得的神態,詮釋不去查看異動只是因為太痴迷於書籍)又快速轉回,右手飛速在紙上勾點批註(鏡頭給快速跳動的筆尖特寫,隨後聚焦在主人公興奮地眼神上,然後鏡頭繞著奮筆疾書的主人公慢慢旋轉,表示時間之久),主人公的眼神愈發炙熱,(鏡頭閃一下清晨太陽所在之處,為伏筆)寫了快一整頁空隙的數量後,墨水不夠(鏡頭放在最後一個只有起筆落筆兩點重筆有痕跡但是中間空白的筆畫上),主人公懊惱皺眉頭,十分粗魯急躁地直接把毛筆尖用力戳到硯臺中,連把多餘的墨水刮掉的步驟都省了,又繼續書寫著。

(鏡頭轉至正午時的大太陽,接著穿插幾處正午時候的小景,開始配音聒噪的蟬鳴,之前在書房內觀眾無法聽見蟬鳴是因為主人公過於專心)主人公似乎遇到瓶頸,左手託著下巴(因為右手舉著毛筆)凝神苦思,“搭拉”(同樣的門簾聲,但此處是之前那處音量的三倍),驚“醒”主人公,主人公自然地埋怨懊惱的朝門簾處望去(鏡頭順著他的視線快速射到妻子的眼眸中),妻子放下撩著門簾的左手(門簾並沒有快速搭下來,後臺可用較硬的布作為道具,表示妻子撩著門簾站了很久,以至於門簾難以輕易歸位了),眼中帶有責備,但更多的是無奈(不能夠表現的有驚訝一類的情感,一定要有一種發生過很多次習慣了的感覺,因此動作必須十分自然)。

主人公見到妻子之後習慣性的“一驚”(對演員要求極高,因為兩詞本身是矛盾的,但在這個故事裡又是合理的),有如夢初醒之感,隨即報以歉意一笑。妻子微微搖搖頭後輕輕嘆口氣(不能有臺詞,因為為了表現之前的勸告都是無效的,妻子索性什麼也不說了,體現主人公實在已經對書籍著了魔),妻子撩著簾子退出書房,門簾落(鏡頭停留在落下的門簾上,給觀眾思考時間)。

新教學|“我的學生既是編劇又是導演”

右側為陸之航同學

陸之航同學作品

枇杷依舊

【鏡頭直對歸有光的臉】歸有光輕聲誦讀詩篇【安靜,只有輕微的讀書聲】,但聲音戛然而止【比讀書聲音更小的充滿生機的鳥叫聲出現】。(安靜的環境中易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視線從書本上離開,筆仍拿在手中,看向窗外,眼神若有所思。【鏡頭慢慢拉至窗外,直至上半身出現在畫面內,畫面中心為歸有光的眼睛】歸有光的眼神突然空洞,隨即迷茫,隨即充滿追憶【迷茫的時間最久,空洞最短】。

(“若有所思”:突然想到枇杷樹,看到它已經亭亭如蓋了,回想妻子種下時的情景,此處不帶感情色彩,只有“思”;“空洞”:故去妻子突然出現在腦中;“迷茫”:心中循環:“我的妻子故去了?”“我的妻子什麼時候故去的?”“我的妻子怎麼故去的?”……;“追憶”:回想和妻子生活的形形色色,迸發出強烈的懷念,富含感情色彩)

這時他慢慢放下了筆,同時閉上了眼睛,慢慢呼吸,似在品味空氣,十幾秒之後,睜開眼睛,眼神古井無波。慢慢站了起來,走向門外。【緊貼歸有光後背跟隨拍攝,畫面昏暗壓抑】(剋制悲傷,平復追憶所帶來的過去與現實的落差)

在門口停了停,立即走出項脊軒,駐足枇杷樹前。【畫面霎時鮮豔生動,從下往上拍攝,枇杷樹佔畫面的大半部分,歸有光做仰望姿態,他的背部佔小半畫面。】(以顯示枇杷樹之亭亭如蓋,說明妻子去世已久)

【鏡頭全給枇杷樹】枇杷樹生機勃勃,兩隻小鳥緊靠著,在樹上休憩,發出清脆的叫聲,似在談情說愛。(手植之樹如今生機勃勃,人卻已長逝了。一生一死,觸動歸有光內心最柔軟之處)

【歸有光和畫面都不動】傳來令人斷腸心碎的抽泣聲,若有若無,似真實存在又似虛無縹緲,充溢在空氣中。【鏡頭從高處向下拍攝歸有光後背和枇杷樹,拍攝高度跳躍式升高,抽泣聲不變。】(不知道哭聲是否真實,不知道是誰在哭。也許是歸有光因人事變遷而哭,也許是鄰居因為毫不相干的事而哭,也許是妻子在陰間為他而哭,也許是手植的枇杷樹在哭,也許是鳥兒在哭,也許是世間無數失去摯愛的人在哭,也許是悲慘的命運在哭,也許是老天爺在哭。但不論如何,“哭”,都是歸有光內心的真實寫照,都使他的悲慟愈發強烈,愈發懷念妻子)

結束。【鏡頭升高到把整個城市一覽無餘時,畫面瞬間消失】

作品由孫晉諾分享,怎麼樣,很有畫面感,很有想象力吧?其實,學生一開始都是充滿想象力的,關鍵要看我們的教育是否真的鼓勵想象力以及鼓勵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