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緊急出逃

暴风紧急出逃

作者|魏曉 來源|藍媒匯

馮鑫到底有沒有減持,這是個疑問。

1月3日暴風集團發佈公告顯示,自2018年9月以來,眾翔宏泰合計減持45.35萬股,套現522.43萬元;瑞豐利永減持111.41萬股,套現1000萬元;融輝似錦減持101.89萬股,套現905.81萬元。

三家合夥企業累計減持合計2586435股,佔暴風集團總股本的0.78%。資料顯示,眾翔宏泰、瑞豐利永和融輝似錦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暴風集團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馮鑫。

此後市場上便出現了關於馮鑫減持套現的聲音。

一般而言,從資本角度來看,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減持,通常會被投資者理解為對公司前景的不看好,從而造成投資信心不足,會引發市場恐慌情緒。暴風集團亦是如此,作為暴風集團的靈魂人物,馮鑫的一舉一動都時刻牽動著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更何況當下暴風集團陷入困境,還沒能找到出路。

對於暴風集團來說,這是最壞的時刻。於此時市場上如若出現馮鑫減持的傳聞,等同於跑路無疑。

日前暴風集團對外回應稱,上述三家合夥企業是暴風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減持的股份都來自於員工持股平臺的離職員工,而馮鑫作為實際控制人擁有的暴風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1.34%,2015年上市以來一直未有減持套現的記錄。

也就是說,在官方口徑中,馮鑫私人沒有減持行為,減持的是公司的員工持股平臺,更確切點是離職員工所為。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份,暴風集團發佈三家合夥企業擬減持公告時,就曾對外以如此口徑對外進行過回應。

4個月來,口徑未變。變的只有市值以及股價,暴風集團又再度縮水了10億市值,現在只有近25億了。

1

跑的還是晚了點。

2015年3月,暴風集團(彼時名稱為暴風科技)在A股上市,上市兩個月內,藉助國內股市少有的大牛市,其股價從發行價7.14元暴漲至307.56元,創造了36個漲停板,成為2015年當之無愧的“神股”,市值也突破到400億元。

但轉瞬之後,神股成為妖股,一路下行。當年7月為穩住股價,馮鑫在公司內部發布員工持股倡議書,號召全體員工積極增持公司股票,馮鑫本人還承諾“兜底”因增持所產生虧損,並對符合相關條件員工的增持行為進行資助。

馮鑫承諾,在2015年7月17日至7月21日期間增持暴風科技股票,並連續持有6個月的,如果因增持股票產生虧損,由其個人予以補償損失;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針對公司入職三年以上且未持有公司股票的員工,在此期間購買公司股票的款項,其個人資助50%。

那時候馮鑫的百億身家隨著股價一路下跌雖縮水不小,但依舊有幾十億級別,承諾“兜底”也是稍有底氣。

只是此舉並未產生絲毫利好作用。暴風集團的股價依舊一洩如注,彼時受馮鑫號召購買自家公司股票的員工,不免也被套牢。

目前暴風集團的股價為7.4元,市值近25億。股價最高曾達到123.6元(已除權),與最高峰時相比,股價已經重挫9成,市值從最高約405億,已經蒸發掉380億元。

暴风紧急出逃

暴風集團不僅深套了自家員工,二級市場投資人,也深套了馮鑫自己。不過如官方所說,馮鑫沒有減持行為,但他進行了大量質押。

根據2018年一季度財報,馮鑫持有有限售條件的股份數量為7032萬股,其中押股份數為5934萬,質押比例為84.38%;僅兩個月後的5月31日,暴風在公告中又披露,馮鑫的質押率已經躥升到了95.35%,佔公司總股本的20.35%,其中馮鑫還有4.65%被凍結。股票被凍結主要源於與中信資本的糾紛。

暴风紧急出逃

據統計,自2015年上市三年來馮鑫累計質押股權融資29次:其中2015年下半年質押5次,2016年共計質押10次,2017年13次,2018年3次。

那麼質押的錢究竟花在哪裡。按照馮鑫自己的說法,是補貼家用和業務發展。至於其中多少貼家用、多少又投入了暴風的業務,馮鑫其實並未透露。

而其他能跑的股東,包括高管,早就跑了。

2016年3月,暴風集團一半的股票解除限售,減持大幕拉開。其中,原二股東和諧成長先後於2016年4月、2017年6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合計套現超12億元。

解禁後不到一年時間,暴風集團前十大重要股東就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公司股價也一路走低。青島金石、天津伍通、華為投資……截至2016年9月30日,上述股東全部消失於前十大股東名單。

暴风紧急出逃

圖據每日經濟新聞

在暴風集團上市前,公司董監高團隊共17人。上市3年多,如今原董監高團隊,除了兩名獨立董事,董事長、總經理馮鑫,就只剩下董事崔天龍和助理總裁李媛萍。

暴風集團的困境跟其瘋狂擴張有關,曾經的VR、魔鏡、體育等等故事忽略了團隊持續孵化的能力以及資金需求,以至於耗費了大量金錢,也不再受投資者信任。

馮鑫曾總結教訓,認為自己膨脹了。他曾經進行過反思:“暴風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不怪團隊,也不怪A股的環境,也不怪我的任何一個債務人,也不怪任何一個幫我做業務的人,真實的是99.999%還是要怪自己。”

只是暴風的出路究竟在哪兒?

其自上市之後,發展路徑有樂視的影子,被不少人視為另一個樂視。後者的結局已經明瞭,馮鑫雖說一直不肯承認自己會是下一個賈躍亭,但從結果來看,也未必。

2

一切還要看馮鑫的自救行動。

2018年起暴風集團講起了新故事,叫All for TV。

該年3月5日,馮鑫通過內部郵件向全公司宣佈“All for TV”的戰略,遠離長視頻APP的主戰場,聚焦互聯網電視和家庭互聯網。與此同時,暴風集團也打算砍掉暴風影音跟暴風魔鏡這兩個“燒錢”的業務。

根據馮鑫最新的觀點,互聯網最終將剩下兩個戰場——客廳互聯網和汽車互聯網,相較之下,客廳互聯網的價值甚至遠大於汽車互聯網。

暴风紧急出逃

上市三年之後,暴風曾經“5-10年要做的就是DT(Data Technology)大娛樂”戰略,轉而變成了今天的“未來三年只說電視”。

只是All for TV的戰略,也未能扭轉暴風集團的頹勢。

1月30日消息,暴風集團發佈了2018年度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將虧損92000萬元至92500萬元之間。上一年度同期則是盈利5513.93萬元。

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其一是互聯網視頻行業競爭加劇,公司傳統業務(暴風影音)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影響本期虧損約1.7億元。

其二計提了相應資產減值損失。其三公司控制子公司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聯網電視業務處於業務快速拓展期,為積累用戶,搶佔市場份額,營銷推廣力度加大,成本費用增加。

不難看出在暴風集團官方財報中,暴風TV仍處於業務快速拓展期。實際上,依然是燒錢換市場的節奏。

據暴風集團2018年半年報透露,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硬件收入6.42億元,超過總營收的80%,但銷售商品的毛利率卻為-15.25%。且馮鑫曾透露,每賣一臺暴風TV就會虧損300~400元。

互聯網電視的行業競爭者們,都希望以硬件不賺錢的形式獲取用戶,通過為用戶服務,來實現盈利。最終的贏利點變成用戶為內容買單,即網絡付費。

馮鑫也是如此作為,他從TV切入為暴風整體尋找出路。

暴风紧急出逃

可是一來,互聯網電視的概念故事,被資本市場追捧的時代早就過去,這也使得暴風集團的融資之路走得很不順暢,導致資金鍊緊張,這使得需要資金的支持才能實現更快的奔跑的暴風TV發展擴張存疑。

二來,根據家電調研機構奧維雲網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互聯網電視品牌整體延續收縮態勢,市場份額同比下降0.9%,萎縮至10%。而在2017年初,互聯網電視份額一度逼近彩電整體銷售的20%。目前,市場上除了小米之外,海信、風行、微鯨等多家互聯網電視品牌已經開始收縮戰線,不再積極發佈新品,或者乾脆停止更新。暴風TV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三者,暴風TV是硬件,硬件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是比不上暴風此前的軟件路線。

更關鍵的是,暴風TV以硬件不賺錢的形式獲取用戶,期望通過為用戶服務,來實現盈利的路數,暴風集團曾經試圖走過,其以暴風影業、暴風體育等平臺來切入內容端,但最終因無力燒錢而不了了之。

不言而喻,對於暴風集團來說,暴風TV如果不能按照馮鑫的預期,在明年迎來大規模盈利,整個集團的情況會更糟。

只是暴風TV能否完成戰略意圖,還未可知。對於馮鑫而言,向外界證明他不是下一個賈躍亭的路上,他還需要努力掙扎。現在的他早就不唱《野子》了。

- END -

往期經典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