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工地大門,撒向城市的各個角落。

穿行在都市的車流裡,擠走在熙攘的人群中,他們像覓食的鳥雀,迷茫而急切。他們與身邊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格格不入,顯得另類而異樣。

面對咫尺之遙的奢華和誘惑,他們或許羨慕卻不留戀。他們知道,那些永遠都不會屬於自己,屬於他們的是那故鄉的黃土地和跑著雞鴨的農家小院。小院裡有他們年邁的父母、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那裡是他們永遠的牽掛與思念。

灰頭土臉,骯髒的工裝,甚至已扯開了縫的褲襠,這些並沒有讓他們感覺自卑和難為情,更不會刻意地去遮掩。他們三三兩兩地議論著哪裡信號最強,然後各自尋找著蹭網的屋簷。

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工地上沒有電視報紙,更沒有網絡信號,他們在工作之餘除了喝酒就是玩會兒手機。當然,他們也沒有工作之餘,只有在每個不加班的晚上才會有空出去蹭個網。

同樣生活在這個信息時代,寂寞、空虛、單調讓他們迫切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勞累、孤獨、思念讓他們很想和親人們說說話,把心中的壓抑排遣。可他們又深知掙錢的不易,每分錢都淌著血汗。也許年邁的父母在等著錢看病抓藥,也許嗷嗷待哺的嬰兒在等著奶粉錢,或者是兒子讀大學和結婚買房所欠下的債務等著償還。為了省下幾十元的電話費,蹭網成了他們的習慣。

在每個工地附近,農民工蹭網幾乎成了一道灰色的風景線。

每天吃過晚飯,他們幾乎傾巢出動,撒向工地的周邊'。包圍著每一個有WIFI信號的商家、銀行門口,或站著,或蹲著,有的直接坐上滿是灰塵的臺階。

年輕點的農民工在時斷時續的視頻聊天中,向妻子或戀人訴說著青春的相思和騷動。年長些的則一邊下載著電影,一邊在微信裡詢問著老人的健康、兒女的學習以及地裡的收成。

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此時此刻,他們不在乎商家的喝斥和白眼,更不在乎汽車的轟鳴聲、嘈雜的喧鬧聲、商場的音樂聲。他們好像忘記了身邊的一切,因為無論什麼也阻擋不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他們也想擁抱風花雪月的愛情,也想置身在柴米油鹽的家庭中,然而現實逼迫他們只能在網絡虛擬的世界裡,和愛人互訴情思,對父母表表愧疚之心,與兒女談心互動,藉此來縫補一下被現實撕碎的親情。

溫馨的時光總覺短暫。當街上的車變少,人變稀 ,城市由喧鬧趨於平靜,他們返回駐地的時刻匆匆來臨。心中有幾分不捨,有幾分甜美,還有幾分滿足後的平靜。

明天依舊會有疲累,今夜註定美好入夢。

王作義,宜陽縣趙保鄉人。務工之餘愛在文字間尋找快樂,勞累過後喜歡從詩歌散文裡得到輕鬆。


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朗讀者簡介
江巖,畢業於洛陽師範學院,喜歡音樂、文學。江巖,江邊的一塊岩石,無論風吹雨打,都會在那裡巍然屹立,細細品味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笑看人生的風雲變幻!
王作義“靈秀杯”參賽作品丨 都市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