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期」前天某群裡的一次討論

「第851期」前天某群里的一次讨论

前天,在我置頂的一個群裡,某私募發了一幅美國股市長期不斷向上的走勢圖,然後配以文字:“歷史告訴我們,200多年的資產投資歷史,證明了對普通人來說最好的長期投資途徑就是指數基金。但是然並卵,這個結果有一個非常高的壁壘就是你必須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這對每一個來到股市的玩家都是很難接受的前提(包括我自己)。這個遊戲最諷刺的一點在於,賺那些最自命不凡的普通人的錢是讓我們自己從普通人裡脫引而出的最好的辦法。” 稍後,沿海某省某大券商的人士響應:“非常經典的圖,來自西格爾《股市長線法寶》。” 我看了之後,也簡短地寫了幾句:“200年!!人能活多少年?工作年限有多少年?有了錢,能做投資的有多少年?過去10年,中國股市表現如何?人生的投資年限有幾個10年?” 過了一會兒,該私募寫道:“這個方法在A股是難以行通的,所以我們也是波段操作,以適應我們的特色市場。當個人財富積累幾個億幾十億時,在成熟市場、在運用股市牛熊輪迴規律的基礎上,做好投資倉位增減,複合增長率應該超越5%,也許收益可達達里奧年12%。” 今天號文的最後,我想引用一下陳東昇先生在給段國聖新書《資產管理實務、方法與理論》做序時寫到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沒有一成不變而通用的經驗。理論和經驗必須聯繫實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資產管理實務中同樣如此,國內資產管理的環境與經典理論假設的情況、國際機構所處的成熟市場有很大的差異,國內資產管理機構唯有堅持全球視野、本土特色的原則,在實踐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構建適合業務需求的管理體系,才能取得成功。”

「第851期」前天某群里的一次讨论
「第851期」前天某群里的一次讨论

王群航

■ 中國專業研究基金時間最長的人;■ 重點、系統研究FOF最早的人;■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聘教師;■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專家講師;■ 新華社瞭望智庫30成員之一;■ 中國基金行業最高獎項“金牛獎”和“金基金”獎的評委;■ 中央電視臺特邀嘉賓;■ 中國證券網特聘專家;■ 參與過全國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教材《證券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基金》、高校教材《個人理財》、《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014)的編寫工作;

個人著作:

《初買基金必讀》《基金精選100》《基金投資必讀》《基金精選2008》《基金精選2009》《私募證券FOF:大資管時代下的基金中基金》《王群航選基金》系列叢書等

「第851期」前天某群里的一次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